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经济学,制度,发展1.2发展经济学的本质:传统经济学及新古典主义,首先关注资源配置和最优增长,完美市场,理性经济人,边际概念。政治经济学:着眼于社会和制度过程,关注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发展经济学: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美,信息不对称,价格扭曲普遍;在国家和个人层面上,经济决策受政治、文化、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发经更关注政治、文化、社会等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限制作用。(注意与其他经济学的区别)最终目的:致力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旨在帮助改善全球人口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经济发展。1.4发展经济学的衡量:(定义,衡量发展)传统观点:国家的经济能力,国民总收入(GNI),人均总收入,衡量人口的综合经济福利。遭质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增长目标,但大多数人生活无改善70年代对发展的新定义:在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减少贫困、不平等和失业。从增长中重新分配。八九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情况恶化。新时期的发展含义:发展必须包括社会结构、流行观念和国家制度等全方位的变迁,以满足社会体系内所有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基本需求,远离那种被广泛认为是不满意的生活状况,朝向那种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更好的生活状态。1.4.3森的“可行能力”方法(重要、例子)功能的可能性是真正衡量贫困与否的标准。功能:超越商品的可获得性(收入),在给定商品性质的情况下,一个人利用他的商品所(能)做的事情。(超过其可获得性,关注他们的使用)同一化的看待实际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不能准确衡量福利。(5方面因素导致个体差别:个人化差异性如疾病,年龄;环境多样性;社会气氛的变化;判断力的差异;家庭内的分配。)一个人所能实行的功能:他在利用其所掌控的商品及其特性方面的成功功能≠拥有商品,也≠效用(快乐)其不是感觉,而是成就。可行能力:给定一个人的个人特性以及他对商品的支配,他在功能选择上所具有的的自由传统经济学中,可行能力由收入决定在发展中国家,关注收入是不够的,森非常强调健康和教育(因为它们在商品性质向功能转化中非常重要)1.4.4发展的三个核心价值生计:食物、住所、健康和保护等,如缺失则为绝对欠发达。(满足基本需要能力)自尊:国家繁荣和价值的度量(作为人存在)自由:不断扩大的选择范围,外部约束的减少(能够进行选择)经济增长的好处不在于财富提高了快乐,而在于扩大了人的选择。第2章发展比较:发展中国家的异同点了解何谓发展中国家,其共同特征有哪些:ABCDEFGA:生活水平低下:1.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国民总收入)和GDP差距巨大。PPP(购买力平价):考虑到物价差异2.国民总收入与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增长率。富国和穷国收入差距的扩大(80年代)3.国民总收入分配,:收入不平等,且贫富差距大于发达国家4.贫困的程度:贫困取决于两个要素:国民总收入水平和分配不平等程度。如何测度:绝对贫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低收入水平。国际贫困线、购买力。5.医疗卫生: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营养不良、饮用水安全、AIDS。6.教育:文盲率和入学率B:HDI:人类发展指数,生活水平的测度。计算公式不考,了解:寿命期,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近的国家HDI可能不同,取决于收入如何分配。C:劳动生产率低下:边际劳动生产率递减。另外:收入低导致教育水平低继而导致人力资本质量低,生产率更低,穷着更穷。D:人口增长率高,劳动人口赡养人数多。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劳动人口必须抚养儿童的数量时发达国家的2倍。儿童和老人产生了:经济赡养负担。人口增长制约经济发展。E:严重依赖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出口。发展中国家一直把提高农业生产率作为自己的优先发展目标。守着简单制造品的出口,而这些产品价格越来越低。F:不完全市场和不完全信息。市场不完善,生产消费普遍存在外部性,信息闭塞导致商品资金资源配置不当,导致经济体扭曲。还可能进入贫困陷阱。其实导致发展中国家欠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G: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依附性脆弱性。