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基于低碳经济的角度试析潼关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修改1
1基于低碳经济的角度试析潼关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摘要经济范畴内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以绿色与低碳性的新型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基础的,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在目前大环境前提下,主要依靠的是以工农业与能源产业为支撑的传统型体系[1]。潼关地处西北,是传统性经济体系较为固化的地域之一,其在向低碳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转变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是以县区域为整体的经济思维调整,以及以具体绿色、低碳的经济内容转化等问题,本文针对潼关区域的自然、环境等条件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经济体制与经济效益等角度进行渐入式研究、分析,以低碳经济的角度对潼关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总结与展望。关键词:区域性经济;传统型经济;绿色农业;三产旅游;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Abstract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nomyismainlybasedonthetransformationofgreenandlow-carboneconomy,andth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isbasedonthecurrentenvironment.Tongguanislocatedinthenorthwestofthetraditionaleconomicsystem,whichisoneofthemoresolidified.Intheprocessofthetransforma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nomicsystem,thecountyareaistheoveralleconomicthinkingadjustment,andthespecificgreen,low-carboneconomyandotherissues,thispaperanalyze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ongguan'sregionaleconomicsystemandeconomicbenefitsfromtheperspectiveofeconomicsystemandeconomicbenefits.Keywords:regionaleconomy;traditionaleconomy;greenagriculture;threeproduction;lowcarboneconomy;sustainabledevelopment[1]A.P.瑟尔沃(APThirlwall),《增长与发展》(第六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1.低碳经济所代表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基础较大,单位GDP能耗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数倍,传统性的经济发展模式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限制。实行高耗能向低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构建低碳性的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向。[2]“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具体要求,实质上指的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等问题,其理念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经济格局和社会经济格局两个方面。空间经济格局指的是农业、工业为经济基础的区域性传统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格局指的是以能源产业为基础的高依赖性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2.1以传统性模式为基础的服务型经济传统性模式为基础的服务型经济是对传统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通过给传统经济实体创造出的产品赋予服务性的内容,进而增加其利用率与附加值。表1潼关县农业产值表年份服务型附加比例总产值(亿元)增长率200710.7%2.1200811.1%2.59.1%200913.2%2.68.4%20101335%2.837.6%201115.7%3.733.4%201221.2%4.129.7%201323.4%5.132.4%201424.5%6.837.6%从表1中可知,以农业为例其服务型经济的延伸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3一是以产品作为市场竞争的中心向围绕产品提供服务为主转变;二是金字塔型组织架构向矩阵型组织架构转变;三是以产品交付的一次性交易盈利向以服务项目为周期的阶段性盈利转变;四是从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向具有较强的经济适应力转变。2.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客观角度而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实就是将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成本范畴,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降低经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环境保护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先决物质基础[3]。二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在某些层面上存在冲突性,保护环境包括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保护环境的前提并不是要求经济停滞不前,经济方面持续性发展为环境保护方面提供物质与技术的基础,。我国的经济发展目的在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经济基础薄弱与工业化程度低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客观性表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在城市存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工业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在农村更是存在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问题[4]。2.3绿色农业等创新型经济模式[3]黄辉,《WTO与环保: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4]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4表2潼关县区域绿色农业统计表年份产业化效益增长值特色性效益增长值机械化效益增长值劳动力利用率外部投资比例200514.8%13.8%12.6%20.6.1%10.3%200615.7%11.7%11.1%20.8%11.7%200713.9%14.7%11.5%21.6%13.8%200815.9%13.6%11.3%23.9%12.4%200916.7%14.8%12.6%23.5%14.5%201020.1%15.4%12.9%29.7%15.6%201124.5%17.8%13.8%33.1%21.3%201231.7%21.8%20.1%41.8%31.7%201333.8%28.9%25.5%51.6%33.8%201440.7%33.4%29.3%70.1%42.4%由表2各项增长趋势可知,绿色农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指的就是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推广优良品种,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指导。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广,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三是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和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3.可持续发展在区域性经济中的表现形式表3潼关传统产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条件资源占有率资源利用率劳动力占有率劳动力利用率市场份额矿业41.5%34.2%34.2%33.1%24.9%工业61.8%49.8%38.7%35.2%39.5%畜牧业32.7%24.4%27.6%24.2%19.5%5林业17.3%11.3%12.8%11.6%13.6%由表3可知,可持续发展在区域性经济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控制程度,指的是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在有限条件内,增强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其开发的过程必须以环保为前提,其利用的价值在于反复性与少消耗性。二是区域范围内的劳动力控制程度,劳动力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是最基本的保障,不论技术的开发还是市场化进程,最终都要凭借人的作用力去完成,劳动力的持续性表现为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与价值提高两方面,素质提高指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价值提高指的是优胜劣汰的竞争体制[6]。综合而言,区域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靠的就是合理性的利用客观资源与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3.1经济产业的科学管理模式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通过对产业的管理来实现的,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组合,将现有潜力充分地发挥等都属于管理的范畴。科学的管理体系将眼前的利益和长远的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主要任务是明确经济产业发展的目的和使命,并以此来制定发展战略,构建与之匹配的组织结构,生产满足于市场需求的产品,人力资源作为管理的主要受众是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人的积极性的发挥,是决定经济产业发展的主体。管理具体表现为经济产业与外部资源环境的平衡状态。3.2创新因素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因素的应用于理解,在产业模式处在不断地变革的现阶段,创新因素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技术创新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形成战略优势的过程。4.低碳经济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与市场体制的发展,获利较大但是资源消耗大和污染大的工业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而低碳经济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是在产业布局上要求资源消耗小的产业占较大比重。我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层次低、转型慢,导致我国资源消耗强度大,环境污染严[6]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6重[6]。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步骤,就是在工业结构中增加资源消耗强度小的轻工业比重,改善我国目前重工业、原材料基础工业所占比重过大的状况.我国的基础产业需要扩张,并且与发达国家借鉴经验,加强对新兴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在地方上加强对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在区域内普遍认识到资源环境危机的后果,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方案。在区域范围内继续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洪涝、干旱等综合治理的同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地方在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要投入相应的资金、人力、财力用于生态环境与污染的治理、科学研究和实验中,提高对环境的修复能力,减缓我国目前地方性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促进区域内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重要通道保障能力建设;需要加强城际铁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推进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4.潼关县区域的客观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影响4.1传统性经济模式的固化表4潼关县区域产业布局中矿业比例市场比例效益比例资源占有率资源转化率200572.7%43.2%80.7%32.2%200669.1%43.8%76.6%33.8%200769.8%40.7%75.4%40.1%200868.3%38.7%73.2%39.4%200962.1%37.5%71.5%34.5%201160.8%34.9%71.3%33.8%201260.7%33.2%70.1%42.2%201351.1%30.8%66.3%33.7%201446.8%29.7%59.4%41.1%由表4可知,矿业是潼关县区域经济的主体产业,潼关县区域的矿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是高程度的,但资源转化率却偏低,这是因为传统性的产业模式无法适应经济市场体制的发展[6]范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增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7变革,过份的依靠基础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了产业的附加性价值,传统经济模式的固化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等客观性条件依赖程度高,二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效益的比率过低,三是产业占市场份额大,却无法表现出与市场份额相匹配的产业价值,即经济发展对于传统产业的联系性较高[8]。4.2小范围的县区域经济的限制性潼关县区域经济的限制性,指的是国家政策的偏向
本文标题:基于低碳经济的角度试析潼关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修改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3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