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地球的表面形态(第一课时)
1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及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了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四个基本观点4、掌握六大板块的分布范围5、理解和掌握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6、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内外力作用2、六大板块的分布范围3、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难点: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物产丰富,地表形态复杂多样的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地形吗?生: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师:对的,这五种地形当中典型的代表有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平坦的太湖平原,高低起伏的东南丘陵,还有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还有中间高四周低的四川盆地。[推进新课]师:这些地表形态是永久不变的吗?生:不是。师: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在漫长的岁月中,海洋会隆起成为高地,沧海桑田也不是神话。那同学们想一想,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上第二段,填写下面的表格。生:阅读后填写表格多媒体显示:师: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2008年的汶川地震,今年的青海玉树地震,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这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它使高山隆起,或形成低地,使地表崎岖不平。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能,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甘肃舟曲的泥石流山洪灾害,就是外力作用的表现。外力作用跟内力作用是死对头,它把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和缓。所以,内外力作用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时进行,以内力作用为主。师:可以说,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都是雕刻家,陶艺家,内力作用形成了地表的粗毛胚,外力作用则对地表进行精雕细琢,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承转]那内力作用是如何形成地表的组毛胚呢?这也是科学家一直力求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多种学说。其中,魏格纳受到地图的启发,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通过对海洋的探究,提出海底扩张说。在这两个学说的基础上,产生的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来解释大地构造的较为盛行的学说。2【阅读、分析】引导学生读课本P36—P38页,结合图和活动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并完成活动题。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板书)(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全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读图回答问题)。1.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白令海峡分别属于什么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的分布情况?(学生读图后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注意点: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③板块的边界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这上,处于不断运动中。(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动画显示)(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承转]板块的运动分为两种,一是板块互相碰撞挤压,一是板块彼此分离。这两种运动对地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活动]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的活动题[视频]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总结]1.亚欧板块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但在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受到西南方向的力的作用,交界处的板块向西南方向移动。2.从视频中也可以看到,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将其挤压、抬升,形成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3.这两个板块运动造成了海陆的变迁。[承转]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高大山脉和高原,那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师: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海上会形成什么地形啊?3生:海沟师:对,会形成深邃的海沟,如秘鲁-智利海沟。在海陆交界处又会形成什么地形呢?生:岛弧师:在海陆交界处,形成岛弧或弧形列岛。如日本的千岛群岛,琉球群岛,还有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组成的岛弧链,就是由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的。师:在陆上会对地表产生什么影响?生:形成海岸山脉师:大陆板块由于受到大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山脉。所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会形成海沟,岛弧,还有海岸山脉。[多媒体显示]总结;板块运动板块相互挤压碰撞(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山脉,高原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山脉,岛弧,海沟(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如安第斯山脉,马里亚拉海沟,太平洋西岸岛弧[承转]板块与板块碰撞对地形产生的影响就如上面所学的,那板块与板块分离又会形成怎样的地形呢?[视频]板块分离师:有板块A和板块B,在内力作用下彼此分离,形成裂谷。海水入侵,裂谷变成海洋,板块进一步分离,海洋扩张,变成大洋。师:通过视频我们简单了解了板块分离对地形的影响,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学习。请同学们认真看图,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2.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3.红海是怎么形成的4.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与红海的成因一样吗?生:思考后回答师:进行总结。师:板块与板块分离,除了形成裂谷和海洋外,还会形成海岭,同学们请看图。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分离,地表裂开,岩浆上涌,板块进一步分离,形成海洋,岩浆继续上涌,冷却凝固形成岩石,最后构成了海中的山脉,海岭,也就是洋中脊[总结]4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在陆地板块内部裂谷在大陆板块之间海洋、海岭(如红海、大西洋,洋中脊)(如东非大裂谷)板块与板块分离[练习]1.解释下列地形的成因俯冲带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大洋板块大陆板块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P处为东2.如P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是当P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海沟海岭美洲板块科迪勒拉山系AP[总结]板块张裂板块张裂板板块块碰碰撞撞边界类型边界类型举例举例对地貌影响对地貌影响板块移动板块移动陆陆陆陆相碰相碰陆海陆海相碰相碰形成巨大的形成巨大的山脉,高原山脉,高原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大陆板块形成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脉,大洋板块形成海沟形成海沟南美安第南美安第斯山脉,斯山脉,太平洋西太平洋西部岛屿部岛屿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形成裂谷和形成裂谷和海洋,海岭海洋,海岭东非大裂东非大裂谷,大西谷,大西洋洋和红海和红海生长边界生长边界2.喜马拉雅山3.大西洋4.安第斯山5.东非大裂谷1.阿尔卑斯山
本文标题:地球的表面形态(第一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4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