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能源审计程序能源审计程序•能源审计程序主要分为7个阶段1.审计准备2.预审计3.审计4.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5.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6.节能方案实施7.持续能源审计一、审计准备1.1审计任务的确定•明确确立是否开展能源审计。•一般要求签订能源审计合同。•政府监管能源审计由地方发改局和节能监测中心向能源审计机构下达能源审计委托书和审计计划,审计机构根据政府要求开展能源审计。•能源审计由审计机构与企业签订能源审计合同,合同中要表明委托方和受委托方的责任、义务和审计范围等内容。一、审计准备1.2组建审计工作小组•审计工作小组人员包括审计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外聘专家。•审计工作小组机构可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设置能源审计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能源审计办公室。•审计小组成员一般包括管理、技术、财务、生产、质量、设计、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负责人。一、审计准备1.3制订能源审计工作计划一、审计准备1.4开展宣传教育(1)宣传、动员和培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争取企业各部门和广大职工的支持。(2)克服障碍企业开展能源审计会产生各种障碍,有观念障碍、技术障碍、经济障碍和管理障碍。(3)物质准备物质准备包括:对生产设备要进行必要的检修;准备必要的能耗计量仪器、仪表和采样分析检测设备等。二、预审计第二节预审计•预审计是能源审计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具体可分为六个步骤:(1)现场调研(2)现场考察(3)评价能耗现状(4)确定审计重点(5)设置能源审计目标(6)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节能方案二、预审计2.1现状调研•现状调研主要是对整个企业和所在区域基本概况和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下一步的现场考察作准备,主要通过收集资料、查阅档案及与有关人士座谈等方式来进行。收集的资料应包括企业基本概况、生产状况、能耗情况和管理状况等。二、预审计2.2现场考察(1)现场考察的重点包括:①能耗较大的生产部位;②生产设备陈旧和工艺落后的部位;③操作控制难度大、容易引起生产波动的部位;④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和事故多发部位;二、预审计2.3评价能源消耗状况•在前面现状调研、现场考察以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汇总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生产、能耗及产出等情况,进行列表对照、类比分析,初步分析本企业潜在能源浪费的原因,并对单位产品能能耗等情况做出评价。二、预审计2.4确定审计重点•通过前面三步的工作,确定审计重点。而审计重点的确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具备的条件而定,可以是企业的某一生产线、某一车间、某个工段,也可以是某个操作单元,也可以是某一类型产品等。二、预审计2.5设置能源审计目标•设置能源审计目标考虑因素包括:节能法规、标准;企业和所在区域能源发展远景和规划要求;国内外同行业的水平、本企业存在差距;审计重点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设备能力;企业的实力;有无资金支持等。二、预审计2.6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节能方案•这些方案分为两类:①一类为投资相对较高,技术性较强,投资期较长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中、高费的节能方案;②另一类为基本不需要投资或只需少量投资,技术性不强,很容易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这类方案属无费/低费节能方案。二、预审计常见的无费/低费节能方案内容如下:(1)原辅材料(2)产品(3)技术工艺(4)过程控制(5)设备(6)管理(7)废物(8)员工三、审计第三节审计•审计是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第三阶段,对审计重点进行能源的输入定量测算。工作重点是实测输入能流,建立能源平衡,分析能量损失产生原因。•这一阶段的工作具体可分为五个步骤:①编制审计重点的工艺流程和能流图②确定能源输入③建立能量平衡图④能量损失原因分析⑤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节能方案。三、审计3.1编制审计重点的工艺流程图和能源图•工艺流程图和能流图是以图解的方式整理、标示进入审计重点的能流的情况,它是分析生产过程中能源、能量损失产生原因的基础依据。•在编制能流图前,审计重点的资料必须充足完善。因此,审计小组须进一步详细收集有关审计重点的资料,并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综合分析,确保准确无误。三、审计(1)准备审计重点资料①工艺资料:包括工艺流程图;工艺设计的能源、热量平衡数据;工艺操作手册和说明;设备技术规范和运行维护记录;管道系统布局图;车间内平面布置图。②原辅材料和产品资料:如原辅料消耗统计表、消耗定额;原辅料进厂检验记录;产品检验及质量报表;产品和原辅材料库存记录;③能源消耗资料:能量(水、电、气、燃料)使用记录,年度能源消耗报告;设备运行和维护费;余热数据报告。④国内外同行业资料:国内外同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国内外同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情况;⑤其它资料:承担费用分析报告;财务报表;生产进度表等。三、审计(2)编制审计重点的工艺流程图和能流图•要在收集审计重点有关资料、调查掌握其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审计重点的工艺流程图和能流图,并了解审计重点所有单元操作的功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单元操作和工艺之间的关系。如果单元操作比较复杂,则应在审计重点工艺流程图和能流图的基础上分别编制各单元操作的详细工艺流程图、能流图和功能说明表。三、审计3.2实测输入能量流•对审计重点做更深入更细致的能量输入、转换、分配与传输平衡和能量损失的原因分析,应进行实测审计重点的输入能流。这是能源审计工作的核心。实测审计重点的能源和能量的输入,建立能量转换平衡,可准确判断审计重点的能流损耗量及其去向,这也是寻找审计重点能源审计机会的重要手段。•在实测审计重点的输入能流前,首先要制定周密的现场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项目、点位、时间、周期、频率、监测仪器、监测条件和质量保证等。•监测项目包括审计重点输入能流,包括用电量、用煤量等。监测点的设置须满足能源衡算的要求,即主要的能流输入口要计量,但对因工艺条件所限无法监测的某些中间过程,可用理论计算数值代替。三、审计3.3建立能量平衡•进行能源平衡的目的是准确地判断审计重点的输入能流,定量确定能耗的数量以及去向,从而发现过去未被注意的能源流失,并为产生和研制能源审计方案提供科学依据。(1)预测平衡测算•根据实测或核算的输入的数据,考察输入能流的总量和能量转换、分配与传输的情况。一般说来,如果输入总量与转换总量之间的偏差在5%以内,则可以用能源平衡的结果进行随后的有关评价与分析;反之,则须检查造成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实测数据不准或存在漏算等情况,这种情况下应重新实测或补充监测。