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天气对农业的影响2009-05-1817:13天气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象及其衍生灾害方面。中国天气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西部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极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千口旱灾;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的加重,生物灾害相当严重;中国山地、高原不口丘陵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地质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几乎遍布全国。中国还是农业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干旱、渍涝、冷害、冰雹、森林火灾和霜冻等各类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加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水平有限,使中国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体系,它包括灾害研究、灾害监测、灾害信息处理、灾害预测、预报、预警、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系统。中国政府非常重视防灾减灾体系的建立,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监测主要自然灾害的站(台)网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大批有科研价值的观测资料。对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发展规律有了一些认识,积累了一定的预测、预报经验,井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中关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影响评估不口控制技术研究,针对华北干旱、东北冷害、江淮渍害、华南寒害4种灾害,建立了农业气象学和天气气候学、农学相结合的数理统计模型和基于生长过程的模拟模型,进行了多种预报模型相结合、长、中、短不同预报时效相结合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研究。建立了气象、作物、遥感信息数据库;筛选出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江淮地区小麦、油菜涝渍,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冷害,华南地区香蕉、荔枝寒害的致灾指标,建立了不同致灾等级的量化标准;研制了干旱、涝渍、冷害、寒害风险概率估算的技术方法,构建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研制了干旱、涝渍、冷害、寒害造成产量灾损评估的技术方法研究了冷害、寒害的风险区划方法和基于G1S的干旱遥感监测与评估的技术方法。在农业气象灾害的控制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使中国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为中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保障。中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提出了引发长江流域暴雨的大尺度背景的物理模型,尤其是天气学模型已取得明显进展利用野外试验资料比较完整地揭示了典型的梅雨锋暴雨系统的多尺度物理模型,并在其形成机理的研究上取得进展对暴雨系统的卫星遥感反演的理论和方法取得多项成果。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尺度暴雨模式已和三维变分同化系统联结成中尺度暴雨预报模式系统,实时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预报结果,显示了其较强的降水和暴雨预报能力。近年来,气象部门新建了国家和省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气象灾害情报收集处理系统,在部分灾害性天气多发省份,还建立了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在防灾、抗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了由天气预报和警报、气候预测和分析应用、科技辐射、农业气象、城市环境气象、森林火警气象、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等多种手段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建立了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专项服务、技术服务等多种服务网络系统,为各级政府指挥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大大增强了中国预防和抵御天气、气候灾害的能力。天气对人的情绪有影响。另外湿度、气压和风也对人的情绪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潮湿和阴雨天气使人情绪低落、抑郁。气压低会使人烦躁不安。湿热天气会影响人反应的准确性。气温在18℃时,人脑思维最为敏捷;35℃以上人脑会感到疲劳;温度低虽使人脑清醒,但用脑效率并不理想。气压,气温,湿度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均不大的平稳气候有利于人的长寿。空气最新鲜的时间不是早晨。而且恰恰相反,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其中晚七点和早七点为最高峰。一年之中,夏秋季空气最新鲜,春冬的头一两个月空气污染最重;在一天当中,中午下午空气较新鲜清洁。候对电力的突出影响有哪些?网讯记者苟慧智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5月28日发布的“电力行业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及趋势预测”指出,随着供需关系逐步缓和,电力需求侧管理(DSM)长效机制正面临考验。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分析认为,近几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对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供需关系逐步缓和,一些地区和电网企业的工作重点将由“保障供应”转向“开拓电力市场”。在此形势下,通过开展需求侧管理来完成节约用电和优化负荷特性等工作,如果没有激励措施跟进,其应有作用可能会受到较大抑制。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力需求增长强劲,但由于电力供应能力大幅提高,供需形势总体呈现基本平衡。与此同时,由于受来水偏枯、需求增长过快以及电网网络制约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仍出现了时段性、季节性的供应紧张,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山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广东、云南、海南和西藏等省级电网。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预计,二季度发用电量增幅会比一季度有小幅回落,预计1~6月,全国发电量将完成14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左右。据预测,由于发输电能力新投较多,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将进一步趋缓,大部分地区基本平衡,但山西、辽宁、四川、浙江、广东和海南等电网供需形势有可能偏紧。