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编号:1-1使用时间:2013.1I类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编制人:李雪莲吴忠审核人:李雪莲审批:【预习培训】用20分钟时间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阅读一遍教材内容;然后用15分钟时间依托导学案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的赋税和力役制度,概括、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过程。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商周的井田制、北魏到唐的均田制等古代土地制度,认识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认识中国古代农业的地位和耕作方式,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和农民、地主阶级解决方案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预习案【自学引导】知识导学问题导引一、神农传说1.起源(1)早在七八千年之前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2.内容(1)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教导民众耕作(2)进行了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3.地位(1)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2)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历程(1)原始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人们利用火耕手段拓荒营田(2)春秋战国:形成了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3)汉代:①牛耕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超过前代。②出现了便于中耕的曲柄锄便于收获的大镰和播种工具。③东汉时耦犁逐渐被一牛挽犁所取代(4)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2.评价(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三、贫者无立锥之地1.土地制度(1)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实际国国王所有(2)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①内容: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②结果:贵族官僚地主依持各种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农民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2.土地兼并1.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1)背景: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允许土地买卖。②贵族、官僚及豪强强霸良田(2)表现: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方式剥削农民②土地高度集中,“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3)影响: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②使得无数小生产者破产,社会动荡不安,出现民众暴动3.解决措施:(1)地主阶级:力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2)农民阶级:通过农民暴动,提出平均的要求,包含“平均地权”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赋税:①主要形式:和②其他杂税:杂税,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特点:各个朝代征收赋税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征发无度”2徭役: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宫室工程、陵墓工程特点: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恶劣、死亡率高3评价(1)积极:农耕着的艰辛劳动是古代帝国富强和繁荣的基础(2)消极:①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破坏②是引发社会动乱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1水利事业:战国和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2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农民创造了“”。治理黄河成功3灌溉工具:①隋唐五代时期,北方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灌溉高处农田②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灌溉③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我的疑问及知识体系】:请将自己在预习和基础知识掌握过程中经思考仍未解决的问题写入下框中,并归纳本课知识体系。我的疑问:知识体系: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编号:1-1使用时间:2013.1I类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预习自测】(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1.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A.猪骨骨骸B.贮粮窑穴C.稻谷遗存D.炭化谷粒2.(2011·广州学业水平检测)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C.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3.(2011·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处,“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耕作技术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自然经济解体D.土地兼并严重4.下列对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C.是封建社会的正常现象,封建统治者通过均田制得以根本解决D.兼并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5.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副对联所盛赞的是A.神农教民农耕B.黄帝创制历法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6.(2011·福建学业水平测试)被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指()A.隋唐大运河B.都江堰C.郑国渠D.灵渠探究案Ⅰ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一、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及主要耕作方式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白虎通义》卷二材料二“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材料三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国史概要》探究讨论:(1)据材料一、二回答“神农氏”这个名称的由来?据材料分析神农氏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2)人们对神农氏的态度说明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3)依据材料三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4)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发有哪些?探究二古代中国的土地兼并及解决措施材料一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二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清]陶煦《租核·推原》探究讨论:(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观念?上述社会问题与这一观念有什么关系?(3)针对上面的主要社会问题,古代统治者通常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后反思】:将自己在本部分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
本文标题: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1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