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教学辅导(绪论至第3章)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教学辅导绪论重点解析绪论部分需要大家注意以下内容:一、古代小说戏曲的创作手法的异同二、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异同三、古代小说、戏曲的审美特征的异同四、古代小说、戏曲文化内涵的不同一、古代小说戏曲的创作手法的异同:1、叙事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叙事文学,都以讲述故事为核心。(2)不同点:小说是叙述体,小说文本是叙述者的话语,其中总有一个或隐或显的、置身于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戏曲是代言体,其中没有一个叙述全部故事的人,只有将戏曲中各个人物的行动、对话贯穿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2、人物刻画的异同。(1)相同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戏曲共同的使命。(2)不同点:小说刻画人物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行动描写等;全是别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推测。戏曲肖像描写主要靠化妆,心理刻画多通过自己的演唱和表情,语言行动描写表现出鲜明的表演性和直观性。3、情节安排手法的异同。(1)相同点:小说和戏曲的情节安排都讲究奇异性,常用巧合误会手法推动情节发展;都注重场面的设计、细节的描写;都擅长运用道具作为贯穿作品的线索;都注意细针密线,起伏照应。(2)不同点:戏曲有逻辑高潮和情感高潮之分,如《窦娥冤》的法场,《西厢记》的闹简、拷红灯。而小说便没有这一说。二、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异同点:1.相同点(1)通俗性。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主要阅读对象的审美需要。市民文学,主要接受群体是普通市民。和诗文的作者和接受群体完全不同。过于文雅理解比较难。(2)趣味性。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市民群体,比如戏曲中的科诨艺术则是表现语言趣味性的一个重要途径。(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4)语言的精练、干净、流畅也是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共同特征。2.不同处:戏曲语言具有小说语言不具备的独特性:(1)音乐性是戏曲语言的固有品性,是与戏曲艺术与生俱来的一种特征。(2)语言的动作性则是古代戏曲语言的又一特点。(3)戏曲的曲词比较雅致。三、古代小说、戏曲的审美特征的异同:1、古代小说、戏曲共有的审美特征(1)综合性。戏曲是以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合成的综合艺术;口耳小说则由说、唱、表演等诸因素组合,文本小说除情节叙述之外,又包括诗、词、曲等诸多元素。(2)教化性。都继承中国古代文学“寓教于乐”的传统。(3)愉悦性。都通过艺术形象令人愉悦,给人以快感,进而教化读者、观众,这就是寓教于乐。(4)通俗性。接受主体主要是无文化群体,集中反映了市民阶层希望在文艺领域得到表现的要求。(5)典型性。即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相对完整的艺术片断,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能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2、古代戏曲独有的审美特征:(1)直观性。就是通过演员在观众面前当场表演具有完整情节和矛盾冲突的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戏曲因此较少含蓄蕴藉,审美主体的参与空间不大。(2)程式性。戏曲从剧本、导演、音乐、舞台调度、舞美到演员表演艺术等,都各有规则,即程式。(3)节奏性。戏曲表演中,由剧情发展、人物唱词、情绪、行为的变化运动过程中轻重缓急、松紧起伏等交替更迭和对比关系所构成的形式因素,就是戏曲节奏。(4)抒情性。曲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而诗歌有侧重抒情的传统,这就决定戏曲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四、古代小说、戏曲文化内涵的不同(1)中国古代小说小说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史家的传统,叙事性是其根本的特征。(2)戏曲戏曲属于诗歌文化范畴,更多地表现了诗歌的抒情性本质。第一章小说的起源重点解析一、古代小说概念的内涵(1)先秦时期指片断的言论。(2)魏晋六朝时期指芜杂的笔记,以魏晋笔记小说为代表。(3)唐代指完整的故事,以唐传奇为代表。