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题5一、单选题(30分)A型题(只有一个正确)1、生理情况下,牙齿发育完成以后形成的牙本质是:A.原发性牙本质B.继发性牙本质C.修复性牙本质D.球间牙本质E.透明牙本质2、釉质发育不全病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釉梭数目增多B.柱间质增宽C.釉柱横纹及生长线明显D.釉丛数目增多E.釉板数目增多3、成牙本质细胞浆突的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是:A釉丛B釉板C釉梭D釉柱E施雷格线4、成釉细胞瘤可来源于下列结构,除了A.口腔粘膜上皮B.Malassez上皮剩余C.Serres上皮剩余D.缩余釉上皮E.釉小皮5、患者,男性,20岁,左上颌前牙区颌骨膨大,X线片示一边界清楚的囊肿透明阴影,其中有一切牙的牙冠,手术见1.5×1.0×1.0厘米肿瘤,包膜完整,实质,灰白色,内含一枚牙齿,光镜观察肿瘤细胞呈花瓣样排列,细胞间见有嗜伊红均质性物质,诊断为A.成釉细胞瘤B.牙源性腺样瘤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D.牙源性钙化囊肿E.成釉细胞纤维瘤6、颜面部发育初具人形的时间A.胚胎第3-4周B.胚胎第5-6周C.胚胎第7-8周D.胚胎第9-10周E.胚胎第11-12周7、Malassez氏上皮剩余是A.牙板的残留部分B.缩余釉上皮的残留部分C.上皮根鞘的残留部分D.成釉器的星网层和中间层细胞演变而成E.口腔上皮伸入的部分8、唇裂是由于A.球状突和下颌突未联合B.球状突和侧鼻突未联合C.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D.中鼻突突和侧鼻突未联合E.上颌突和侧鼻突未联合9、不是根尖肉芽肿内上皮团及上皮条索来源的是A.牙周袋袋壁上皮B.经瘘道长入的上皮C.Malassez上皮剩余D.呼吸道上皮E.牙板上皮剩余10、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组织学基础,除外A.腮腺组织内经常出现小的淋巴结B.腮腺淋巴结内出现导管和腺泡样结构C.涎腺经常发生慢性炎症D.颌下腺导管周围常伴有弥散淋巴组织E.颈上区淋巴结髓质内可含有涎腺组织11、上皮内常形成微小脓肿的疾病是A.白斑B.扁平苔藓C.念珠菌病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E.良性粘膜类天疱疮12、坏死性涎腺化生的病理变化错误的是A.死骨形成B.溃疡形成C.表面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D.腺泡壁溶解消失,黏液外溢E.腺上皮被鳞状细胞团取代13、牙齿萌出后,不再具有生长和修复能力的是A.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周膜14、可见到角质栓的疾病是:A.扁平苔藓B.慢性盘状红斑狼疮C.白斑D.天疱疮E.念珠菌病15、口腔粘膜上皮中没有,A.基底层B.棘层C.粒层D.透明层E.角化层16、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描述错误的是A.氟使釉质晶体结构变的更稳定B.绞釉的排列方式可增加釉质的抗剪切强度C.乳牙酸蚀处理时应延长时间D.牙合面部点隙裂沟常成为龋的始发部位E.釉质中无细胞和血液循环,牙髓坏死对釉质代谢无影响17、釉质平滑面龋洞口大底小与以下哪种结构有关A.釉板和釉丛B.生长线C.釉质表面积大D.釉梭E.釉柱排列方向18、关于四环素牙不正确的是A.四环素在牙本质中沉积的量比釉质多B.四环素在牙本质中沿生长线沉积C.四环素在釉质中沿生长线沉积D.牙变色程度与服用四环素时间和剂量有关E.四环素可导致釉质发育不全19、牙周膜中不含A.成纤维细胞B.牙骨质细胞C.上皮剩余D.破骨细胞E.成骨细胞20、穿通纤维是A.牙髓中的纤维伸入牙本质中的部分B.牙周膜的胶原纤维埋入牙骨质的部分C.牙周膜的胶原纤维埋入釉质中的部分D.牙周膜的胶原纤维埋入牙槽骨的部分E.埋在牙骨质和牙槽骨中的胶原纤维21、早期浸润神经的涎腺恶性肿瘤A.粘液表皮样癌B.腺泡细胞癌C.上皮肌上皮癌D.腺样囊性癌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22、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性的标志不正确的是A.角化程度B.细胞的多形性C.细胞分裂活性D.细胞核的多形性E.糜烂和溃疡形成B型题(在A、B、C、D、E中任选一个)A.牙板B.缩余釉上皮C.上皮根鞘D.釉小皮E.星网状层23.形成Serre's腺的是24.形成Malassez上皮剩余的是A.胚胎第5周B.胚胎第6周C.胚胎第7周D.胚胎第8周E.胚胎第9周25.胚胎初具人形的时间26.面部突起开始联合的时间27.左右侧腭突与鼻中隔开始融合的时间A.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B.