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玩具总动员1电动玩具大拆装一、请开动脑筋,充实下面的“知识宝库”。1.拆装玩具时,要认真观察它的〖CD#4〗,并做好〖CD#4〗,注意〖CD#4〗,尽量避免损坏〖CD#4〗。2.玩具的主人要有〖CD#4〗,如果不小心,也可能把玩具〖CD#4〗。3.电玩具都有一个〖CD#4〗,它通过〖CD#4〗和〖CD#4〗一起组成一个电路。4.接通开关,电池带动机的〖CD#4〗开始转动,电机的〖CD#4〗就通过一些〖CD#4〗、〖CD#4〗带动电玩具动起来。5.有些电玩具还能〖CD#4〗、〖CD#4〗,这是因为这些电玩具安装了〖CD#4〗、〖CD#4〗,它们可以把电能转化成〖CD#4〗、〖CD#4〗。二、你能帮它们找到合适的朋友吗?1.在下面电路中,灯泡较亮的是〖CD#4〗。A.两节电池串起来,一个灯泡B.两节电池并起来,一个灯泡C.只用一节电池,一个灯泡2.当开关的“闸刀”合上,电流〖CD#4〗,当“闸刀”抬起,电流〖CD#4〗。A.不能通过;能通过B.不能通过;不能通过C.能通过;不能通过3.在一个简单电路中,缺少了下列哪一个,灯泡仍能发光?A.干电池B.灯泡C.开关4.下列情形中,不安全的是〖CD#4〗。A.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修理家用电器B.在有许多电线的地方放风筝C.赤手给收音机安装电池二、火眼金睛辨真假,相信你一定能行。(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如果一个人不小心触了电,我们要赶紧把他用手拉开。()2.当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把人体中的细菌杀死,对人体有益。()3.只有当电池、开关、电珠之间用导线连接好,电才可以在电路里流动,小电珠才能发光。如果有一处没连接好,电流就不能流动,小电珠也就不能发光。()4.废旧电池应该回收,是因为废旧电池污染环境。()四、简答题。1.在组成简单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分别时什么?2.既然用导线接通电源和用电器后,用电器就可以工作了,那么开关就没有必要了。这种说法对吗?问什么?五、我参与,我快乐。1.同学们分组讨论拆装玩具有哪些的收获?并说明电动玩具的动力装置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会唱歌曲,会发出彩色的光芒?2.指导学生组装电路,要求小灯泡发光。设问:①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删)②请同学说一说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知识衔接一般照明电路里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另一根则叫零线。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地的电压不同:火线的对地电压等于220V;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它本身跟大地相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当人的一部分碰上了火线,另一部分站在地上,人的这两个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220V,就有触电的危险了。反之人即使用手去抓零线,如果人是站在地上的话,由于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所以人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零,人就没有触电的危险。2玩转电磁铁一、请开动脑筋,充实下面的“知识宝库”。1.拆电机时,会用到〖CD#4〗之类的尖锐工具,要〖CD#4〗,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可请〖CD#4〗。2.通过探究发现,线圈通电后像磁铁一样有了〖CD#4〗。如果在线圈中〖CD#4〗,线圈的磁性就会〖CD#4〗。3.线圈的磁性是因为〖CD#4〗产生的,所以我们把这种中间插有〖CD#4〗的线圈叫做〖CD#4〗。4.电磁铁可以利用电产生〖CD#4〗,从而使〖CD#4〗或〖CD#4〗产生运动,这是利用〖CD#4〗的一种重要方式。二、你能帮它们找到合适的朋友吗?1.下列电磁铁中磁性最大的是()A.铁钉上绕10圈线圈B.木棍上绕10圈线圈C.铁钉上绕15圈线圈2.电磁铁和磁铁相比优点是()A.有两极B.两级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C.有磁性3.下列不是磁铁的性质的是()A.能够吸引有关铁的物质B.能够测量各种各样铁质物质的距离C.能够隔着东西吸引吸引各种铁物质4.如果一个小车被磁铁的N极吸过去,则()A.小车内肯定有磁铁B.小车内肯定没有磁铁C.无法判断小车内是否肯定有磁铁三、火眼金睛辨真假,相信你一定能行。(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磁铁不能隔着物体吸铁。()2.环形磁铁是圆形的,所以没有N极和S极。()3.磁铁的中间部位磁性最强。()4.把小钢针磁化时,要用条形磁铁的磁极部分摩擦钢针。()四、看看如何让它们成为一家人。1.条形磁铁a.环形磁铁2.蹄形磁铁b.圆柱形磁铁3.环形磁铁c.蹄形磁铁4.圆柱形磁铁d.条形磁铁五、简答题。1.自制的小磁针能吸引曲别针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2.磁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作用?六、我参与,我快乐。磁铁的相互作用。用磁铁的一端去接近人一个磁铁的任意一端,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磁铁图磁极N极与N极N极与____极___极与___极___极与___极现象3小小玩具发明家一、请开动脑筋,充实下面的“知识宝库”。1.我们家里的电器使用的电是由〖CD#4〗供给的。2.