发达国家将价值观,行为准则强加到发展中国家上。国际性的人才流失现象。2.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是否会趋同结构差异有哪些方面需要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更快条件一:技术转移:必要非充分。节省大量研发费用,少走弯路。条件二:要素积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所以发展中国家回报率高于发达国家。但是发展中国家有一些因素难以改变如气候疾病制度,所以不一定能趋同,但是其若提高投资率,降低人口增长率,还是有可能的。第三章古典经济发展理论3.1经济发展的四大经典理论:资本原教旨主义:强调资本快速积累的重要作用。线性阶段增长理论:20世纪50、60年代。结构变革理论:20世纪70年代国际依附革命理论: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反革命理论:20世纪80、90年代3.2.1罗斯托的增长阶段模型:普适性(所有国家发展必经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积累大量的国内外资金)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这两个阶段。起飞阶段:最重要的阶段。是分水岭,过了就是成熟。成熟阶段、大众高消费阶段:高水平大规模消费阶段。3.2.2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AK模型)解释投资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线性生产函数:资本产出比(k=K/Y)。国民储蓄率(s=S/Y)最终y=s/k(k为资本产出比,一般为3:1)经济体实现增长,就必须储备并投资一定比例的国内生产总值,其储蓄投资能力越强,经济增长越快。3.3结构变革模型:关注的焦点:结构变革机制,及传统农业=现代工业、服务业。刘易斯:“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重要);钱纳里等人:“发展模式”经验分析(不重要)3.3.1刘易斯的发展理论:基本模型(50年代中期)两部门:传统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0,存在剩余劳动力,工资WA=平均产量城市现代工业: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工资WM,产出增长来源于投资城市工资WM保持不变=农村向城市共计劳动力完全弹性。(能了解图上的曲线的移动及均衡点是如何产生的,P73.)对刘易斯模型的批评:四个关键性假设不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实批评资本积累率与创造就业率成正比:新增资本可以投资更高的精密设备,提高劳动率。批评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城市充分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多,城市未必能实现充分就业。批评城市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真实工资不变:城市失业加剧。制度,公会,跨国公司都会抵消竞争。批评现代工业部门收益递减:递增的!3.4国际依附革命:欠发达因为外因,一个国家要发展就要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进行革命及制度更新。3.4.1新殖民主义依附模型:欠发达归结为贫富国家高度不平等的国际资本主义制度引进的结果。关键词:轴心、外围、买办集团、革命/改革、3.4.2虚假范例模型:归结于学术界援助组织专家顾问不合时宜的建议和意见。他们只是为既得利益集团服务。3.4.3二元论:“优”和“劣”长期并存,差距扩大,互相作用..3.4.4讨论:国际依附革命者都拒绝接受片面强调GDP加速增长作为人类发展指数的新古典经济理论。都强调了国际力量不平衡以及改革国内和世界范围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必要性。激进的观点:公有制?忽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革。主要缺陷:怎样开始发展?国有化?闭关锁国?启示:谨慎的平衡公私经济活动,在国际与国内的改革过程中,加快经济增长步伐。3.5新古典反革命:市场原教旨主义(80年代)3.5.1统计模型的挑战:自由市场,公共选择,亲善市场。新古典反革命派的主要论点:欠发达的原因:政府过度干预、价格扭曲、缺乏经济刺激倡导:国有企业私有化、自由市场、自由贸易正例:亚洲四小龙自由贸易成功。反例:非洲和拉丁美洲公共干预失败。三个理论创新:自由市场论:只有市场才最有效。是否完整无大碍,信息完全信息,技术无偿获得。公共选择论:政府一定是错误的。导致资源配置不当,个人不自由,因此政府越小,政府越好。亲善市场论:承认市场失灵,政府应帮助健全市场。3.5.2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外生增长模型)以AK模型为基础:不同点:加入了劳动(L)和技术(T),L和K各自回报递减,联合规模回报不免技术是外生的(独立于其他要素)劳动、资本和技术的增加将带来经济增长。