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C.大量B淋巴细胞浸润D.破骨细胞活跃E.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增生28.属牙周炎始发期的病理变化29.属牙周炎修复期的病理变化30.属牙周炎进展期的病理变化二、名词解释(10分)1、绞釉2、继发性牙本质3、欧文线4、牙本质发育不全症5、龈谷三、简答题(50分)1、简述牙胚的组成、来源、形成的组织(7分);2、牙龈上皮、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组织学结构的异同点(7分);3、简述牙本质龋中透明层形成的机制及作用(7分);4、简述急性牙髓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7分);5、简述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7分);6、简述慢性涎腺炎的病理特点(7分);7、简述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学改变及生物学特点(8分)。四、鉴别诊断(10分)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表现与嗜酸性淋巴肉芽肿鉴别要点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题5答案一、选择题l、B2、B3、C4、A5、B6、C7、C8、C9、Dl0、Bl1、C12、A13、A14、A15、D16、C17、E18、B19、B20、E21、D22、E23、A24、C25、C26、A27、B28、A29、C30、B二、名词解释1、绞釉釉柱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近表面1/3较直,内2/3弯曲,称为绞釉。2、继发性牙本质牙根发育完成,牙和对颌牙建立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牙本质。3、欧文线牙本质形成从牙尖的釉牙本质界开始,有规律的成层进行,如果发育期间受到障碍,则形成加重的生长线。4、牙本质发育不全症牙本质发育受遗传性,影响钙代谢,钙化环境及全身性的因素的形象导致牙本质发育结构异常的疾病。5、龈谷在后牙颊侧和舌侧龈乳头顶端位置高,在牙邻面接触点以下相互连接处低平凹下,像山谷。三、简答题1、简述牙胚的组成、来源、形成的组织1)组成:成釉器,牙乳头,牙囊2)来源:成釉器:口腔外胚层,牙乳头:外胚间叶,牙囊:外胚间叶3)形成:成釉器:釉质,牙乳头:牙髓和牙本质,牙囊:牙骨质,牙周膜,固有牙槽骨2、牙龈上皮、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1)牙龈上皮上皮层为复层鳞状上皮,表面多为不全角化。上皮钉突多而细长,较深地插入固有层中,使上皮与深层组织牢固地连接。上皮基底细胞生长活跃,偶见黑色素细胞,或含有黑色素颗粒,所以牙龈有时出现黑色斑块。2)龈沟上皮牙跟上皮在游离龄的边缘,转向内侧覆盖龈沟壁,形成龈沟上皮。该上皮是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有上皮钉突,与结合上皮有明显分界。上皮细胞浆少,含少量粗面内质网和许多张力细丝。跟沟上皮丧失其角化是因上皮下结缔组织的炎症引起的。龈沟上皮不能抵抗机械力,而易破裂。结缔组织中常见不同程度的白细胞浸润,这是由龈沟内食物分解产物和细菌的刺激所引起的。3)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龄沟底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的表面。结合上皮是无角化的鳞状上皮,在龈沟底部约含15—30层细胞,向根尖方向逐渐变薄,约含3—4层细胞。结合上皮细胞呈扁平状,其长轴与牙面长轴平行,无上皮钉突。但如受到刺激,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人结缔组织中。3、简述牙本质龋中透明层形成的机制及作用。1)透明层又称硬化层,为牙本质龋病变最深层的改变。2)光镜下,此层呈均质透明状,小管结构不明显。3)矿化晶体可先沉积在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内,也可先出现在细胞突起周围,最终可将小管堵塞。4)有一定量的脱矿发生。5)在该层内还可见一些牙本质小管,在透射光下呈云雾状。6)有人认为这种改变与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变性有关,故曾称为脂肪变性。7)当变性的牙本质小管内发生矿物盐沉积,管腔被封闭,其折光率与细胞间质相似,故在透射光显微镜下观察呈透明状。