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发酵工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被现代誉为微生物学鼻祖、发酵学之父的巴斯德D。A、首次观察到大量活着的微生物;B、建立了单种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技术;C、阐明了微生物产生的化学反应本质;D、首次证明酒精发酵是酵母菌所引起的。2、关于Pirt方程π=a+bμ,不正确的有D。A、a=0、b≠0:可表示一类发酵;B、a≠0、b≠0:可表示二类发酵;C、a=0、b≠0:可表示三类发酵;D、第二类发酵表明产物的形成和菌体的生长非偶联。3、代谢参数按性质分可分C。A、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和间接参数;B、中间参数和间接参数;C、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D、物理参数、直接参数和间接参数。4、关于菌种低温保藏的原理正确的有B。A、低于最低温度,微生物很快死亡;B、低于最低温度,微生物代谢受到很大抑制,并不马上死亡;C、高于最高温度,微生物很快死亡;D、低于最低温度,微生物胞内酶均会变性。5、下列不是利用热冲击处理技术提高发酵甘油产量的依据的有D。A、酵母在比常规发酵温度髙10~20℃的温度下经受一段时间刺激后,胞内海藻糖的含量显著增加;B、Lewis发现热冲击能提高细胞对盐渗透压的耐受力;C、Toshiro发现热冲击可使胞内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活力提高15~25%,并导致甘油产量提高;D、Lewis发现热冲击可使胞内3-磷酸甘油脂酶的活力提高15~25%,并导致甘油产量提高。6、霉菌生长pH为5左右,因此染C为多。A、细菌;B、放线菌;C、酵母菌;D、噬菌体。7、放线菌由于生长的最适pH为7左右,因此染A为多A、细菌;B、酵母菌;C、噬菌体;D、霉菌。8、不是种子及发酵液无菌状况检测方法的有D。A、酚红肉汤培养基检测;B、平板划线;C、显微镜观察;D、尘埃粒子检测。9、要实现重组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B。A、反复分批培养;B、分批补料流加培养法;C、连续培养法;D、反复分批流加培养法。10、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筛子”,在耐高酒精浓度酿酒酵母的筛选中,这个“筛子”是C。A、平板培养基中高葡萄糖含量;B、种子培养基中高酒精含量;C、平板培养基中高酒精含量;D、发酵培养基中高酒精含量。11、在摇瓶发酵法生产糖化酶实验中,糖化酶比酶活力单位应为C。-2-A、U/mL粗酶液;B、U/g淀粉;C、U/g酶;D、U/mL培养基。12、在反复分批发酵过程中,细胞回用操作必须在进行。A、密闭条件下;B、无菌条件下;C、稳定条件下;D、任何条件下。二、多项选择题1、就产品的类型而言,发酵有下列几种主要类型:。A、以微生物菌体为产物的微生物菌体发酵;B、以微生物酶(含蛋白)为产物的酶发酵;C、以菌体代谢产物为目的的产物发酵;D、利用微生物酶修饰作用的微生物转化发酵。2、生物转化最明显的特点:ABD。A、反应特异性;B、结构位置特异性;C、分子大小特异性;D、立体特异性。3、发酵工艺就其培养方式来看,基本上有CD二大类型的培养方法。A、表面培养法;B、振荡培养法;C、深层培养法;D、固体发酵法。3、下列属于好氧发酵技术的有ABCD。A、速酿法从乙醇生产醋酸;B、通气法大量繁殖酵母;C、用米曲霉的麸曲代替麦芽糖作糖化剂生产酒靖;D、用微小毛霉生产干酪。4、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养技术包括ABCD。A、无菌空气;B、培养基灭菌;C、无污染接种;D、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制造。5、关于微生物工程的三个基本假说是BCD。A、细胞机器假说;B、生物能支撑假说;C、代谢网络假说;D、细胞经济假说。6、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需要生物体进行复杂的代谢,目前发现的生物来源有ABCD。