(4)宋元时代指以人物为主的故事,以话本为代表。第二章汉魏六朝小说本章需要大家注意以下内容:一、笔记小说的概念二、笔记小说的类别三、《世说新语》四、魏晋六朝小说的特点一、笔记小说的概念“笔记”是与诗歌骈俪之文相对而言的。魏晋以后人把注重辞藻,讲究声韵、对偶的文章称为“文”;把散行撰写的文章称为“笔”。小说是散行单句、无韵的文字,故称笔记。二、笔记小说的类别笔记小说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杂录小说。包括(1)人物轶事,又称志人小说。以刘义庆召集门客编撰的《世说新语》为代表作。(2)历史琐记,以葛洪《西京杂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为代表作。(3)笑话解颐,以魏代邯郸淳的《笑林》、晋代陆云的《笑林》为代表作。2、志怪小说。“志怪”即记述怪异。“志怪”二字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意为记述怪异。六朝时期许多人借用“志怪”二字作为书名,如孔约、祖怡之、曹毗、许氏、于氏、殖氏等人都有“志怪”之作。到了唐代,《酉阳杂俎序》把上述书籍成为“志怪小说之书”。于是,“志怪”二字由动宾词组、书名,转化为小说流派名称。三、《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最为著名的志人小说。今本《世说新语》共三十六门。从第一门《德行》到第二十二门《宠礼》以褒扬为主;从第二十三门《任诞》到第三十六门《仇隙》的后十四门重在针砭。前四门的标目分别《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可见该书以儒家思想为主导。1、《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1)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暴虐和穷奢极欲,如《汰侈门》“人乳饮屯”。(2)真实反映乱世知识分子的生活,用艺术形象诠释魏晋风度,如《任诞门》“刘伶纵酒”。(3)歌颂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如《自新门》“周处”、管宁割席”。2、《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1)善于运用人物的一言一行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个性。如《汰侈门》“石崇邀客宴集”。大将军王敦在“已斩三人”的情况下“颜色如故,尚不肯饮”,并且说“自杀伊家人,何与卿事”,表现了他的冷酷无情。(2)心理描写颇为出彩,如《汰侈门》“石崇与王恺争豪”。王恺由骄纵,到惋惜,到愤怒,再到失落,心理活动的轨迹非常清晰。(3)善于运用细节刻画和对比手法,如《德行门》“管宁分席”中看见金子时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小小细节可以看出二人品格的不同。(4)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比如《言语门》“过江诸人”,王导的几句话即可看出他的坚韧不拔。四、魏晋笔记小说的特点魏晋笔记小说的特点表现为:(1)在创作上讲究“真”。崇尚记实,志人小说就是这样的。刘义庆等人在编纂《世说新语》时,为了追求“真实”,曾经研究考证过《名士传》、《语林》、《魏晋世说》和《郭子》等专著的有关记载。志怪小说似乎远离生活,并非纪实,但对于志怪小说的编撰者来说,他们都认为,“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无诚妄之别”,也就是说他们是以纪实的态度来记录这些故事的。(2)在内容和体制上显得“杂”。当然,用人物、情节和环境等小说的要素来衡量,魏晋六朝笔记小说也有一些比较得体的超乎一般笔记小说的佳作,如《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但总体来看,笔记小说内容上纷繁复杂,体制上包含了神话、随笔、小品、论说文、叙事散文等文学样式,很多无情节、无人物。第三章唐宋文言小说重点解析本章需要大家注意的内容包括:一、唐传奇的概念二、唐传奇发展阶段三、唐代传奇的思想内容四、唐传奇的特点一、唐传奇的概念唐传奇指的是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传奇,顾名思义,就是以传记体写奇怪事。内容的讲究奇异性和形式上多为传记体。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一书中说:“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言;至宋则以诸宫调为传奇;元人则以元杂剧为传奇;至明则以戏曲之长者为传奇,以与北杂剧相别。乾隆间黄文旸编《曲海目》,遂分戏曲为杂剧、传奇二种,盖传奇之名,至明凡四变矣”.也就是说在不同时代,传奇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请大家注意。二、唐传奇发展阶段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盛唐时期,是传奇的发轫期。六朝志怪小说向传奇的过渡转化时期。