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夯实基础尊重差异(上学期教材分析)
夯实基础尊重差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007学年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区域教学目标:以素质教育统领工作全局促进均衡发展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年段教学目标(参见语文课程标准)•本册语文教学目标(参见教师用书)了解教材(体现继承和发展)•教材结构、思路保持整套教材的特色•教学目标(螺旋上升)•强化了导学功能•改进了“综合性学习”教材基本结构(一)•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进毛泽东”•两次综合性学习“我爱阅读”(小综合)“遨游汉字王国”(大综合)教材基本结构(二)导读——课例——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每精读课文(14)读读写写习作(7)交流平台组阅读提示(略读前)读读记记口语交际(7)日积月累前略读课文(14)趣味语文1选读课文(8)课外书屋2思考•练习(精读后)展示台2资料袋(5)成语故事2阅读链接(2)教材基本结构(三)教材的三个系统(导学、课文、练习)的特点(一)导学系统。1、包括:目录、卷首语、单元导读、注释、生字表等。2、目的:激发兴趣,唤起学习愿望,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发现,习得方法,养成良好语言习惯,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3、导学系统的特点1)将导思、导学、导练贯穿于整组教材的始终2)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有所得3)加强对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指导4)引导学生学习收获,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逐渐习得方法5)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引导学生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二)课文系统的特点编排:课文36篇:14篇精读、14篇略读,8篇选读课文,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特点:(1)内容丰富,体裁多样。(2)重视整合。(三)练习系统特点精读课文后,每课3-4题(另:选做题和小练笔)涉及内容:朗读背诵、词句理解积累、段篇理解、片段仿写¡¡特点:改变叙述方式突出重点兼顾积累、理解和表达发挥导学功能重视语文能力训练明确教学目标(一)识字教学目标•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速度。•能使用工具书或联系语境理解辨析字意。(二)阅读教学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并能抓住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各单元阅读教学目标•我爱阅读(10——14)•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兴趣;习得读书的方法;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写具体的方法•月是故乡明(11——14)•体会作者感情;品味语言,丰富积累,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领悟通过景物或事情表达情感的方法•学习说明性文章(11——14)•抓住课文要点了解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形象地表达的方法方法;学习运用•生活的启示(10——1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含义,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体会通过细节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描写的表达效果,提高理解概括能力•父母之爱(11——1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达感情的方法•不忘国耻、振兴中华(10——13)•感受文章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国的情怀;学习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领悟学习详略得当等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走近毛泽东(14——15)•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把握文章叙述顺序,领悟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三)口语交际目标•课标: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教师用书: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口语交际话题“我爱阅读”(访谈、辩论)“策划主题活动”(讨论)“我是‘小小推销员’”(介绍、推销)“生活的启示”(叙事、交流)“父母的爱”(叙事、交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讲故事、推荐)•要求(1)能够准确、清楚、有条理、具体地描述一件事、一样物品;(2)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注意讲话的场合,包括语气、语调要适当;(3)能有礼貌地认真倾听,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4)讨论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要尊重别人的发言;(5)学习一些辩论、演讲的基本方法。(四)习作目标•课标: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本册教师用书: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内容•单元习作:“我爱阅读”(读书体会、采访记录、辩论活动)“二十年后回故乡”对父母说的话说明性文章读后感生活中获得的启示写场景、故事梗概•小练笔(体现读写结合)P11、仿照课文写想法P67、从身边的事物领悟到什么?选一种事物写一写P96、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什么、说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P104、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说,再写下来。(五)综合性学习•目标课标: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教师用书: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内容“我爱阅读”(P5、小综合)“遨游汉字王国”(第五单元、大综合)《有趣的汉字》《我爱你,汉字》第二个问题:怎样教加强有关的理论、本体知识学习树立新时代的育人观、新课程的教学观、平等和谐的师生观(一)营造和谐教学环境•促发自己的“教趣”•正视差异,激发学生的“学趣”•营造平等的关系(二)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更要加强教学针对性;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要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阅读方法……(三)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开展校本教研,共同研究教材教法。2、认真解读教材,做文本的知心人。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3、合理处理教材,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围绕目标,整体入手。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每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感悟。要重视识字教学•重视能力培养•重视态度习惯得养成•重视学习方法的习得与运用阅读教学要落实目标1、继续培养学生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把握课文主要的能力。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是评价阅读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默读中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阅读长课文和浏览“综合性学习”的“阅读材料”中培养快速阅读、粗知大意的能力,都是高年级教师要着力训练的。2、落实字词句的教学。①自觉主动地从课文中积累好词佳句;②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③能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引导学生领会常用的词句3、正确理解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明确课文的条理••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联系课文、生活实际、自己的想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课文有自己的见解,能够质疑解难。4、领会表达方法。•学习按一定顺序写、围绕一个意思详略得当的表达、围绕一个总起句把意思写具体等方法;•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衣着、神态、动作,以及它们的变化等细节描写的方法,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以表情达意的方法;•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的方法,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习描写场景、场面的方法,学习如何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5、重视略读课文教学•目的: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练习通过快速默读、浏览,把握文章的要点,提高阅读的速度;•要求:学习抓住重点、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就文章的内容或表达方法有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交流。•建议: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以读为本。6、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要求;课外阅读,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生活,关系到每个人一生的幸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教师用书》)“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挤时间、凑书本,《同步阅读》、每天报纸……)习作教学建议•激发习作兴趣,强化习作意识•养成良好的文风,鼓励写真情真事•适时恰当发挥教师指导、评价作用(四)重视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关于综合性学习:思想上要重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安排好时间恰当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关于课外阅读营造好阅读的环境安排好阅读活动(五)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课后练习。课堂练习的设计建议围绕基础知识:字、词语、句式课后练习建议可设计根据课文内容的小练笔、搜集资料、拓展阅读等
本文标题:夯实基础尊重差异(上学期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6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