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论文1第一章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或群体,他们的活动能够影响或改变企业的目标,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据此我们可推定出五类核心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以及政府。(二)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本文立足于集体选择的角度,按照利益相关者是否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将其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两大类。1.内部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以及职工)是企业集体选择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共同制定企业目标、共同分享企业利益、共同承担企业风险。2.外部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以及政府)虽然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但是企业的活动却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共同分享或承受企业带来利益或风险。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个性会计信息需求企业各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水平和财务状况紧密相连,由于他们向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源或劳务以及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都具有其独特的会计信息需求。(一)股东的会计信息需求虽然不同的股东对风险的偏好,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的各不相同,对各自的会计信息质量有着不同的需求。但是,就股东整体而言,主要关注的是有关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论文2于企业的营利能力、竞争地位、发展前景、经营风险、生产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信息。股东们需要根据这些信息用来评估企业的投资风险、预期的资产收益率以及相关的成本,以便做出最为正确的投资决策。(二)债权人的会计信息需求按照贷款的期限长短,可将其分为长期债权人和短期债权人。对于长期债权人而言,由于贷款的期限长、风险和不确定性等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他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资本运营状况、获利能力及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等;对于短期债权人来说,由于企业的现金贷款、商业信用等期限较短,风险和不确定性较低,因此,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侧重于对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及获利能力进行分析。(三)经营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因此,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十分广泛。首先,经营者需要掌握反映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实际情况的有关信息,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信息沟通做出努力,以确保企业的持续存在;其次,经营者需要切实了解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资源,掌握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对企业加强控制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最后,经营者需要通过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来展示自我的管理才能,揭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经营者对于反映企业经营业绩、自身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尤为关注。(四)职工的会计信息需求职工向企业投入了人力资本,必然要求企业向其支付相应的报酬,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企业存在管理不善、经营混乱的状况,那么职工获利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强,预期稳定的收益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他们必然会通过分析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来了解和预测企业为其提供的报酬额度及各项福利待遇等是否可靠。可见,企业职工对于会计信息关注的侧重点在于:企业是否能够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企业的各项福利制度是否健全;企业对职工退休后的保障能否能够得到切实有效执行等等。(五)政府的会计信息需求政府作为国家经济的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论文3动,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取得相应的会计信息。政府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对会计信息的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财政税务机关侧重于关注企业是否认真履行了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是否按照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并依法按时足额的缴纳税款。而对于政府的审计机关而言,他们关注的侧重点是国家的财政资金是否得到正确、有效利用,企业是否存在着违纪违法行为。三、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性会计信息需求虽然企业的各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基于其自身的特点,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不同的要求。但通过如下分析可知,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也有其共通之处。(一)利益相关者的总体利益企业某一方利益相关者在某一特定时期所获的利益大小取决于企业当期的增值和分配率,而分配率的大小早在企业的合同中有了明确规定。那么,企业当期的增值,也就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利益相关者总体利益就成了企业某一方利益相关者在某一特定时期所获的利益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二)企业的总体规模企业的总体规模,包括:企业的资产规模、企业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企业员工的数量及其素质的高低等等。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能够反映企业风险的会计信息,人们普遍认为总体规模较大的企业,其预测风险、规避风险、抵御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高,获利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也相对较好。(三)企业当期增值的创造源泉及其未来发展方向首先,企业当期增值的创造源泉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能够反映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增值率。其次,它能够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能够帮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析评价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否继续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地位并进一步发展这一优势。(四)各利益相关者占企业所产生价值的份额企业利益相关者获取会计信息,一方面是为了掌握其应当获取利益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及时的掌握其自身在企业中的利益份额是否公平合理,这就需要与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比较。如果企业的某一方利益相关者发现其有机会可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论文4提高其在企业所获取的利益,那么该利益相关者必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企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还需要掌握其他各利益相关者占企业所产生价值的份额。综合而言,其对会计信息的共同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求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能使会计信息需求者也就是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达到均衡,满足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要,进而获得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认可。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论文5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评价:需求导向一、需求导向下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概念需求导向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是指将信息使用者的现实需求作为信息质量评价的目标导向,按照会计信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加以衡量。这实际上就是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质量评价理念,其实质是以需求为核心,增强信息使用者在信息质量评价中的作用,使信息质量更接近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在市场运作中的有用性及其效率。