三、审计(2)编制能流平衡图•在预测平衡测算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图绘出能流平衡图。能流平衡图是针对审计重点编制的,即用图解的方式将预平衡测算结果标示出来。能流平衡图以单元操作为基本单位,各单元操作用方框图表示,输入画在左边,分配按流程标示,而转换和损耗则画在右边。(3)能源平衡结果•在实测输入能流及能源平衡的基础上,寻找能源消耗大和损耗多的部位,阐述能源平衡结果,对审计重点的生产过程作出评价。主要内容包括:①能源平衡的偏差;②实际能源利用率;③能源流失部位、环节。三、审计3.5能源管理状况审计•能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系统,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企业节降降耗、提高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审计3.5.1.能源管理系统审计(1)是否确定了本单位的能源管理方针•企业领导应根据本单位总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在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确定能源管理方针和能源管理目标。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应以书面文件颁发,使有关人员明确并贯彻执行;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能源管理的内容应包括能源输入、能源转换、能源分配和传输、能源使用(消耗)、能源消耗状况分析、节能技术进步的管理。三、审计(2)组织机构是否完善•企业必须建立、保持和完善能源管理系统,确定能源主管部门,并且配备足够的了解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相应技术和资格的人员来承担能源管理和技术工作,明确规定其职权范围和领导关系,能源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三、审计(3)管理职责是否落实•系统地分析本单位能源管理的主要环节及其各项活动的过程,分层次把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人员和岗位,授予履行职责所必要的权限,企业各部门和人员,按照能源主管部门的协调安排,完成各项具体能源管理工作。三、审计(4)有关文件的制定是否完备并得到贯彻执行•系统地制定各种文件,包括: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并严格贯彻执行。•管理文件是对能源管理活动的原则、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协调联系方法、原始记录要求等所做的规定。制定管理文件应该做到程序明确、相互协调、简明易懂、便于执行。•技术文件是对能源管理活动中有关技术方面的规定,包括:技术要求、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等。制定技术文件应该参照国家、行业和地方能源标准,规定的内容应该准确、先进、合理。•记录是对能源管理中的计量数据、检测结果、分析报告等的记录,应按规定保存,作为分析、检查和评价能源管理活动的依据。三、审计(5)其他管理活动•对所有文件的制定、批准、发放、修订,以及废止文件的回收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文件准确有效。企业领导应该定期对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价,促使其正常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三、审计3.5.2.能源输入管理审计•企业应该对能源输入进行严格管理,保证输入能源满足生产需要,准确掌握控制输入能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合理使用能源和核算总的能源消耗量提供依据。审计时应考核以下内容:(1)是否合理选择能源供方•选择能源供方除了考虑价格、运输等因素外,还要对所供能源的质量进行评价,确认供方的供应能力,选定符合要求和稳定的能源供方。三、审计(2)能源采购合同是否全面规范•采购合同应该明确的内容:输入能源的数量和计量方法;输入能源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方法;对数量和质量发生异议时的处理规则。(3)输入能源的计量是否全面准确•应该按合同规定的方法对输入能源进行计量,明确规定相应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计量和计算方法、记录以及发现问题时报告、裁定的程序。三、审计(4)输入能源质量的检测是否符合要求•根据能源使用要求,合理确定输入能源质量检测的项目和频次,采用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的通用方法,检验输入能源的质量。同时明确规定有关人员的职责、抽样规则、判定基准、记录,以及发现不合格时报告、裁定的程序。(5)贮存管理是否合理•应制定和执行能源贮存管理文件,规定贮存消耗限额,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减少贮存损耗。三、审计3.5.3.能源转换管理审计•企业所用能源需要通过转换时,应重点审计转换设备的运行、维护监测、定期检修等管理措施。(1)是否有使转换设备保持最佳工况的运行调度规程•应该制定转换设备调度规程,根据生产要求、设备状况和运行状况,确定最佳运行的节能方案,各方面相互配合,使转换设备接近和保持最佳工况。(2)是否制定全面、合理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为了使转换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应制定运行操作规程,对转换设备的操作方法、事故处理、日常维护、原始记录等做出明确规定,严格执行;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后持证上岗。三、审计(3)是否定期测定转换设备的效率并确定其最低基限•应该定期测定转换设备的效率,确定其转换效率允许最低限度,作为安排检修的依据。(4)是否制定并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验收技术条件•为了保证检修质量,掌握设备状况,应该制定并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验收技术条件。三、审计3.5.4.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审计•为保障能源安全连续供给,降低损耗,企业应该制定和执行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文件。审计时应考核以下内容:(1)是否制定分配和传输管理的文件,内容是否明确界定其范围、规定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管理工作原则和方法。(2)能源分配传输系统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进行合理调度,优化分配,适时调整,以减少传输损耗;(3)是否对输配管线定期巡查,测定其损耗,是否根据运行状况,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检修;(4)是否有能源领用制度并制定用能计划,对于各有关部门用能是否准确计量,建立台帐,定期统计。三、审计3.5.5.能源使用管理•能源使用管理是企业能源管理的主要环节,要通过优化工艺、耗能设备经济运行和定额管理
本文标题:5--能源审计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