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概况魏晋南北朝文学是指从东汉建安元年(196)到隋代统一(589)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这一时期,“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带给文学以空前的的变化,构成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总的准则,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发展的根基与趋向。“人的觉醒”: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调节夫妻关系,促使人们孝敬尊长,使人际关系醇厚,教化民众使他们变得有美德),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作家们开始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文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时代特征与文学基调战乱和分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这种状况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文学的样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样式主要有诗歌、散文、辞赋、乐府民歌、小说、文学批评等等。魏晋南北朝文学最有成就的方面是诗歌,五言诗的创作尤为兴盛和突出。建安时期的诗歌创作最为辉煌,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最能代表曹丕诗歌的艺术风格。文学现象及名词解释•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在此前后,出现了“三曹”、“七子”、“一蔡”等著名作家。他们的创作多反映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积极奋发的进取精神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呈现出“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后世的诗人们所追求,成为反对淫靡的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他的诗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白马篇》和《鰕鳝篇》为代表,后期以《赠白马王彪》为代表。建安七子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的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建安七子”中以王粲文学成就最高,被南朝著名文论家刘勰誉为“七子之冠冕”,其《七哀诗》三首最能代表他的诗歌风貌。正始诗歌指魏晋易代这段时期的诗歌。此时的诗人崇尚老庄,提倡玄风,少积极进取和反映民生疾苦,多消极反抗和抒写个人忧愤,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成为正始诗歌的代表作家。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他们“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嵘《诗品》。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八首,风格刚健,情调高亢。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抨击现实,气势雄健,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注重音律声韵(有“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开启了格律诗的先声,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奠定了近体诗的理论和创作基础。“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是谢脁(谢灵运和谢朓二人并举,称为“大小谢”)。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从原始自然艺术的产物——“古体”诗,开始走向人为艺术的“近体诗”。永明体,也就成为近体诗形成的前奏,成为人为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太康体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华丽词藻,诗风轻靡。陶谢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他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但陶多写田园,语言朴实自然,而谢多刻画山水,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绮丽,风格并不相近。•小说发展初具规模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辉煌的巨著)钟嵘:《诗品》“四声八病”南朝齐、梁永明年间沈约提出的关于诗歌声律方面的学说理论。“四声”指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八病”指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四声八病”在永明体诗歌创作中,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要求过分苛刻,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为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全书用骈体写成,共五十篇,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部分。薤露行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植•生平•曹植(192~232)字子建,曾被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生乎乱,长乎军”《陈审举表》十三岁前,一生随父过着动荡的军旅生活。从群雄逐鹿的大潮中激发出“忧国忘家,捐躯济难”的志尚。这是他日后对政治功名历久不衰的热情的基础。也就在此童年时期,曹植已开始显露出众才华。曹操一向重视以才取士,因此对曹植特加宠爱。曹植在邺城度过了自己的少年、青年时期,在邺城时期,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就是立嫡之争。一场立嫡之争持续了十余年,以曹植失败而告终。曹植失败的的因在于他“任性而行”渐失父宠,主要败于自己的性格作风。曹植作为一位天才文人,性格热情外向,作风简易放达。喜交友、好表现、善谈论。他热情率直而欠深沉,擅于言论,而拙于任事;长于表现,而短于实际能力。这些弱点,导致他在多项事件中犯了严重错误。在政治上,曹植是一位悲剧人物,然而政治的悲剧客观上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诗歌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曹植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以《白马篇》和《虾鳝篇》为代表。曹植后期创作,其生活发生了根本改变,其文学活动的环境和内容,创作的情调和风格,也都相应有所变化,最明显的是前期的乐观精神和洒脱风貌不见了,代之以或浓或淡无所不在的忧思和愁情,以《赠白马王彪》为代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曹植的诗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是建安时代最负盛名的作家,被誉为“建安之杰”。•曹植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人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并且得到后人的推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由于文采富艳,二是因为他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三是他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作为失意文人的典型,其坎坷的命运,使无数文人深表同情。白马篇•译文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马蹄”。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听说边境军情急,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赏析题解:“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清·朱乾)赏析:“白马——驰”一开头两句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壮士地位尊贵,而且也表现了骑术的娴熟、边情的紧急,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清·沈德潜“曹植诗极之起调”。这两句既警且奇,一着墨就扣人心弦,创造了令人紧张、惊奇的浓郁气氛。•“借回……沙漠垂”。诗人巧设问答,补叙来历和经历。“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司马迁《游侠列传》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瞻。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而曹植笔下的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宿昔……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这些描写使我们懂得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的描写作了铺垫。•“边城……鲜卑”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有了前面的详写,只用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非实写已取得胜利,仅说明主人公有战胜侵犯边境敌人的气概)•最后八句,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揭示游侠儿的内心世界。他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高超的武艺结合起来,我们感到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一、陶渊明生平与思想•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三个阶段:①青少年时期,在农村紫桑度过,对老庄、游侠思想感兴趣,又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充满建功立业的幻想。②29-41反复出仕与归隐时期,出仕是为实现“明主贤君”的社会理想,归隐是因为官场黑暗污浊,理想难以实现,从而采取洁身远祸的态度。③41-62彻底归隐时期,这时对统治阶级不再抱任何幻想,把诗歌作为反对黑暗现实的武器,极写山村的清新秀美,反衬官场的污浊丑恶。对人民的苦难有了深切的认识,于是构想理想王国——桃花源。•他的思想融合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又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是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二、作品•陶渊明现存诗120余首,按题材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田园诗,一类是咏怀、咏史诗。主要成就是田园诗。他的作•品质朴、冲淡、自然。也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抒发政治理想的作品,如《咏荆轲》、《精卫衔微木》等,有悲愤慷慨之情,说明他并未忘怀政治。•陶渊明的辞赋、散文也很有价值,如辞赋•《归去来兮辞》、散文《桃花源记》,在风格上与诗歌一致。移居(其一)•译文早想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知道这里住着不少心地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晨和夜晚。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邻居老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赏析陶渊明这首《移居》诗,写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义熙四年,陶渊明在上京的居所失火,只得栖身船上;一年多以后,移居到浔阳郊外的南村,写下了这首诗,借移居之乐来表达自己朴素的人生理想,这一首主要表现的是和良友们谈论品评之乐,从而借移居之乐来表达自己朴素的人生理想。•首先,陶渊明写到了移居的理由:不是出于迷信的原因,为了挑风水,而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心地质朴的朋友,很乐意和他们朝夕相处。而且,这次移居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很早就有打算的,从“怀此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1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