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后工业化社会和后现代管理
后工业化社会和后现代管理一、后工业化社会1.含义后工业化社会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教授1973年推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提出的,认为在今后30年至50年间将看到“后工业社会”的出现。他认为社会可以分为社会结构、政体和文化等三个部分。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技术和职业制度。以技术为中轴,将社会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形态。这种划分是共时性的,又是历时性的,共时性体现在这三种社会在目前世界上是并存的,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历时性体现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规律。,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是当今世界上并存的三种社会形态。前工业社会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等国,这些国家基本上依赖第一类经济部门:农业、矿业、渔业和林业。这些经济部门完全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它们的生产率低,并且由于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波动而使其收益大幅度摇摆。工业社会主要分布在西欧、北欧、日本和前苏联,其劳动力的大部分从事工业或产品制造业,围绕着经济增长这一轴心原则而运转,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保证,技术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美国将是第一个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国家。广泛地说,如果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后工业社会是由知识技术形成的。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变量是信息和知识,主要经济部门是以加工和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第五产业,诸如运输业、公共福利事业、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卫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2.后工业社会的五大特征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用五个方面的特征来加以说明: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2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4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5制定政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1)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任何国家的经济,随着逐步工业化,各产业的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因此,后工业社会首要的也是最简单的特征就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果工业社会的定义是根据作为生活标准标志的商品数量来确定的话,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则根据服务和舒适——保健、教育、娱乐和文艺——所计量的生活质量的标准来确定的。”(2)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区别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方面,是职业分布的变化。所谓职业分布,不仅指人们在何处工作,还指他们从事何类工作。随着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工作重心转向办公室、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自然引起职业向白领职员转移。拿美国的职业结构来说,直到1956年,白领职员总数才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总数。此后这两者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到1970年已经超过5:4。然而最令人吃惊的变化是专业和技术职员的增长,这部分职员的增长率是从业人员总数增长率的2倍。还有一项统计数字更能说明全貌,这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他们是后工业社会的关键集团。整个技术阶层人数的增长率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2倍,而科学技术人员的增长率则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3倍。贝尔还对美国各学科的学位比重进行了分析。他发现,在1954—1964年中,72%~73%的学士、硕士学位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3)轴心原则是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和依据。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协调人相机器关系的社会。后工业社会则是围绕知识,为了创新和变革,实施社会控制和指导而组织起来的社会;这样也就形成了必须从政治上加以管理的新型社会关系和新型结构。当然,知识对任何社会的运转都是必需的。但是后工业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本身的特征发生了变化。理论知识占居主导地位,成为制定决策,指导变革的决定力量。理论的重要性超过了经验,知识被编码成抽象的符号系统(就如同一个公理化系统),使之能用以描述迥然不同的经验。后工业社会中的这种转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科学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变化。(2)即理论与政策开始结合,经济模式给人们指出了活动范围,并能具体说明各种不同政治选择的结果。(4)未来方向是技术控制和技术评价根据新的技术预测模式,后工业社会有可能掌握进行社会变革的新手段,这就是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当社会依赖技术和创新的程度越高,社会体系中有害的“不定因素”也就随之增加。但是,新的预测方法和计划规划技术的产生,有可能开创经济史上的新阶段,即预先自觉地规划技术变革,从而减少未来经济的不定因素。决策方式使新的“智能技术”诞生创造新的“智能技术”,这是后工业社会在制定政策方面的特征。所谓“智能技术就是用规则系统(解决问题的规则)来代替直观判断”。“新的智能技术的特点是,它能确定理性的行动并识别实现这种行动的手段”。在后工业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决策的制定是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决策者也与过去不同,制定决策的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智能技术将成为制定决策的主要工具。对于后工业社会而言,新的智能技术的核心作用与工业社会中机器技术那样在人类事务中占有同样突出的地位。智能技术能够确定合理性的行动并识别实现这种行动的手段。合理性即指在两种选择之间判断哪一种能够得到较好的结果。智能技术可以导致最佳解决问题的策略,即最大限度地扩大成果,或通过对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判断而设法把损失缩小到最低限度。补充:“中轴原理”的价值在于允许人们多角度地去解释社会变化,从而既避免片面的经济决定论,又避免片面的技术决定论。贝尔却将社会分为不同的三个领域并各自分别围绕三个不同的轴心独立运转:“社会结构的中轴原理是经济化,这是一个根据最低成本、使用代用品、谋求最佳效果和寻求最高价值等原则来分配资源的途径。三.