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在中国共产党婺源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推进中国最美乡村建设事业新跨越)
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全面推进中国最美乡村建设事业新跨越——在中国共产党婺源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周遐光(2011年7月20日)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婺源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中国共产党婺源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承前启后,奋力进取,扎实苦干,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中国最美乡村建设事业新跨越!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坚持生态立县,推动绿色崛起的五年;是我们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加快产业对接,不断提升全县上下对未来发展信心的五年;是我们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把强县与富民结合起来,更加注重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探索实践了一条契合婺源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县域经济在彰显特色中实现了较快发展。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一个大公园”的发展思路,出新招,谋实举,攻坚克难,201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7亿元,财政总收入4.32亿元,与2005年比均实现了翻番目标。旅游业从粗放分散式经营,向规模集约型迈进,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功能不断提升层次,游客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2.1倍、3.5倍、6.7倍,婺源成为了中国旅游强县;茶产业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确立了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的地位,茶业产值达到8.5亿元,茶业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一,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县、中国重点产茶县;坚持环保、生态标准不放松,生态工业园区由小到大,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材料、机械电子、绿色食品、旅游商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关联度不断增强,形成了适度融合、互促互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五年来,我们在做实扮靓“中国最美乡村”这一金字品牌上下功夫,婺源发展的吸引力和扩张力不断凸显。牢牢把握文化和生态资源保护这一关键不放松,启动实施了十年禁伐阔叶林工作,全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探索完善了新形势下林政管理模式,组织实施了花开百村、农村清洁、水体保护等系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婺源的山更青了,水更秀了。全面启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不断健全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机制,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深入挖掘和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规划和城市管理向乡村延伸,茶乡大地上初步形成了徽派民居的统一风格,婺源的村庄更净美了,文化气息更浓郁了。“美丽乡村、梦里老家”成为无数游客千万里的追寻,中国最美乡村品牌的魅力日益彰显,资金、信息、技术、人才不断聚集,婺源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健康时尚、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家园。五年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推进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崛起的平台正在形成。才仕大道绿色生态走廊、源头新区、星江湿地公园、千年古城保护性开发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使中心城区的功能更加完善,集聚力和辐射力全面提升,县城已发展成为全县以及周边地区的创业“洼地”和人居聚集地。江湾被列为省级示范镇,清华、赋春被列为市级示范镇,中心集镇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分批次实施了366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精心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景观村”,为美丽乡村增添了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成功争取京福高铁、九景衢铁路途径婺源并设站,景婺黄生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福高铁全面开工,九景衢铁路正在设计,乡村公路硬化正向无数的深山村落不断延展,畅通发达的交通网络,将使婺源这一山区偏远县成为三省通衢地,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婺源人民,对家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空前的期盼和极大的热忱。五年来,我们精心实施了一大批惠及全县的重点民生工程,和谐创业、安居乐业的态势令人鼓舞。着重培植了一批富民产业,加速提升人民群众就业创业水平,全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大幅增加,农家乐迅猛发展,本土创业、返乡创业成为新风潮。保障性住房建设始终走在全市前列,满足了所有县城低保户的住房需求,并逐步惠及到城市低收入人群;高品位打造了城东安置区,1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顺利完成。城乡低保、医保和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成功争取并精心实施了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着重推进了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异地改扩建项目,完成了天佑中学整体搬迁和詹天佑小学、县幼儿园、共大新校区建设,新建了县中医院、人民医院外科大楼、疾控中心、地方病医院,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标准化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深入开展了“十大道德模范”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均有新的突破。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婺源成为全市唯一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未发生赴京访事件的县,全县安全感调查指数保持省市前列,安全生产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五年来,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加强了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学习实践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引领发展、破解难题、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提高。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有序推进。注重组织安排干部在基层一线、项目建设现场、信访服务窗口办实事、解难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和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从优秀村支书中选招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站建设全面铺开,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加大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力度,促进了党风、政风和行风进一步好转。县委班子在加强自身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开展工作,注重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集体智慧,充分凝聚了发展合力,全县上下专心干事、共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的结果,它饱含了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承接了历届班子的努力和基础,凝聚了党外朋友的信任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婺源县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婺源建设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婺源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五年来所积累的经验,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宝贵财富。回顾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有五点深刻体会。发展凝聚力量。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切实将婺源人民求富思变的强烈期盼,转化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无穷动力,全县上下才呈现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谋绿色崛起的生动局面。保护凸显优势。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把文化和生态保护放在关乎婺源长远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高度,才使我们保持和发展了在未来区域竞争中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创新激发活力。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不断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各条战线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才拥有了许多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名片”和亮点。和谐成就事业。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县上下才形成了一种心情舒畅、和衷共济的发展氛围。党建提供保障。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以党建工作带动全面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婺源的各项事业才有了根本保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工业经济成了县域经济的一块短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城镇化建设还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破解新形势下新矛盾、新问题的办法不多;干部作风、发展环境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今后五年,是我县继往开来,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中国最美乡村建设事业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展望未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地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婺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但同时必须充分看到:第一,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主导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前进方向,我县长期坚持的绿色发展之路,契合了这一取向,为未来的竞争夯实了基础、拓展了空间、赢得了主动;第二,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建设及中部崛起规划的深入实施,国家、省、市鼓励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陆续出台,京福高铁、九景衢铁路、景婺常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为婺源加快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发展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全县人民强烈的发展期盼,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抢抓机遇,精心谋划,真抓实干,乘势快上!今后五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乡建设明显加快,城镇化率突破50%,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乡社会更加和谐。今后五年,我们的发展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世界文化生态大公园”的战略目标,在历届县委打下的扎实工作基础上,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一个大公园”的发展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与时代精神相同步、与人民愿望相适应的新内涵,努力谋求中国最美乡村建设事业新跨越。在实现新跨越的道路上,必须始终坚持加强文化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建设这一立县之基不懈怠。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生态资源,这正是我们谋求绿色崛起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文化和生态资源本身的珍贵性、脆弱性和恢复周期长的特征,决定了我们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为保障、以完善机制增活力,立足全县,争取外援,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生态建设新格局。在实现新跨越的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一宗旨理念不偏离。始终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的教导,务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发挥好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我们党员、干部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的创造与实践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在实现新跨越的道路上,必须牢牢扭住狠抓落实这一关键环节不放松。一个班子水平的高低,体现在谋划大局的智慧上;一个干部能力的大小,体现在狠抓落实的功夫上。要勇于破除形式主义,坚决反对弄虚作假,以对党、对人民、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从繁杂的事务中,腾出时间、腾出心思,深入基层狠抓落实,善于发现矛盾、敢于置身矛盾、巧于化解矛盾,在抓落实、见成效中展现班子和个人的风采,赢得群众的尊敬和拥护。三、发展优先,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县域经济大发展,抓好产业是关键。今后五年,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以茶业为龙头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撑是发展的基础。好的服务环境是婺源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同时,要集中精力主攻低碳工业,以工业的上规模、上水平为县域经济新跨越注入强大活力。(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旅游业在婺源经济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积极推进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资源竞争向文化竞争转变、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实现这一目标,才能全面提升旅游业对县域经济的带动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进一步优化旅游开发建设机制。机制顺则事业兴。要围绕群众增收、客商盈利、政府受益、游客满意的“四赢”目标,积极探索兼顾各方利益的旅游开发建设机制,吸引和调动县内外实力资本投资婺源旅游、建设婺源景区,凝聚广大群众真心支持旅游发展、呵护旅游品牌,形成各方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的局面。在坚持规范旅游开发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导
本文标题:在中国共产党婺源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推进中国最美乡村建设事业新跨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1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