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专业知识前沿讲座》文化旅游
《专业知识前沿讲座》——文化旅游班级:旅游0901姓名:肖伟学号:200946900501文化旅游文化四解:1,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社会的意识形态或一种人文现象。3,指考古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成为独立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4,只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摘自现代汉语词典)文化的定义指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字,思维特征,社会心理,传统道德法律精神,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精神与物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其表现。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周礼—正义》:“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旅游是孕育文化的媒体,文化诞生初始就是旅游的一项内容。文化性是旅游主体活动的本质属性。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验、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自然与文化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的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旅游业的文化属性。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有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经济学家孙尚清:旅游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旅游文化的定义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经营服务中所反映、穿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外在表现的总和。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旅游文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广义的:举凡旅游路线、旅游途中、旅游景点上一切有助于增长旅游者文化知识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狭义的:举凡一切能够是旅游者在途中舒适、愉快并能提高旅游文化素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当前,中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2007年河南省文化景区游客普遍增多,平均增幅在30%以上。其中郑州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巩义康百万庄园等文化景区更是游人如潮,游客同比分别增长35%、81.8%和80%。文化旅游已成为河南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行业;)2008年湖北省大力整合省内旅游资源,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并出台了“2009-2020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四川在地震后为复苏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作为其发展方向;而在安徽,2009年以来文化旅游项目广泛受到投资者青睐;2010年、2011年湖南省和云南省相继设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现阶段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是一项充满憧憬、创意的文化活动,必须以观念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要按照全面创新的战略要求,用新的思维认识、开发和管理文化旅游产品。21世纪中国旅游的方向直指向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当的发展规模和精深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品。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产业功能。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做好前瞻性。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文化旅游发展的趋势———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讲,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文化只有找到容易为人们接受的载体,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旅游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平台。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文化元素的渗入,旅游就会失去内在的灵魂和永恒的魅力。因此,在推进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化二者的统筹推进、融合发展。牢固树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识。要进一步明确把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层次融合发展作为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路径。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以文化为内核,将文化元素体现到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要素之中,提升旅游层次与核心竞争力;以旅游为媒介,依托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科学规划,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要依托各地资源禀赋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坚持规划先行,整合资源、科学布局,打造特色各异、特点鲜明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在规划建设中,要注重以文化品牌塑造为引领,以精品景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产业链条延伸拓展,积极推进文化演出、影像作品、民俗工艺品制作以及配套服务业发展,力争实现旅游由点向面的扩展,由景区向产业的跨越,尽快形成特色鲜明的集文化体验、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高端文化旅游产品。只有经典才能永恒。具有浓厚文化韵味和震撼力的高端文化旅游产品,对于旅游区知名度的提升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要深入挖掘提炼我省的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地创作出自己的经典文化旅游产品。要突出高端化、精品化,大手笔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文化产业标志性品牌,把我省各地独特的文化内涵放大、彰显,使之成为辐射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弘扬燕赵文化的载体。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营销策划。要加强品牌形象的经营与传播,实行整体营销策略,加大投入力度,对我省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提炼,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形象品牌;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形象宣传,塑造河北旅游整体形象。创新统筹推进机制。为更好地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创新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协调解决共性问题,整合力量,统筹推进,实现互促共进。要突出市场化运作机制,培育一批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加大对文化创意项目的扶持力度,帮助各地引进实施一批高层次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加文化旅游新热点;加强基础设施和软件建设,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项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项城市地处豫东平原,沙颖河南岸,物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人口118万,面积1083平方公里,辖3乡12镇6个办事处。1993年撤县设市,2004年被命名为河南省五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市”。近几年来,项城市高度重视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独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把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市的重要工作,培养、打造出了一批在周口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业成为促进我市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了项城对外形象和知名度,有力的促进了项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发展项城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项城市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址众多,文化名人辈出。古称顿子国,汉初设项县,南北朝时易名项城县,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东汉建安七子之一应瑒、《千字文》作者周兴嗣、近代诗词作家、收藏家张伯驹、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曲艺家赵铮等,祖籍均为项城。项城不仅有众多的历史名人,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境内共有文物点65处,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10处:“袁世凯行宫”、“袁世凯故居”、“南顿故城遗址”、“后高老家遗址”、“高寺遗址”、“骨头塚遗址”、“毛塚遗址”、孙店镇孙店遗址、新桥镇骆驼岭遗址、付集镇刘冢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有袁氏旧居、袁氏行宫、南顿故城3个景区和147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袁氏旧居原占地面积270亩,房屋500余间,是中国清末一座典型的防御寨堡;袁氏行宫原建筑楼瓦房99间,具有北京四合院、皇家居室的建筑特色;南顿故城是公元前1005年周王室分封的顿子国南迁的都城,筑光武宫台,留下了白果树、搬倒井、饮马池、鬼修城、光武庙、汉槐树等诸多历史遗址。有馆藏文物1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43件。项城市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间特色文化也源远流长。官会镇、贾岭镇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7月公布了项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会响锣是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多次参加大型庆典活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孙店汝阳刘毛笔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已有70多代传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书画界有很高知名度,被周口市人民政府、项城市人民政府指定为“公务专用礼品”;秣陵杂技也有上千年的历史,2005年投资1400万元,建成了“项城市国际杂技艺术学校”,成为周口市唯一、全省少有的高标准杂技艺术人才培训基地。此外,计划建设中的张伯驹纪念馆、豫东生态农业观光游、莲花味精生产工艺游、高寺龙山文化游等旅游项目也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成为我市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城市特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宝库。抢抓机遇,构建框架,以“三点一线”文物旅游线拉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党中央、河南省委和我市市委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实现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下发了《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周口市也提出了“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转变”的要求。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项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构建“袁氏旧居、袁氏行宫、南顿故城”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叫响“袁氏文化品牌”、“南顿故城品牌”、“杂技之乡品牌”、“锣龙之乡品牌”、“毛笔之乡品牌”,推动项城文化旅游事业发展。2006年底,我市召开了“项城市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大会”,拉开了我市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序幕。成立了以市政协主席为组长,由市计委、文化局、财政局、王明口镇政府、旅游局等15个局委为成员的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导组,按照河南省古建筑研究中心编制的《项城市袁氏旧居维修设计方案》和《项城市袁氏旧居文物保护规划方案》,投资6500万元,基本恢复袁氏旧居原貌,建设袁寨新村,将袁氏旧居建设成集袁氏文化研究基地、中国近代史教育基地、中国近代“防御寨堡”研究基地、项城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基地、豫东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于一体,立足中原、影响全国、吸引海外游客的AAAA级名胜旅游景点。会议召开以后,虽然我们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全面启动了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工程,基本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2007年底,经过多年的努力,由市政府组织协调市文化局、南
本文标题:专业知识前沿讲座》文化旅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