A放线菌;B、真菌;C、一些产芽孢的细菌;D、植物或动物。7、谷氨酸发酵的菌种有ABCD的棒型细菌。A、棒杆菌属;B、短杆菌属;C、节杆菌属;D、小杆菌属8、用于生产α-淀粉酶的工业生产菌株主要有ABCD。A、黑曲霉;B、米曲霉;C、米根酶;D、某些芽孢杆菌。9、按用途(从发酵生产应用考虑)培养基可分为ABC。A、孢子(斜面)培养基;B、种子培养基;C、发酵培养基;D、固体培养基。10、培养基成分选择的原则有ABCD。A、菌种的同化能力;B、代谢的阻遏和诱导100:0.2~2.0;C、合适的C、N比;D、pH的要求。11、关于产物的理论转化率与实际转化率,描述正确的有ABC。A、理论转化率是指理想状态下根据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物料衡算,所得出的转化率的大小;B、实际转化率是指实际发酵过程中转化率的大小;C、理论-3-转化率既可通过发酵动力学方程求解,也可通过发酵反应方程式求解;D、如何使实际转化率接近于理论转化是发酵控制的一个目标。12、种子扩培的目的有ACD。A、接种量的需要;B、无菌操作的需要;C、菌种驯化;D、缩短发酵时间、保证生产水平。13、发酵工业上对种子的要求有ABCD。A、总量及浓度能满足要求;B、生理状况稳定,个体与群体;C、活力强,移种至发酵后,能够迅速生长;D、无杂菌污染。14、发酵级数确定的依据有ABD。A、级数受发酵规模、菌体生长特性、接种量的影响;B、级数大,难控制、易染菌、易变异,管理困难;C、从发酵罐算起;D、在发酵产品的放大中,反应级数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15、种子的质量要求有ABCD。A、要求达到一定的浓度;B、形态(生长处于某个阶段、均匀等);C、合理的理化指标(C、N、P的含量,pH,酶活等);D、无污染。16、发酵工程研究的内容有AB。A、菌种的来源——找到一个好的菌种;B、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最大限度发挥菌种的潜力;C、发酵过程动力学;D、发酵设备。17、影响需氧的因素有ABCD。A、菌龄、菌体浓度;B、培养条件;C、营养成分及浓度;D、有害物质积累。18、Kla的测定方法有BCD。A、物料衡算法;B、亚硫酸盐类法;C、平衡法D、动态法。19、发酵过程中氧平衡的参数相关性分析正确的有AD。A、当OUR(r)与DO反向变化时,表明其限制因素为细胞水平的菌体代谢问题;B、当OUR(r)与DO同向变化时,表明其限制因素为细胞水平的菌体代谢问题;C、当OUR(r)与DO反向变化时,表明其限制因素为工程水平的氧传递问题;B、当OUR(r)与DO同向变化时,表明其限制因素为工程水平的氧传递问题。20、目前国外发酵生产过程连续补料采用ABCD来实现连续补料控制。A、流量计;B、小型电动调节阀;C、小型气动隔膜调节阀;D、控制器21、发挥菌种的最大生产潜力需考虑的有AB。A、菌种本身的代谢特点;B、菌代谢与环境的相关性;C、质量守恒;D、能量守恒。22、pH的变化又是微生物代谢状况在ABCDE上的综合反映。A、基质代谢;B、产物合成;C、细胞状态;D、营养状况;E、供氧状况。23、菌浓测定方法有ABCD。-4-A、测粘度、压缩体积法(离心);B、静置沉降体积法;C、光密度测定法;D、干重法。24、抗生素的效价表示方法有ABCD。A、重量折算法;B、重量单位;C、类似重量单位;D、特殊单位。25、发酵过程中pH的控制措施有ABCD。A、调节好基础料的pH;B、在基础料中加入维持pH的物质,或具有缓冲能力的试剂;C、通过补料调节pH;D、当补料与调pH发生矛盾时,加酸碱调pH。26、关于发酵最适温度的选择,正确的说法有ABCD。A、根据菌种及其生长阶段和培养条件综合考虑;B、通气条件差时可适当降低温度,使菌呼吸速率降低些,溶氧浓度也可髙些;C、菌生长快,维持在较高温度时间要短些;菌生长慢,维持较高温度时间可长些;D、如营养丰富,通气能满足,那么前期温度可髙些,以利于菌的生长。27、与发酵热Q发酵计算有关的热有ABCD。A、生物热Q生物;B、搅拌热Q搅拌;C、蒸发热Q蒸发;D、辐射热Q辐射。28、单罐染菌可能是ABCD。A、种子带菌;B、培养基灭菌不彻底;C、罐有渗漏;D、分过滤器失效。29、多罐染菌可能是AD。A、空气过滤系统有问题,特别是总过滤器长期没有检查,可能受潮失效;B、培养基灭菌不彻底;C、种子带菌;D、移种或补料的分配站有渗漏或灭菌不彻底。30、发酵染菌后的措施有ABCD。