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墨池记》教学设计古田五中:江速灿一、概述。《墨池记》是曾巩于庆历八年(1048年)应抚州州学教授王君盛之请为墨池写的记文。作者把介绍古迹人物、记事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从墨池引出书法家王羲之的勤学苦练,又扩展到道德修养问题。本文语言生动灵活简洁明快。并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本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多朗读课文,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难点是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意图。二、教学目标分析。结合本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和教材的编排特点,依据三维教学目标,我拟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复习生字词,能准确读出生字字音,并且认清字形“楹”、“徜徉肆恣”。(2)通过理解语段来读懂课文内容,并从中领悟主题。(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2、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在自己领悟基础上合作交流。(2)紧扣课文反复品读,在充分的诵读中领悟词。(3)合作探讨,分析理解文本。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小组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4)能够通过说一说、评一评等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5)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把自己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认真倾听、敢于表达的习惯,体验探究、协作学习的乐趣;(2)懂得要想有所成就,学习就要刻苦,修养道德更要刻苦。4、教学重点与难点(1)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2)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勤学苦练对于道德圆满、事业有成所具有的决定作用。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进一步体会“以精力自致”的重要性。三、学习者特征分析。2一般特征:古田县第五中学高二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他们性格开朗、活泼,表现力较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较浓厚,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强。他们活泼好动,想象丰富。学生对王羲之的故事有粗浅的了解,知道他是位名书法家。但对他的勤学苦练缺乏深刻的了解且对做人的道德修养缺少体会。教学中应串联补充,唤起学生“勤学苦练方有佳绩”的情感共鸣,进而体会文本思想及写作意图。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查找了解王羲之的轶事和历史上的勤学故事及典故。教师可以作简要补充。初始能力:全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有一定的积累,上课表现欲弱,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自学能力强,喜欢阅读课外书籍,知识面宽,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作水平较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差。信息素养:本班学生家庭电脑的拥有量还是不容乐观,全班拥有电脑的数量不足50%。但是,他们对电脑比较熟悉,能够熟练利用网络资源。他们对信息资源的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需要教师进行网络环境下学习注意力的引导。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学生自己介绍相关知识以及背景知识,老师补充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进入新课的学习。本环节的设计,了解作者以及背景知识,有利于把握主题,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2、创设情境策略:本课教学中我围绕目标,创设了好多情境,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文,把握中心。3、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本课教学时,学生在咀嚼语言的过程中,形成文本的立体感知,王羲之形象跃然纸上。然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集体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背诵本文的目的。4、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引导疏理出重点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启发学生以读为本,读读想想、读读议议、多问个为什么,多听听他人的见解,这是在做学法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5、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播放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然后再与课文语言产生共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理解得更生动、更深刻,也有利于3学生内化和积累语言。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知识点资源名称素材类型水平来源使用时间应用方式和作用1作者与王羲之王羲之曾巩图片识记下载5分钟展示帮助记忆2背诵课文墨池记音频识记下载3分钟播放帮助背诵3段意第一二三段文本理解运用开发10分钟展示生动帮组理解4主题中心文本理解应运现有需修改5分钟展示易于理解5活动体验名言故事文本评价现有需修改5分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说明:1)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3)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4)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5)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6)应用方式: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六、教学过程。(一)导入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被后人誉为行书天下第一,他的书法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风流潇洒。前人评他的笔势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称他为“书圣”。他的字是天生如此,还是别有决窍?今天我们学习曾巩的《墨池记》,解开我们的疑惑。(设计意图:通过对王羲之成就的简介,引起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二)简介文史知识1.曾巩简介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省)人,杰出文学家。生于宋真宗天禧三4年,登仁宗嘉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五岁。后人称其为“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他与欧阳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归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元丰类稿》,《隆平集》等传世。2.王羲之简介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3.关于墨池的记载除荀伯子《临川记》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记载外,浙江省永嘉县积谷山中也有一个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题“墨池”二字,庐门归宗寺内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蕲水(蕲春、浠水一带)等地亦有类似遗迹。这些遗迹有些当然是后人的附会,但也可见人们对王羲之勤奋精神的钦佩和仰慕之情。(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和本文有关的人物及景观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诵读、积累1.多媒体播放视听材料《墨池记》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句读,听明语气)2.朗读课文。朗读方法可以多样。自读、默读、范读、齐读等。3.根据工具书及注释,疏通文意。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化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4.积累:(课前预习必须完成,上课的时候交流。)(1)实词:任极意徜徉肆恣致信善能固章揭推尚被(2)虚词:之以于岂邪况(3)一词多义:方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然有地隐然而高岂信然邪?5及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而因以及乎其迹邪书羲之之书晚乃善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能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夫人之有一能(4)以小组为单位细读课文,讨论交流,积累语句: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5)合作探究文中设问句的特点,积累: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6)你觉得文中还有哪些重要的字词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说出来,大家共同学习。(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诵读,运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精读课文,理解主旨1.记是古文中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说一说本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本文的写作主旨?参考: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本文通过记述墨池的位置、地形、形状,及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想有所成就,学习就要刻苦,修养道德更要刻苦。2.探究文本。(先自读思考,再小组讨论明确)(1)本文记叙王羲之的一件轶事是什么?课文中的相应原文是什么?(2)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3)抚州学官王君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并邀曾巩为墨池作记的目的是什么?(4)“羲之之书晚乃善”原因有哪些?讨论交流。(5)王羲之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原因是什么?(6)曾巩想借墨池的传说阐明什么道理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课文材料,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文章的写作主旨。)(五)拓展延伸,活动体验1.你还能举出几个专心致志、勤学苦练、成就事业的名言和事例吗?2.假设你是“州学舍”里的一名学生,当你看到“晋王右军墨池”六字的时候,会有何感悟?参考资料:悬梁刺股(孙敬、苏秦)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凿壁偷
本文标题:墨池记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0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