代表作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第二阶段,中唐时期为传奇的繁荣期。由唐代宗大历年间到唐宣宗大中年间的百年时间,这一时期传奇趋于成熟。作品多、艺术成就高,题材多取自社会现实生活,其中以爱情作品,成就最为突出,如陈玄祐的《离魂记》《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等。同时出现了白行简、元稹、蒋防三位大家。第三阶段,晚唐时期是唐传奇的衰微时期。出现了传奇专著;代表作有袁郊的《甘泽谣》、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铏的《传奇》、薛用弱的《集异记》、李复言的《续玄怪录》等。这是的传奇偏重于搜奇记逸,言神志怪。其中出现了不少描写侠义行为的传奇,涌现出一批令人难忘的豪侠形象,其中包括女性豪侠形象,如聂隐娘、红线、虬髯客等。三、唐传奇的思想内容唐传奇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批判礼教、描写爱情。(1)出现了描写才子佳人的“郎才女貌”的新模式,如蒋防《霍小玉传》中的美女霍小玉和貌丑的才子李益。(2)唐传奇的爱情婚姻作品批判封建门第观念,矛头直指反动的门阀制度,如白行简《李娃传》中对荥阳生父亲的描写。2、揭露社会黑暗,如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对腐败的封建上层社会的大胆嘲弄;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的《购兰亭序》最为典型。3、描写豪侠形象,如《虬髯客传》、《红线》等。唐传奇中的豪侠形象绝大多数豪侠虽然是奴才身份,但其所作所为是正义的,或有益的;如《红线》《聂隐娘》《无双传》的古押衙、《昆仑奴》等4、神鬼怪异的故事,如李复言《续玄怪录》、牛僧孺的《玄怪录·郭元振》、牛肃《纪闻》中的《张长吏》、皇甫氏《原化记》中的《画琵琶》等。四、唐传奇的特点唐传奇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1、唐传奇改在创作上出现了艺术虚构,用艺术虚构方法撰写作品是唐传奇的一大特点,也是“传奇”区别于“志怪”和“杂录”的明显标志,这也标志着古代小说的成熟。(1)唐代人们开始把神仙鬼怪的传闻故事当着“资谈笑”的材料,从而恢复了它们虚构的本来面目。《原化记》中的《吴堪》,分明就沿用了《搜神记白水素女》的题材,但虚构了田螺姑娘和吴勘结婚、跟权贵斗争等情节。(2)唐传奇中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不再拘泥于真人真事,打破了纪实的旧传统。《霍小玉传》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表面上凿凿有据,其实只有李益的多疑有案可稽,其他人物都是虚构。(3)有些唐传奇的作者背离小说必须“依托”的传统,全靠凭空构想结撰作品。《秦梦记》和《玄怪录•岑顺》《张佐》这些故事既不见于前朝的野史稗说,也不是当代的名人轶事。2、在体制上,唐代传奇已经从笔记体发展为传记体,即采用传记形式描写人物故事,标志着唐代传奇日益接近现代小说的内涵。传记体的传奇有明显的特点:(1)改变了多数魏晋六朝小说没有题目的状况,大多借用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作为篇名。(2)把人物及其故事作为描写对象,改变了魏晋小说有事无人或有人无事的现象。题目多为•••人物姓名加上传。可见是以人物及其故事为核心的。(3)把故事情节放在构思的中心,改变了多数古代小说类似于散文式的结构形式。作者一般不再直接进行议论、说教,作品的倾向性也往往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寓作者的褒贬于叙事之中,借故事来表达主题思想。3、在题材选择、艺术构思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非常讲究奇异性。(1)题材奇异首先,指人物故事的新颖。如《武黄门之死》事件中,大官僚裴度的仆人王义,为营救主子而被“盗贼”“扦刃死之,进士做《王义传》,这本身就是新颖奇异的人物和故事。其次,指人物故事的稀有和偶然。《酉阳杂俎·宁王》中宁王以熊易女、借熊噬僧的故事,就非常少见。第三,指故事不合常理常情。如《李娃传》中卑贱的妓女有情有义;高贵的官僚无德无行。(2)讲究主观构思的精巧为了颂扬“节行瓖奇”的妓女,白行简将《李娃传》中荥阳生父子的今昔,鸨母、荥阳公与李娃几个主要人物之间,进行了精彩的对照。为了突出好事多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薛调的《无双传》则全凭偶然的巧合,敷衍了青年男女王仙客和刘无双生离死别、绝处逢生的情节。(3)语言既“散”又“文”。一方面吸取了“文”的长处,大量运用了描写性质的形容词和骈偶语言;另一方面更加通俗,更加广泛地运用了市井间的俗言、口语。正是这种既“文”又“散”,既“华艳”又“质朴”的通俗语言,使得唐代传奇独树一帜。从一个方面显示了唐传奇的奇异性
本文标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教学辅导(绪论至第3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1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