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地理必修III24教学设计正
11/6地理必修III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岳阳市第十四中学秦为胜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地理必修III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四节5.学时数:1课时二、教学设计说明:1、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农业生产知识属于区域地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农业的发展是区域各种资源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综合性较强,通过对美国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迁移。2、学情分析: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经学过的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地域类型以及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相关地理知识为铺垫,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学会分析影响美国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了解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再进一步学习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等相关地图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尝试运用所学“农业区位”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书本中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到地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中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归纳能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同时结合多年的高考、模考命题和趋势,在教学中进行内容和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接触高考模考试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题的能力,并能在心理上充满信心。高二学生已经通过高一地理必修1、2的学习,有一定的地理基础,运用学过的区位分析相关知识去了解某一具体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因此,以新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的资料、图表和案例中,22/6认知和归纳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激发学生探讨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认知地理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3、关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教法建议:这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我们可以将本节内容具体细化为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2)掌握农业布局概念和布局方法(3)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模式并用示意图、流程图的方式表示(4)可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某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措施教材从美国的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来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目的是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了解美国农业发展优势条件,进一步找到美国农业发展的特色(一是中部平原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二是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程度高)。结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复习巩固前面知识,还有助于深化本课教材内容。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个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来分析美国特色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形成的区位因素与影响,以深化对课程标准中进行农业布局必须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接下来,教材介绍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如高耗能、高污染的石油农业,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及农业开发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美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哪些对策,哪些方面值得我国东北地区借鉴。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在强调农业发展的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一是积极增加食物生产,并注意食物安全;二是要努力促进农村综合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三是要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战略目标的方法是: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与制定保护环境与资源的相关法规政策。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33/6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2.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介绍新闻报道“我与美国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活动,了解美国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农业区位因素”)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3、运用个人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表达、交流、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4、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的分析,了解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四、教学重点: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五、教学难点:1、美国农业生的条件。2、美国主要农业带的空间分布(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完善)六、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录像等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录象引导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录象《我与美国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介绍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农业经营情况,如特色装备的奶牛、高科技机械等,引出美国农业的一大特点:高度机械化。以新闻报道为平台,使学生了解已普及的美国现代农业表格、数据展现《1995~2000年美国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同一产品总出口量比重》的数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也得出美国农业的另一大特征:商品化程度高。以统计数据事实说话,使学生感受到美国农业的发达程度。了解美国自然地理概况翻开课本P51,看图2-17“美国本土地形”了解美国的三大纵列地形与主要河流、湖泊,中部平原辽阔的耕地是美国农业发达的重要自然保障。看图2-18“美国本土气候类型”,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类型,水热充足,适宜农业的发展。了解中部平原主要农业区对应的气候类型,理解气候、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巨大。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储备,农业发展对自然条件具有很大的依赖性。44/6回顾农业区位因素、检测已学过的知识、并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提问全场学生,并适当的举些例子加以暗示或解释。如自然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西北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但水源短缺)。社会经济的(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学技术的(良种、基因技术、灌溉技术等)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结合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进行区位分析。列出分析美国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结合刚分析过的农业主要区位因素,进一步分析美国发展农业需要分析的区位条件,下面再进行具体分析。引入美国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学习。了解其气候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课本P51,图2-18“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并结合地形图,找出中部平原面积较大的三个气候类型区: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中低纬度,热量较充足)基本读图练习,找出主要的信息。了解其地形与土壤条件、分析地形对降水影响。课本P51,图2-17“美国本土地形”并结合课件演示,读出“三大纵列地形的分布”,并从地势高低对水汽阻挡不同上,分析为什么美国的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随即提出美国哪些地区适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中部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适宜机械化)培养学生读图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了解这种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P52“活动-思考”第2题,提问为何冷空气影响范围如此之大?(地形:中部地势低平,山脉呈南北走向,对冬季风阻挡小,利于南北气流自由交换)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归纳能力。简要介绍分析土壤、水源因素土壤肥沃(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冲积平原的沃土);水源充足(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系)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解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消费市场广阔,追求效益为目的。交通:完善的交通网络政策和法规:完善(农业有大量补贴)农业技术:发达且得到大规模推广通过教师的介绍以及配合“阅读和图片资料”,加深了解。小结、完成部分学案利用已有的“学案”资料,完成对“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的填空。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气候条件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水热充足地形土壤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黑土)水源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巨大便捷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科技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地租中部平原、地广人稀、地租廉价环境政策重视环保与农业补贴政策让学生自主整理、小结刚学的知识。55/6相关系列图片赏析分别显示:奶牛场、小麦区、玉米带、棉花带使学生直观感受各色农业带景观读图分析课本P53图2-19“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图”并分析:“农业带”←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培养学生基本读图能力分析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基本特点结合美国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再运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美国农业高度商品化,追求效益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教师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农业生产专门化”介绍各农作物的生长气候条件多媒体课件打出各农作物生长的条件:小麦具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特点,分布比较广泛。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中温、寒温带的东北北部地区;冬小麦生长期比较长,多分布纬度较低,热量较好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玉米是喜温、喜光、喜湿的作物,需水量大,多分布光热条件较好的半湿润地区棉花是较耐旱的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光热条件。乳畜业发展除考虑气候对牧草生长的影响外,要着重考虑市场与交通条件。引导学生思考:玉米带比小麦带位置偏东的原因是什么?(玉米需水量较大)了解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自然条件差异的原因。分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共同解决学习难点参考课本P53阅读“美国农业带”,并结合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市场、交通等条件,掌握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和棉花带的分布地理位置、范围,并讨论形成原因。注意各农业带有不同的侧重讨论因素:乳畜带:气候、土地、市场、交通小麦带、玉米带:气候、地形棉花带:气候(光热条件)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并填表总结如下:见附表一通过分组组讨论的形式,共享成果,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热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网上搜集到的两则信息,分析回答。资料一: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自加入WTO后,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从图表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比较法,归纳答题要点,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66/6积压在农村。资料二: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东北大豆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元/千克)1.60.8运输(元/千克)0.0450.04出油率(%)1720加工成本(元/吨)10+XX其中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1)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3)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东北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讨论东北大豆的出路在哪里,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要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对策答案不唯一。见附表一:美国主要农业带比较表八、教学反思1、这节课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因为事先准备的视频资料与活动资料比较充分,许多同学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布局的特点。许多学生都积极举手上讲台发言,参与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连平时上课爱睡觉的学生都津津有味地观看相关视频与课件,大家激励地相互讨论,发言。2、由于课堂内容过多,有些内容不能深入开展探讨,只能泛泛而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讨论环节还需要完善。2
本文标题:地理必修III24教学设计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4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