后现代管理后现代管理是西方/后工业社会0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物(1)后现代管理的含义对于后现代管理理论的含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后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否定理性主义作为管理理论的基石,否定传统管理学人性的基本假设,否定管理的普遍主义意义,否定传统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后现代管理理论相对现代管理理论而言,有四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1.一是所谓现代主义,就是以现代性为目标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趋向和实践活动。“后现代主义”原仅指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在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是指“非现代”,它要与现代的管理理论、指导实践的范式、现代的意识形态和管理风格彻底决裂。“后现代管理理论范式”可以理解为积极主动地与先前的管理理论范式决裂,从旧的限制和压迫状况中解放出来,进人一个新的领域。广义的理解则是把后现代管理理论当作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也可以把“后现代”理解为“高度现代”或“超现代”(hype卜modem),它依赖于现管理理论,是对现代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强化,后现代管理理论不过是现代管理理沦的一种新形式或一种新发展。2.就组织和管理进程而言,现代管理学的核心内涵集中地体现在西方管理启蒙思想中。近代以来发展资本主义造就的现代组织,以及按照其价值观、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确立的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主义与个体主义、集权主义等基本价值,这就是现代性,即西方管理启蒙思想强调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但管理启蒙思想的内涵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偏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平衡。就此意义而言,后现代管理与后现代性是从现代管理学发展出来的,正是现代管理学自身的问题导致了后现代管理理论对它的诘难。3.就管理形态而言,现代管理理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出现的反抗近代资本主义传统因袭式管理的理性主义和管理的普遍主义的思想,如泰罗的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理论、管理过程理论、系统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等,它们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在人们赞美现代管理理论当中最理性、最精确的方面的时候,后现代管理理论的观念似乎更能让人人迷。在一定程度上,后现代管理理论表达了对于西方现代管理理性主义的一种恐惧,后现代管理理论是把那些“过剩的”、绝顶的言词(over一the-t叩一lallgllage)作为分析的对象所提供的一种后现代方式的回应,因此后现代管理对现代管理理论既有承袭,也有批判、更新。4.就时代特征而言,现代与后现代并非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后现代管理理论无疑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部分,是指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状态、管理实践、管理机制与组织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变迁和转折。按照后现代哲学大师J.F,利奥塔的说法,“后现代主义并不是现代主义的末期,而是现代主义的初始状态”。由此可见,现代性之中就包含着后现代性,因为现代主义就在于对组织及其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预先规定和假设提出疑问。一种管理理论范式要成为现代的,首先就必须对它前面的“现代”理论范式所包含的预先规定和假设提出疑问,所以它又是“后现代”的。“后现代总是隐藏在现代里,因为现代性、现代的暂时性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人一种不同于自身状态的冲动。……现代性在本质上是不断地充满它的后现代性的。”后现代管理理论并不是一个新的时代,而是要重写现代管理学所代表的某些特征。在那些严谨的源流思想家那里,并没有一场“后现代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理论”的革命召唤,也没有以后现代管理理论替代现代管理理论的宏伟纲领。这些后现代管理源流思想家之间有不小的差异,有些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他们各自从不同方面对管理启蒙以来的管理理性主义传统提出了不同性质的问题,有些是建设性的,有些是挑战性、颠覆性的,但其中没有任何一位管理学家把自己的理论视为彻底瓦解这一传统的“思想武器”,也从未声称能够全面取代管理理性主义在组织及其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实践。(2)后现代管理出现的原因首先,后现代管理理论是对现代的管理实践和人类自身进行反思的思想运动,是信息时代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进人后工业社会并发生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信息技术、互联网和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使互联网和数据库成为“后现代人的本性”。知识的迅速增长、扩散和信息的高度膨胀,对西方管理者传统的思维观念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导致了“管理理论范式的危机”。后现代管理思潮的核心是消解、破坏和批判现代管理思想,主要是科学管理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对管理的理性主义和管理的普遍主义的否定,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和公式来阐释和衡量现实世界,在方法论范式上反对管理学研究的独断论和实证技术方法的霸权,主张方法论范式的多元化(diversificatjon)和差异性(differentiatinn)。后现代管理思潮的某些主张和方法进人管理理论,动摇了人们曾经深信不疑的那些作为现代管理学基石的理念,如理性、人性假设、管理的对象、组织文化、管理原则等。这些理念互相论证,要证明的核心思想是管理是现代文明的外壳,它保证人们追求理性的理想和幸福。正因为如此,自泰罗的科学管理时代以来,浩如烟海的管理学著作几乎都是围绕着管理的理性主义和管理的普遍主义这样一个主线而展开的,那就是论证组织为什么要用管理原则和管理制度来统治人,而不是人来统治人,组织应该用什么样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来统治.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如何才能统治。后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假定的普遍主义原则(presumeduniversalism)的理论是虚拟的“宏观话语”。后现代社会组织是告别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社会组织,所以类似于管理普遍性这样的宏观历史叙事已经完成了使命。后现代社会组织的特点是“社会结合”,它是一张由零散的线编织的网,没有任何一根线可以把所有的线串起来。个人是这张网中的交结点,但是交结点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重身份的。例如在后现代社会组织中,人们同时生活在多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层面,公司员工也可能持有大公司的股份,既是资产的持有者,又是知识工
本文标题:后工业化社会和后现代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9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