(这个去年宏经考过了,所以今年不考计算,但是要理解90页的图形,知道如何解释图形及理解稳态)第四章当代发展和欠发达模型了解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了解协调失灵引起的欠发达;了解多重均衡问题。4.1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4.1.1新增长理论的产生新古典理论的缺陷:不能很好的解释长期经济增长(只是技术变革造成的暂时现象);不能分析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完全独立于人的行为决策);不能解释各国索洛余量(GNI增长中不能归结为劳动和资本冲击的短期调整因素)的巨大差异。内生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是指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穷国流向富国)的异常反应。是新古典理论实践的失败。索洛余量(工业国50%的历史增长);技术进步是独立、外生的新(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持续和内生的经济增长;假设增长为长期均衡的结果;解释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即其解释决定GDP增长率大小的因素是由外省决定的。与新古典模型的区别:抛弃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允许总产量规模收益递增。关注出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外部因素,假定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产生的外部经济及生产力的提高抵消收益递减的趋势。试图解释其存在原因、国别差异: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投资的外部性=技术内生变化=持续的经济增长。结论:不存在国家间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趋同趋势;暂时的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差距的永久性扩大穷国资本回报率不高的原因之一——互补性投资水平低下(education/infrastructure/R&D,存在正外部性,需公共政策支持)新增长模型八技术变化解释为在人力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公共和私人投资的内生结果。政府可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罗默模型:企业(行业)层次。考虑了技术外溢因素:经济范围内资本存量正向影响行业产出,中包含知识。(书本P94)所有的企业都是同质的。4.1.3对新增长理论的批评:依赖的传统假设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例如所有生产部门同质,忽视部门间再分配带来的增长;忽略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制度欠缺、市场不完善等带来的无效率);忽略了短期和中期增长因素。不能解释资本率利用率低。---较差的激励机制。注意:人力资本和R&D的投资收益期通常是很长的!经验研究只提供了有限的支持。4.2协调失灵引起的欠发达:等着彼此迈出第一步。经济互补性和协调问题早期研究(40、50年代,罗森斯坦);成为焦点(90年代以后)微观分析框架,在微观层面上解释经济发展什么是互补性:一种特殊的外部性外部性:经济主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收益不仅取决于他个人的行为,而且受到其他参与人行为的影响互补性:某些经济主体的行动会增强对其他个体采取同样行动的激励什么是协调失灵由于互补性的存在,不能协调所有行为主体的活动(都等待其他人先行动),使经济可能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不能自拔。互补性和协调问题的例子:1.使用专业技术的公司和拥有这种技术的工人没有公司雇佣,工人不会学习相关技术;没有技术工人,公司不会入驻。低水平均衡:双方都不愿意先行动,没有投资和就业。高水平均衡:双方同时行动,投资拉动就业。2.农业商业化:所有生产者都参与专业化,大家都收益;少数生产者参与专业化,其自身利益受损。高水平均衡:生产者参与分工,市场活跃,生产率提高低水平均衡:没有生产者参与分工,生产率低下。3.见面困境:互补性投资必须通过协调同时进行,协调人的重要性。原因是,即使所有行为人都期盼达到更优的均衡,他们还是愿意等待其他行为人先行动(利用先行动者产生的正外部性。)4.3图解多重均衡:强调互补性,均衡点不止一个,由劣均衡到优均衡需要外力。曲线不停的调节。45度线上方相交,为稳定均衡,下方为不稳定的。(理解图的均衡点并且能够解释为什么是S型的,P97)为什么市场达不到最优均衡:因为没有一个市场机制来控制从劣均衡向更有均衡的转换。第5章贫困、不平等和发展5.1测度不平等和贫困5.1.1测度不平等:1.总量收入分配:只关注个人(或家庭)的总收入,不关注收入途径;按照收
本文标题:发展经济学-仲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7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