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作者:伏春有学校:元谋县新华中学科目:历史[摘要]本文通过对“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的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得出了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它的学习价值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诸多方面的问题,以期为自己接下来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以后选修此课程的同学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关键词]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回顾;反思;建议一、“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一)学习内容本学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与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现总结如下:第一阶段的学习重点是“参与式教学的涵义及其特点”。毫无疑问,这是学习参与式教学需要搞清楚的最基本的概念,也是入门的第一步。在老师有计划的安排下,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通过搜集、查阅、筛选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最终形成了本组的研究报告,并提出了自己的评论及观点,即:参与式教学的涵义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途径,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学习方法,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特点为主体参与性、互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开放性、激励性、发展性和反思性。当然,所有的结论都不一定完全正确和十分全面,在具体的讨论、运用过程中我们应该辩证看待。通过第一次的汇报展示,我们发现自己的报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主次分的不是很清楚、对原有观点的提炼和总结不够,自己的观点还比较欠缺、文献综述的格式也不是很规范等等问题。于是在课下我们又进行了多次修改。第二阶段,我们学习了怎样设计完整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随后小组在分工的基础上共同协作,完成了题为“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其宗旨就是“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将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学会运用的过程。通过一星期的准备,我们在借鉴已有活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学习的心得,设计了三个活动来展现参与式教学理念。最后通过与其他组的比较和老师的客观分析,本组成员都认为我们设计的活动虽然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但由于在具体细节方面考虑得不够,很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衔接不紧,参与度仍然不够。随后我们就此问题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第三阶段,我们完成了题为“教学目标的涵义及其特点”的课题研究报告,其研究方法与前两次大体相同。经过两次展示和五次集中讨论,我们达成了以下的共识,即: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者在教学之前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先制定,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学生在学完一章节后能够做些什么事情的具体的、明确地表达,是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从另一层面来看,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最可靠的标准,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手段和标准。而特点有灵活性、指导性、预设性、整体性、开放性、主体性。弄清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将会有效地指导教师有意识的将参与式教学的方法适时的用到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效率。以上是我们在三个阶段对参与式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与阐释,在学习期间感受颇深。另外,老师在引入课程时指导我们做的一些小游戏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第一次上课老师用数学的方法给我们分组和用画图的方式互相认识,我就一下感受到了参与式教学的趣味性。接下来我们用玩纸牌的方法记忆英语词汇,并且对此进行了利弊的讨论与用途的延伸,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们的思维,为我们构建了全新的看问题的视角,这对即将登上讲台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当然老师后面进行的此类小活动也同样精彩,寓教于乐,于小游戏间蕴藏着无限的智慧。除了以上的这些内容,在实践中对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的写作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面。(二)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方法而言,我也将从以下两方面来说。1.从整体上来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即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按照6人一组的模式合作学习。同时在课堂上有组长、噪音控制员,记录员等角色;在课余时间,大家为了完成一个学习任务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共同协作,集思广益,攻破难题,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讨论中间,活跃了思维,锻炼了能力。形成研究报告后,再在全班面前公开展示、汇报,以扩大交流,发现不足。2、从个人来看,首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将自己置于集体当中,以全组利益为重,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自己的那份任务;同时还要注重勤于思考,无论是公开“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回答问题还是组内讨论时都要积极调动思维,大胆地表达出个人的意见供大家参考和评述,对本组和本人而言这都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有了以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去做的就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虽然期间的一些评论可能过于严苛,但忠言逆耳利于行,吸取一些有益的意见,将会使我们的观点更加完善和具有可信力。(三)对学习者的要求由于这门课叫做“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所以其学习要求的重点要落在参与这个关键上。对于学习者来说,首先要认真学习参与式教学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勤思考,勤动手,勤发言,课下认真完成分解任务和个人的任务。在一次次参与教学游戏和讨论学习的过程当中体验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分析利弊,使自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其次,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参与式教学的方法。这既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也是验证理论与观点是否正确可行的方式。这将为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认真完成每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做好知识的总结和反思。二、“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收获通过“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的学习,我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可以说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习态度的转变。在过去的几个学期里我也上了好多门选修课,但是他们给我的印象总不是那么太好,主要原因是任课老师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指向性,想哪讲哪,同时也很欠缺讲课艺术,课堂秩序相当混乱,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这门课可就大不相同,从讲课的进度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对这一学期的每一节课都提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从形式和内容都很具体且切中要害,较为扎实的向我们传授了“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思想,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实实在在的学到了一些知识,我对选修课的学习态度因此转变,兴趣油然而生。2、较好的掌握了文献综述和研究性报告的写作方法。学习是全方位的,我觉得这一理念在吕老师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很明显的就是在写研究报告这一块。在对研究报告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修改之中,我们潜移默化的对它的写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每次修改下来都有一些明显的进步,可以说组内大部分同学的写作水平都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在这里,要感谢两位老师对我们作业耐心细致的修改,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3、学会了合作学习。本课程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我选修的课程中可谓是一个大大的亮点。一方面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解决难题,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了个人力量单薄的无力感;另一方面,小组学习使大家置于一个集体当中,群策群力,培养了个人的奉献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品质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广大青年都是极其重要的。总之,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人和做事。4、了解和掌握了参与式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实施方法。这对即将走上三尺讲台的师范生们既是理论上的启发与指导,也是信念上的支持与鼓励。如何更好的创新教学模式将是未来每一位教师将要思考的内容和面临的挑战。三、对选修“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同学的建议“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确实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选修课,学好它将受益匪浅,为此,我结合自己学习的过程对以后选修次门课程同学提几点建议1、端正选课动机。选修一门课程总有选它的理由,但如果单单是为了挣学分而不是为了学知识选它,且又不符合自己的兴趣那还是慎重的选择。这是学习的前提和大忌。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相比于传统课堂而言,参与式课堂的气氛较为活,期间涉及很多的参与式活动和开放性的讨论,但是我们不能将这活跃的气氛当做一般的玩耍和打哈哈,而是要悉心的体会活动的方法和效果如何;同时要认真的听老师和同学对相关问题的阐述和分析的过程,勤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有了这些基本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3、课下认真完成作业或小组任务。在每一阶段老师会针对相关专题布置研究报告或作业,有些需要小组成员协作完成,有些则需要自己独立完成,但无论怎样,都需要积极参加小组活动,精益求精的完成该项,坚决避免事不关己高高挂的心态或是大肆抄袭、敷衍了事的现象。要知道对自己负责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对集体负责才能赢得大家尊重。4、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在每一次的学习中吸取有益养分,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是学习有一个质的飞跃。5、争取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参与式课堂的吸引力就在于它将尽可能多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胆小害羞或是怯场的同学在平时可以利用小组汇报,节目表演以及回答问题等机会锻炼自己,克服性格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以期在众人面前展现一个自信乐观,积极奋进的自我。当然,上面所说的只是我的一些看法,究竟学什么或是怎样学还需要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悉心体会与总结。相信在老师老师的引领下你会感受到参与式教学带给你的神奇与乐趣。四、参考文献[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武镇北.目标教学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周金其,李水英.吴长春.“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0(03).[4]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教教材中心(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豆宏健.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分类与表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77-81.[6]蔺永诚,刘箴.参与式教学方式在高校课堂内的应用[J].中南大学机电学院学报,2008(12).[7]娄祖安.参与式教学法的涵义及特征[J].科技信息,2009(25).
本文标题:参与式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3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