4、简述急性牙髓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7分)1)牙髓血管扩张充血2)血管通透性增加3)液体渗出4)组织水肿5)纤维蛋白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浸润6)炎症加重,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坏死,局部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脓肿7)炎症扩散,形成多处小脓肿,牙髓坏死5、简述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1)上皮表面有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粒层明显,角化层可有剥脱.2)有时可见角质栓塞;3)上皮棘层变薄,有时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长;基底细胞发生液化、变性,上皮与固有层之间可形成裂隙和小水疱,基底膜不清晰;4)上皮下结缔组织内有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T细胞;毛细血管扩张、管腔不整。5)血管内可见玻璃样血栓,血管周围有类纤维蛋白沉积,管周有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发生类纤维蛋白变性,纤维水肿、断裂;基底膜增厚。6、简述慢性涎腺炎的病理特点。1)常为单侧发病2)涎腺局部肿大、酸胀感、进食时加重。3)挤压患侧涎腺,导管口流出少量粘稠而有咸味的液体。4)涎腺造影主导管呈腊肠状,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5)腺导管扩张,腺管内有炎症细胞,腺管周围及纤维间质中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时形成淋巴滤泡。6)腺泡萎缩、消失而为增生的纤维组织代替。7)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有时可鳞状化生。7、简述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学改变及生物学特点1)肿物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大多有结节或呈分叶状。2)瘤组织中可见浅蓝色的软骨样组织,半透明胶冻状的粘液样组织以及灰白色圆形的小块角化物。3)多形性腺瘤的组织象具有多形性或“混合性”特征,即肿瘤性上皮细胞与粘液样、软骨样组织混杂在一起,上皮性成分常形成管样结构以及肌上皮细胞和鳞状细胞团片。4)细胞呈星状间质结缔组织,有时可见玻璃样变、钙化或骨化。5)肿瘤的包膜大多数完整,少数包膜内有瘤细胞侵入或形成卫星瘤结。[生物学特点]此瘤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虽说有包膜,但其厚薄不一,有包膜内有瘤细胞侵入或形成卫星瘤结。因此,发生在大涎腺者,应连同涎腺组织一并摘除,发生在小涎腺者,亦应沿包膜外完整剥出肿瘤,切忌剥破以免肿瘤组织遗留或种植而复发,多次复发可导致癌变。四、鉴别诊断(10分)简述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表现与嗜酸性淋巴肉芽肿鉴别要点嗜酸性肉芽肿:1)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成年人也可发生,男性多见。本病多发生于骨内,通常多为单骨性损害。2)口腔病变常侵犯领骨及牙龈,以下颌最多见,患者常因牙龈肿胀、溃疡、颌骨肿大、疼痛及牙松动而就诊。3)X线显示溶骨性破坏或穿凿性破坏,以颌骨中心破坏为主或以牙槽骨破坏为主,也可发生广泛性破坏。4)本病主要由增生的朗格汉斯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组成,朗格汉斯细胞多呈灶状、片状聚集,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弱嗜酸性,如表面上皮破溃,则可见炎症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向表面移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腮腺区、耳后为多发部位。2)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包块。患部皮肤常有瘙痒和色素沉着。3)镜下表现为肉芽肿样结构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局灶或弥漫性浸润,病变血管增生,血管壁增厚,洋葱皮样。后期纤维增生明显,炎细胞减少。
本文标题:口组模拟考试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1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