不过,由于在来水、气候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一些水电比重大的地区供需形势还需密切关注。当前,气候、来水、电煤等因素对电力的影响比较突出。1~2月,湖北、四川、云南等电力供需紧张基本上都与来水偏枯、电煤供应偏紧因素有关;全球气候异常也导致东北在3月出现强暴风雪天气,造成部分地区电力供应暂时中断。候对电力的突出影响有哪些?网讯记者苟慧智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5月28日发布的“电力行业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及趋势预测”指出,随着供需关系逐步缓和,电力需求侧管理(DSM)长效机制正面临考验。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分析认为,近几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对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供需关系逐步缓和,一些地区和电网企业的工作重点将由“保障供应”转向“开拓电力市场”。在此形势下,通过开展需求侧管理来完成节约用电和优化负荷特性等工作,如果没有激励措施跟进,其应有作用可能会受到较大抑制。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力需求增长强劲,但由于电力供应能力大幅提高,供需形势总体呈现基本平衡。与此同时,由于受来水偏枯、需求增长过快以及电网网络制约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仍出现了时段性、季节性的供应紧张,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山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广东、云南、海南和西藏等省级电网。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预计,二季度发用电量增幅会比一季度有小幅回落,预计1~6月,全国发电量将完成14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左右。据预测,由于发输电能力新投较多,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将进一步趋缓,大部分地区基本平衡,但山西、辽宁、四川、浙江、广东和海南等电网供需形势有可能偏紧。不过,由于在来水、气候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一些水电比重大的地区供需形势还需密切关注。当前,气候、来水、电煤等因素对电力的影响比较突出。1~2月,湖北、四川、云南等电力供需紧张基本上都与来水偏枯、电煤供应偏紧因素有关;全球气候异常也导致东北在3月出现强暴风雪天气,造成部分地区电力供应暂时中断。候对电力的突出影响有哪些?网讯记者苟慧智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5月28日发布的“电力行业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及趋势预测”指出,随着供需关系逐步缓和,电力需求侧管理(DSM)长效机制正面临考验。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分析认为,近几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对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供需关系逐步缓和,一些地区和电网企业的工作重点将由“保障供应”转向“开拓电力市场”。在此形势下,通过开展需求侧管理来完成节约用电和优化负荷特性等工作,如果没有激励措施跟进,其应有作用可能会受到较大抑制。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力需求增长强劲,但由于电力供应能力大幅提高,供需形势总体呈现基本平衡。与此同时,由于受来水偏枯、需求增长过快以及电网网络制约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仍出现了时段性、季节性的供应紧张,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山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广东、云南、海南和西藏等省级电网。天气与交通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预计,二季度发用电量增幅会比一季度有小幅回落,预计1~6月,全国发电量将完成14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左右。据预测,由于发输电能力新投较多,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将进一步趋缓,大部分地区基本平衡,但山西、辽宁、四川、浙江、广东和海南等电网供需形势有可能偏紧。不过,由于在来水、气候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一些水电比重大的地区供需形势还需密切关注。当前,气候、来水、电煤等因素对电力的影响比较突出。1~2月,湖北、四川、云南等电力供需紧张基本上都与来水偏枯、电煤供应偏紧因素有关;全球气候异常也导致东北在3月出现强暴风雪天气,造成部分地区电力供应暂时中断。在我国古代,人们以车马、轿、船等代步,虽然速度很慢,但受天气影响不大,也很少有“交通事故”发生。气候对古代交通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交通方式上。例如,北方雨季短,雨量少,气候干燥,因而人们以车马代步;南方雨季长,雨量多,河湖港汊骆驼成为唯一的交通工具。在海洋上,轮船发明以前,人们主要靠风力进行远洋航行。例如我国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利用偏北的冬季风向南进发,夏季中乘偏南的夏季风向北回归祖国。因此航行中既怕大风,又怕无风。步入近代,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快速而方便,但它们对气象条件的依赖反而更明显了。下面,分海、陆(公路和铁路)、空三方面加以简述。海据《中国海洋报》1997年2月21日报导,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水运企业4300多家,民用运输船舶36万艘,年水上货运量突破10亿吨大关。我国从事国际航运的船舶运力已达2200万载重吨,航行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个港口之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航运集团。影响海上交通的不利气象条件主要有雾(低能见度)、大风和巨浪(主要由风引起)。此外还有海冰。海雾海雾和陆雾相比,一般说来面积大而能见度低,常常小于100米,从而使船只被迫减速以至停驶,造成经济损失。浓雾还常造成船舶迷航以至相撞、搁浅或发生触礁事故。现代船舶虽有雷达导航,但因雾造成的事故仍时有发生。例如英国伦敦航海学校一位船长研究了1958年~1984年间发生在海上的2000多次碰撞事故,发现其中约70%发生在能见度不到1海里①的雾天。1977年10月20日我国“汉阳号”在黄海上被巴拿马“凯旋号”撞沉,也是在浓雾天气之中。上海港曾多次发生大雾中中外客货轮相撞事故。1987年12月10日上海又有大雾,黄浦江轮渡因雾停开好几个小时,积压人数太多。陆家嘴渡口乘客急于上船,纷纷前拥,使前面推自行车的旅客和后继的人纷纷倒下,酿成死11人、伤76人的重大交通事故。大风造成海上大风的主要是台风和温带气旋。台风是海上最危险的大风天气,台风中心常有12级或更大风力,一般船舶都无法抗拒,历史上沉船无数。不过,台风虽然风大,遇到的机会终究不多。在温带西风带洋面上温带气旋不断东去,它的最大风力虽比台风小些,但却频繁发生。例如南纬35°的南非好望角素有“好望不好过”之说,北纬45°附近法国的比斯开湾更有“海员的坟墓”之称。当然,内河航运中的事故也是有的。1985年3月27日上午,从广州到江门的“红星238号”客轮因雷雨大风而翻沉,船上228人中仅148人获救,其余人员下落不明。这可能是我国内河航运天气原因事故中最严重的一次。在我国江西省鄱阳湖北部,星子、永修和都昌县之间有个略似三角形的老爷庙水域(因附近有座老爷庙)。这里年平均大风163天(而周围地区只有30天左右),主要是由于冬季北风在这里因两岸低山挟持,气流通道
本文标题: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4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