二、需求导向下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判断标准企业是处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之下的,企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都需要依据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参与公司治理。通过上文可知,虽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但仍有其相通之处。因此,需求导向下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判断标准是:就某一会计信息而言,如果它能够满足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个性及共性会计信息需求,就称之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反之,就不能称之为高质量。三、对需求导向下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评价需求导向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将传统的会计信息需求理论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相结合,综合考虑了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个性和共性的会计信息需求,打破了传统的会计信息仅仅服务于股东这一单一主体的固有模式,是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改进进程中的重要一步,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需求导向下,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是以使用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信息的评价标准是能否满足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个性及共性的会计信息需求。就目前而言,以使用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系统受到包括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样性、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的个性会计信息需求差异较大、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判断标准不同、会计信息披露成本高、企业管理者的主观判断、企业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有限等多方因素的制约。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披露体系必定十分复杂,其内部结构的协调性也会有所欠缺,单纯的建立以使用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系统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无法达到实践的指导意义。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论文6第三章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利益导向一、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的分析(一)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的介绍前文我们将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五类: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和政府。其中,经营者即管理当局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主体,属于外部性的施加主体,而其他四类利益相关者就成为了外部性的承受主体。在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了全面、真实而又及时的反映的情况下,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的承受主体使用该会计信息不会导致自身实际利益与应得利益间产生偏差,相应地会计信息披露也就不会产生外部性;而只有当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没有对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真实而又及时披露的情况下,才会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的发生。因此,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可以定义为:由于企业经营者对财务信息的不当披露导致的股东、债权人、职工和政府等外部性承受主体实际获得的经济利益与原本应得利益的差值。(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的分类1.按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根据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的定义我们可知,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外部性,主要就是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当披露,而这种不当披露之所以会发生,其原因却不止一个。会计信息披露的约束准则制定不合理或是会计信息披露主体对约束准则执行不当都会导致外部性的产生,而会计信息披露主体对约束准则的执行不当又可以划分为主观故意的不当执行和非主观故意的行为失误。因此,按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分为:(1)会计信息披露的约束准则制定不合理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2)会计信息披露主体主观故意行为不当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3)会计信息披露主体非主观故意行为失误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当需要研究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信息披露约束准则的制定时,要侧重关注第一种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在执行会计信息披露约束准则时,则要侧重关注后两种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从根源上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实行分类治理。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论文72.按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的影响性质进行分类按其影响性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1)正外部性所谓正外部性,是指因会计信息披露主体对会计信息不当披露导致的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获得比他们应得份额多的利益。(2)负外部性所谓负外部性,则是由于会计信息披露主体对会计信息不当披露导致的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获得比他们应得份额少的利益。通常而言,由于会计信息披露主体主观故意行为不当所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会使得信息披露主体获得高于他们原本应得份额的利益,从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应得利益所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一般为负,且数额通常较大,危害性也相应较强。通过此种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分清主次,把握住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的治理方向和重点。二、利益导向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概述(一)利益导向下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概念利益导向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是指将信息使用者的现实利益作为信息质量评价的目标导向,按照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大小作为判断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这实际上就是以外部性为中心的质量评价理念,其实质是以利益为核心,侧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披露以减少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实得利益最大限度的趋近于应得利益。(二)利益导向下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特点1.与传统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方法相比传统的会计信息评价方法所依据的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等标准大多是基于投资者至上的理念、建立在股东单边治理的理论模式之下的,它们主要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出发来对会计信息质量加以评价。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股东服务,而对于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却没有被涵盖在质量评价的主体之列。而利益导向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则是站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角度,是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之下的,它所考虑的是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其评价主体不单单只是股东一方,还包括了债权人、经营者、
本文标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3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