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页1第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试卷综析】本试卷是理科化学单独试卷,知识考查涉及的知识点: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关系等;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的移动、电化学原理、常见的无机物性质及其应用等主干知识。注重常见化学方法,应用化学思想,体现学科基本要求,难度中等。【知识点】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F3F4G5【答案解析】【解析】C解析:A.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故A错误;B.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氢离子放电,促进水的电离,故C正确;D.可逆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速率、转化率均无关,故D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化学平衡常数,属于基础概念题,难度不大。【题文】2.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A.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ΔH=+QkJ/mol【知识点】反应热与焓变F1【答案解析】【解析】B解析:A.醋酸逐渐凝固说明反应吸收热量导致醋酸溶液温度降低,即NH4HCO3与H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醋酸逐渐凝固说明反应吸收热量导致醋酸溶液温度降低,即NH4HCO3与H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C、因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D、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物质的状态,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能量守恒的应用分析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题文】3.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页2第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G2【答案解析】【解析】D解析: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容器的压强在逐渐减小,故A错误;B.硫是液体,分离出硫,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所以不影响反应速率,故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了二氧化硫的转化,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使用哪种催化剂无关,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注意固体和纯液体改变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题文】4.将左下图中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B.Cu电极质量增加C.甲池与乙池中的溶液互换,闭合K,电流没有明显变化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知识点】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F3F4【答案解析】【解析】B解析:甲、乙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是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则含有硫酸钾溶液的滤纸是电解池,a是阴极,b是阳极,A、电子从Zn→a,b→Cu路径流动,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故A错误;B、铜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铜,质量增加,故B正确;C、甲池与乙池中的溶液互换,Zn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发生置换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闭合K没有电流产生,故C错误;D、电解池中,b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同时b电极附近生成氢离子,导致溶液酸性增强,所以b极不变红色,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为易错点.【题文】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页3第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C.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D.A→C反应中ΔH=E1-E2【知识点】反应热与焓变F1【答案解析】【解析】C解析:A.A→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故B错误;C.物质的总能量越低,越稳定,故C正确;D.整个反应中△H=(E1+E3)-(E2+E4),故D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热的关系,易错点为D,注意把握反应热的计算。【题文】6.如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带有支管的U型管中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经观察,装置中有如下现象:开始时插在小试管中的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回升,略高于U型管中的液面。以下有关解释合理的是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始终发生析氢腐蚀C.墨水液面回升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U型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F3F5【答案解析】【解析】C解析: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雨水酸性较强,开始时生铁片发生析氢腐蚀,一段时间后酸性减弱发生吸氧腐蚀,故B错误;C.墨水液面回升时,说明U形管内压强降低,则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C正确;D.先发生析氢腐蚀,消耗氢离子,后发生吸氧腐蚀,产生氢氧根离子,U型管中溶液pH逐渐增大,故D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侧重于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题文】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页4第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D.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知识点】离子共存问题B1【答案解析】【解析】C解析:A.pH=1酸性溶液中,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该组离子HCO3-均不能共存,故B错误;C.c(H+)/c(OH-)=1012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各离子可以共存,故C正确;D.Fe3+和SCN-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题文】8.已知HCl为强酸,下列对比实验不能用于证明CH3COOH为弱酸的是A.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pHB.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溶液,与相同大小镁条反应的初始速率C.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与等量NaOH溶液反应后放出的热量D.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与足量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H1【答案解析】【解析】D解析:A.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的pH,如醋酸pH比盐酸pH大,说明醋酸没有完全电离,可说明为弱酸,A不选;B.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可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与相同大小镁条反应的初始速率判断酸性的强弱,故B不选;C.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如醋酸为弱酸,也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少于盐酸,可证明酸性的强弱,故C不选;D.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与足量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不能证明酸性的强弱,故D选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法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判断弱电解质的角度,把握正确的判断方法。【题文】9.表面介导电池(SMCS)是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可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仅需几分钟,该电池的电极材料为金属锂和氧化石墨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氧化石墨烯作正极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C.充电时,该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Li+从阴极迁移到阳极【知识点】新型电源F3F4F5【答案解析】【解析】D解析:A.放电时,活泼金属锂做负极,氧化石墨烯作正极,故A正确;B.放电时,活泼金属锂做负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故B正确;C.充电时,该电池是电解池原理,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Li+从阳极极迁移到阴极,故D错误;页5第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的判断。【题文】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作为2NO2(g)2NO(g)+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⑦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A.①③⑤⑦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G2【答案解析】【解析】A解析: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证明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达到了平衡,故正确;②未体现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故错误;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证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证明达到了平衡,故正确;④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守恒的,体积是不变化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任何状态都不改变,故错误;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变化,质量守恒,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当达到了平衡状态,不再变化,故正确;⑥如果反应开始只加入NO2,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不能作为平衡的判断,故错误;⑦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改变,证明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达到了平衡,故正确.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题文】11.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ΔH<0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G3G5【答案解析】【解析】D解析: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故A错误;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正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下方,故B错误;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图象符合,故D正确.故答案选D页6第【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平衡移动图象,难度较大,明确温度、压强、浓度变化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是
本文标题: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7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