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照明靠的是〖CD#4〗〖CD#4〗,热了靠〖CD#4〗,衣服脏了要用〖CD#4〗。3.在今天,人们可以用〖CD#4〗来纳凉,可以用〖CD#4〗来照明。4.手电筒、电子表用的电是由〖CD#4〗供给的;电灯、电视机、电冰箱所用的电是由〖CD#4〗供给的。5.在日常生活中,接通〖CD#4〗后,电器就可以工作了。二、你能帮它们找到合适的朋友吗?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D#4〗。A.发现有人触电,我们应立即用手把他拉起来B.要修理家用电器时,首先要切断电源C.放风筝时应远离有电线的地方2.钳子、试用笔、电线等,外面的塑料胶皮是为了〖CD#4〗。A.看起来漂亮B.用起来耐用C.绝缘和防止漏电3.停电后,下列物品不能工作的是〖CD#4〗。A.自行车B.电脑C.机械手表4.电吹风机是由〖CD#4〗供电来工作的。A.干电池B.发电站通过电线输送电能C.太阳能电池5.下列行为不属于节电行为的是〖CD#4〗。A.离开屋子时,随手关灯B.在白天开着路灯C.楼道里换上光控开关三、火眼金睛,相信你一定能行。(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风、水能够推动发动机转动,从而发出电。()2.发电机能发电,我们多生产一些发电机就能够解决我们用电不足问题。()3.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用的电,都是由发电机输送过来的。()4.要点亮小电珠,必须把连接小电珠的两根导线,一根接在干电池下部分的锌皮,一根接在电池上端的“金属帽”上。()5.在一个简单电路中,把电池的正负极调换,小灯泡还会亮,而且亮度不变。()四、简答题。1.请说出电是怎样到达我们家中的?2.为什么我们要节约用电?五、活动与实践1.用线代替导线连接下列电器连成一个简单的电路。电路图2.说出上面各元件的作用是什么?六、我参与,我快乐。1.(1)认识电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停电之后,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2、认识电是如何传送到各个地方的。(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种看法: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但是电是怎么来到我们生活中的?(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电。4信息发布会一、请开动脑筋,充实下面的“知识宝库”。1.常见的能量有〖CD#4〗、〖CD#4〗、〖CD#4〗。2.储存在食物、燃料和一些化学物品中的能量叫〖CD#4〗。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CD#4〗的机器,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用〖CD#4〗转动。4.火力发电是用〖CD#4〗、〖CD#4〗、〖CD#4〗等原料燃烧产生的〖CD#4〗让水受热变成蒸汽带动汽轮发电。5.健身手电筒内的〖CD#4〗、〖CD#4〗实际上就是一个发电机。二、你能帮它们找到合适的朋友吗?1.发电机里有〖CD#4〗。A.磁铁B.绝缘体C.橡胶棒2.火电是把〖CD#4〗转化为电能。A.核能B.风能C.热能3.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4〗。A.风力发电是利用热能把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B.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变产生的能量,是水受热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C.太阳能是利用风力使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4.发电机能〖CD#4〗。A.把机械能转化为磁能B.把化学能转化为磁能C.把电能转化为动能三、火眼金睛真假,相信你一定能行。(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电风扇输入的是电能,输出的还是电能。()2.风能通过一定的装置也能转化为磁能。()3.磁不可以用来记录和储存信息。()4.电脑可以用电将信息储存在起来。()5.健身手电筒是将动能转化为磁能,再转化为电能。()四、简答题。1.火车运行的能量都来自哪里?2.生活中有哪些能量的实例?五、我参与,我快乐。电能,是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即产生能量)的能力。电能被广泛应用在动力、照明、冶金、化学、纺织、通信、广播等各个领域,是科学技术发展、国民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能,主要来自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包括水能(水力发电)、热能(火力发电)、原子能(核电)、风能(风力发电)、化学能(电池)及光能(光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等。通过上述材料你对电能有何认识?我们生活中应怎样节约电?知识衔接电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由磁而产生电:有一天,法拉第得到一块圆柱形的长条磁石,长8.5英寸、厚3/4英寸的圆柱形磁石,又以203英尺长的铜线绕在一个空的圆筒内,铜线的两端串接一个电流计,铜线是不通电流的。他将磁石的一端挨近铜线,电流计的指针不动。忽然他把磁石完全插入铜线圈内,电流计的指针却突然动起来了。他急忙又把磁石抽了回来,指针又动了一下。难道真的有电流产生出来了吗?法拉第惊喜起来。他试了一次又一次,果然感应电流产生出来了。这是法拉第一生中最大的发现。
本文标题: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3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