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分析题:简析下列命题的美学意义(2道16分)1、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周易》70关于《易经》是一部怎么的书的答案。《易经》的学问是“开物成务”,即开启人物的智慧,成就事业。“冒天下之道”,掌握宇宙万物一切最高的道理、原则。这反映了《易经》是揭示事物的真相,确定事物的方法,根源在于自然。2、文质彬彬《孔子》104文质彬彬:内容与形式,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是中国古代中庸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这是孔子的审美准则和标准。文质彬彬反映了孔子对人类文化艺术和实践行为在内容与形式、内在和外在方面高度和谐统一的追求,后来它们逐渐发展中国美学批评的一种理想标准。3、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53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自然本色是天下最美的东西。这一命题确立了中国美学崇尚自然的美学传统。出自《庄子》的“天道篇”美在自然本性。庄子学派非常明确地肯定了美存在于天地自然之中,并希望人通过对自然美的感悟去认识这个世界的审美精神——万物各有其美。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认为庄子具有多元化的审美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宝贵的古代民主精神在审美领域中的体现。4、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123人的感情应该得到适当的表达,但又不能过度。反映了孔子的中庸美学思想。在内在情感的表现方面,特别强调“节制”。孔子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原则里意识到了艺术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而不应该是无节制的、动物性的情感。这个基本的思想使得中国艺术对情感的表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保持着一种理性的人道的控制性质,极少堕入卑下粗野的情欲发泄或神秘、狂热的情绪冲动。5、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庄子》42不如相忘于浑沌,各得之为乐,这是不同于孔子的自由主义思想,摆脱俗世牵绊和人为限制,肯定自由理念的绝对性。也是通过互相对立的两个属性之一来表达统一整体,肯定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庄子在这里以鱼例比,精辟表述了“道”通其变的观点。“相忘于江湖”不是说曾经相识的彼此因为感情或其它因素而断绝联系。而是指两个不包含爱或恨等感情色彩的陌生人。这句话里的“忘”,是中国古人表达关于阴阳、矛盾时的一种惯用手法。6、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孔子》121肯定了社会美,认为社会美就是社会和谐。“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和为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在内在情感的表现方面,特别强调“节制”(二)在艺术形式的运用方面,要求把艺术中各种对立的因素恰当地统一起来,反对片面地突出和发展其中任何一方。总之,“和”包含着中国美学对艺术创造和欣赏的辩证的深刻的理解。7、文明以止,人文也《周易》51人按高低贵贱分为等级,人的行为应遵守礼仪要求,这就是人文。这一命题第一次把人文与天文即自然之文明确地区分了出来。所谓天文,指天地间刚柔相推,你来我往,万物不断变化生长。在《周易》的观念中,整个大自然是一个处在永恒和谐的运动中的世界,从而也是一个美的世界。人文由“文之明”和“文之止”两层含义:文之明指文章灿然明亮;文之止:“止”就是停止,即不要越位,不能僭越用以区分上下尊卑、高低贵贱的界限。所谓人文,指的是社会生活中与等级的差别不可分的各种美的装饰,它不同于天然发生的“天文”,即不同于自然的美。《周易》对“人文”的理解虽然相当狭窄的,但却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的对社会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界中的美所作的区分,这对于后世美学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8、兴观群怨《孔子》48这是孔子的诗教观,肯定诗的美学作用。孔子分析了艺术所具有的社会作用。即所谓“兴”、“观”、“群”、“怨”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志意。孔子“兴”的特点:第一,重视启发诱导式教育。第二,重视道德自觉。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如《诗经》。孔子的诗“可以观”的思想,使中国美学注重审美和艺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把艺术看作是一定时代人们的道德精神、心理状态的表现,重视艺术与社会精神心理的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传统。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我们认为:(1)孔子所谓“群”首先是对人的社会性的充分肯定,认为一切伦理道德价值都是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的。(2)孔子所说的“群”是同他所说的“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真正的“群”应当建立在人们的互爱互助的基础之上。诗可以“群”的原因:首先,孔子认为,诗具有启蒙作用。其次,诗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孔子向世人表明,艺术是一种交际的手段,也是求取进步的手段,换言之,是人类向前进到完善的手段。孔安国注:怨,刺上政也。合理的“怨”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对违反仁道者的“怨”。第二种,对不良政治的“怨”。第三种,君子在仁道无由得行,遭到挫折和打击时所发的“怨”。“兴”、“群”、“观”、“怨”间的联系:“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的总体概括,而不是同“观”、“群”、“怨”并列的诗的四种作用之一。“怨”和“群”更是密切地联系着的。“怨”不是要离开群体,而正是要消除使个体和群体不能和谐一致的痛苦。大体说来,“兴”和“怨”侧重于个体心理感触抒发的功能,“观”和“群”侧重于通由感染陶冶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97反映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孔子认为,音乐对于各个年龄阶段和各个社会阶层的人都具有强烈的感染陶冶作用。从教育的角度说,只有给予良好的音乐教育,人才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就人的整体生活品质而言,高尚而美好的生活环境不能缺少音乐。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儒家认为,诗、礼、乐三者是教化民众的基础或者说三种载体与手段,必须恰当利用。