A、染菌后的培养基必须灭菌后才可放下水道;B、凡染菌的罐要找染菌的原因,对症下药,该罐也要彻底清洗,进行空罐消毒,才可进罐;C、染菌厉害时,车间环境要用石灰消毒,空气用甲醛熏蒸;D、若染噬菌体,空气必须用甲醛蒸汽消毒。31、发酵过程中起泡的危害有ABCD。A、降低生产能力;B、引起原料浪费;C、影响菌的呼吸;D、引起染菌。32、发酵过程泡沫产生的原因有ABCD。A、通气搅拌的强烈程度;B、培养基配比与原料组成;C、菌种、种子质量和接种量;D、灭菌质量。33、发酵工业中对消泡剂的要求有ABCE。A、在起泡液中不溶或难溶;B、表面张力低于起泡液;C、与起泡液有一定程度的亲和性;D、与起泡液不发生化学反应;E、挥发性小,作用时间长。34、发酵工业中可用作消泡剂的有ABCD。A、天然油脂;B、聚醚类消泡剂;C、高碳醇;D、硅酮类。35、基因的不稳定性原因有BCD。A、生长速率占优势的不稳定性;B、分离丢失;C、结构不稳定性;D、-5-宿主细胞调节突变。36、基因工程菌的产物表达需要诱导,诱因主要有ABCDE。A、温度诱导;B、乳糖或其结构类似物诱导;C、氧饥饿诱导;D、葡萄糖饥饿诱导;E、甲醇诱导。37、外源基因高表达的障碍是ABCD。A、外源基因的不稳定,造成表达的下降;B、高生长速率与高表达之间的矛盾;C、乙酸的产生;D、蛋白的降解。38、发酵工艺优化的内容有ABCD。A、好氧发酵工艺优化;B、厌氧发酵工艺优化;C、固体发酵工艺优化;D、其他发酵工艺优化。39、超声波能广泛应用于发酵工程中,是因为ABCD。A、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促进酶的变性或分泌;B、增强细胞代谢过程,从而缩短发酵时间;C、改善生物反应条件,提高生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D、超声波的作用机制分为热作用、空化作用和机械传质作用。40、在现代发酵过程优化理论中,有关跨尺度观察与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有ABCD。A、工业规模的生物过程只能在反应器尺度上进行测量与操作;B、可以从低一尺度层次的规律或性质,来预测研究另一尺度层次的规律或性质;C、多尺度综合与各子过程的相互量化关系,澄清不同尺度间相互作用和耦合的原则和条件;D、跨尺度操作是难题,分析跨尺度问题往往需要纳入跨学科和跨技术的手段。44、初级代谢产物高产菌株的筛选方法有ABD。A、筛选终产物营养缺陷型;B、筛选细胞膜透性改变的突变株;C、筛选氨基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D、利用回复突变筛选抗反馈突变菌株。45、次级代谢产物高产菌株的筛选方法有ABD。A、筛选负突变的回复突变株;B、筛选去碳源分解代谢调节突变株;C、筛选结构类似物突变株;D、筛选自身所产的抗生素抗性突变株。46、一般说,设计的培养基应具备这样的效果BCD。A、要选用含有生长因子的复合培养基;B、菌体对数生长期开始时,利于有生理功能的菌体的迅速生长繁殖;C、对数生长期末期能迅速转入代谢产物合成的生产期;D、代谢产物合成期使产物合成速率保持一适宜的线性关系,且能维持相当长时间。47、关于培养基中碳氮比的描述,正确的有ABCD。A、碳氮比偏小,能导致菌体旺盛生长,易造成菌体提前衰老自溶,影响产物积累;B、碳氮比过大,菌体繁殖数量少,不利于产物积累;C、碳氮比较合适,但碳、氮浓度高,仍能导致菌体大量繁殖,增大发酵液粘度,不利于产物积累;D、碳氮比较合适,但碳、氮浓度过低,不会影响菌体繁殖,但不利于产物积累。48、种子异常往往表现为ABD。-6-A、菌种生长发育缓慢或过快;B、菌丝结团;C、发酵液颜色变化;D、菌丝粘壁。49、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ABCD。A、菌种的生理特性;B、培养基组成;C、培养液中溶解氧浓度;D、培养液中CO2浓度。50、微生物补料分批发酵的作用有ACD。A、可能控制抑制性底物的浓度;B、不能解除或减弱分解产物阻遏;C、可能使发酵过程最佳化;D、可能解除或减弱分解产物阻遏。51、在发酵过程中,起泡的方式被
本文标题:发酵工程习题41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8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