因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谓是儒家的教育思想的概括,进一步,则可以归结为审美教育思想。10、“成于乐”与“游于艺”《孔子》94“成于乐”和“游于艺”的思想说明孔子认为,美好的人生应该是一种艺术化生存。孔子从他的“仁学”出发,充分肯定了美和艺术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存在的完满实现中的价值。“成于乐”反映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孔子认为,音乐对于各个年龄阶段和各个社会阶层的人都具有强烈的感染陶冶作用。从教育的角度说,只有给予良好的音乐教育,人才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就人的整体生活品质而言,高尚而美好的生活环境不能缺少音乐。孔子认为,对技能的熟练掌握是产生自由感的基础。与“成于乐”相比,孔子提出的“游于艺”则是要求熟练掌握各种自然规律来服务于人的社会生活,认为只有在这种掌握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感。11、“文心”与“雕龙”《文心雕龙》3“文心”主要指艺术家的审美思维,“心”人所共有,“文心”是文章的、更是作者的。“心”指情感、精神意志和灵慧而言,既是作家文美之所生所在,也是无数受众被文美感化、塑造的心灵,凸显了从事著述的价值、社会意义,也即作家以情志和思维创造实现的永恒生命价值。“文心”有作家的个性,美的追求会不断在精神层面发展和有所创获,因此造艺的取向不一,境域也会不断拓展、提升和丰富、深化。美在“文心”既可免除“美偏于外在形式”的误解,也表明美的追求与创造丰富多样和永无止境。“雕龙”主要指艺术形式的创造,“驺奭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同时也反映了中庸美学,既肯定创作中美在“文心”,也强调了外在形式的重要性。二、简答题(2道14分)1、简述刘勰“神与物游”的美学内涵。《文心雕龙》103“神与物游”作为艺术想象的基本特征,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游”是流动、变化,但同时也是“游戏”,自由的游戏。第二层,“游”受“物”的牵引,“物”一旦成为“心中之物”,就有“物”的性格与运动的轨迹,这样“神”就必须这样或那样依照“物”的规定去“游”。第三层,“游”是一种交流。“神”深入“物”,“物”也深入“神”,两者互相引动。神思比想象更加突出了艺术与审美思维的变化多端、流动不居和神秘莫测的特点。在“虚静”的精神状态和知识学问、经验阅历的积累下“神与物游”得以展开。2、简述庄子的艺术精神。总的可归纳为两条:1、艺术是高度的自由。它的起落、长短、阴阳,变化多端,打破常规,不拘一格。2、艺术应该是充满活力、健康向上而又完全合于自然的。优秀的艺术作品深宏高远,生机昂然,丰满空灵,因循自然。地位:第一、儒家美学强调审美和艺术同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关系,十分重视它所具有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但是,儒家对审美和艺术的特征缺乏充分认识,在不少情况下甚至企图否定和取消这种特征。道家美学从来不讲审美和艺术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但它对于审美和艺术创造活动的特征却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到了审美和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消除了各种外在强制的自由活动,一种超越了私利的非功利活动。道家美学经常成为冲破儒家各种片面狭隘的功利论的有力武器。第二、儒家在审美趣味和艺术创造上强调法度,强调人工的美。在这方面,儒家自有其优越之处。因为审美和艺术创造活动的确有它的合规律性,需要后天持续不断的艰苦努力,而非主观任意所能达到。但是,儒家对法度的强调,在不少情况下又成了限制审美和艺术创造的清规戒律,变成了僵死的东西。而道家美学强烈主张“无法之法”,推祟天才,提倡自然无为,成为艺术革新和个性解放的先声。第三、后世一切有关审美和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的认识,绝大部分得自道家美学。道家美学所包含的那些批判的因素,追求独创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良好的影响。比较而言,儒家美学是一种同政治伦理学结合在一起的美学,大半是政治伦理学,小半是美学。而道家美学则是比较纯粹的美学。3、简述庄子关于美的层次理论。《庄子》一、美在自然本性庄子学派非常明确地肯定了美存在于天地自然之中,并希望人通过对自然美的感悟去认识这个世界的审美精神——万物各有其美。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认为庄子具有多元化的审美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宝贵的古代民主精神在审美领域中的体现。二、美在自由“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对游的描述,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玄虚的无稽之谈,实际上恰好从最根本的意义上素朴而深刻地抓住了美之为美的实质,看到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是人的自由的实现。这是庄子美学的实质和核心,是我们了解庄子美学的关键所在。三、美在于真“功成之美,无一其迹”与“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美学意义:首先,它表明功业与成就之圆满美好,没有一成不变的轨迹、方式。其次,它表明庄子认为美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不是别的,而是人或事物的自然本性。再次,庄子也向人宣示,真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四、美在无限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和阅历、教养等条件的限制,人总是表现出某种局限性,所以,人需要不断地超越自我,使自己的审美境界达到更大的广度和高度。五、丑中之美六、美的相对性庄子学派对美丑的相对性的看法,不是对美与艺术的否定,而是立足于以个体人格和生命的自由为最高的美这一观点之上,要求人们对美与艺术的追求不应损害人的自由发展。七、美的最高境界——身与物化庄子学派把审美当作物我一体的境界,也就是说庄子学派不只是从物的属性上去寻找美,而是从我与物的精神联系上去寻找美,把美看作是一种生活的境界,一种令人忘怀一切的特定情境。这一思想是后来“意境”说的本源。4、《庄子》为什么要大量使用“重言”、“卮言”和“寓言”?《庄子》105这种语言特色的形成源于它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它愤世嫉俗的思想倾向。庄重之言,主要指的是引用前辈圣哲的言论。“卮言”指汪洋恣肆而又适合于客观法则的自然之言。寄寓之言,或描述虚构故事的语言。其一,庄子认为从尧舜以至历代“圣人”所制定的“是非”准则,都是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纯朴风俗的工具,也就是说整个
本文标题:古典美学复习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2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