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医学基础二生命体征.
医学基础(二)第一章生命体征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掌握生命体征的意义•生命体征反应了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评价,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医护人员不但要全面了解生命体征的意义,还要及时地掌握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心电监护仪•心电图形、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脉率体温•口腔温度:将体温计放置在患者舌下,闭嘴约3分钟后取出,正常范围为36.3℃~37.2℃•直肠温度:测量方法是将体温计消毒后涂上润滑油,然后插入肛门,三分钟后取出,其正常值比口腔温度约高0.3℃~0.5℃;•腋窝温度因测量方便卫生,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测温方法,其测量方法是将体温计夹于腋窝,五分钟后读取数值,正常范围为36.1℃~37℃,比口腔温度约低0.2℃~0.4℃。•注意:体温计的消毒体温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质与丘脑下部,通过神经、体液等因素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波动于正常范围之内,所以健康人的体温就能保持相对恒定。•中医调节体温的常用穴位:大椎。•根据发热程度的高低(口腔温度),可以区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小儿因代谢率高,体温较成年人偏高;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其体温也比青壮年稍低。发热待查(处方常见诊断名称)•发热待查(FUO)是经常规检查和治疗体温仍然不能恢复正常,诊断不能明确,称为发热待查。它是目前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难题,由于引起发热疾病种类繁多,导致最终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发热2周以上的情况。•感染性发热(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结核、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不明发热,肺结核居多•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毒是巨细胞病毒,25%患者发热超过3周。•其次是疱疹病毒。近几年来HIV感染发病率亦明显升高。•其他:寄生虫感染,沙门菌病等。非感染性发热血液病:溶血性贫血•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骨髓坏死:吸收坏死组织发热•中枢性发热::脑血管病,脑外伤和脑手术,癫痫,急性脑积水•肿瘤性疾病:淋巴瘤肿瘤性疾病引起的不明原因发热占15%~20%•变态反应: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内分泌性发热:甲亢(代谢亢进)、孕妇在发现“发热”这一症状后•首先多次测量平均体温,最好能确定发热原因,不要盲目的急于降温•在家采取降温无效,立即就医。•到医院后可能会进行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血钾、钠、氯化物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涂片找疟原虫,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C反应蛋白鉴别诊断细菌、病毒感染的有效指征常规降温:•冷敷、或热敷(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酒精擦拭腋窝•艾条熏大椎穴•补充水和电解质:西瓜水、荷叶粥、银花茶、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泡澡•注意:室温不宜过高•(1)白细胞(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白分比明显增高,提示各种原因引起的化脓性感染。•(2)白细胞总数增高或偏低,提示为某些病毒感染或伤寒病。•(3)白细胞分类(DC)检查中发现幼稚细胞,提示可能为白血病。•(4)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T)均降低,提示可能为某些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5)尿常规镜检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较多,尿蛋白增加,提示为泌尿系感染或肾炎、肾结核及肿瘤。•(6)血沉增快,提示为急性感染、结核病、肿瘤或结缔组织病。•(7)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值增高,提示为有肝脏损害,胆红素值升高,提示为有胆道感染。•(8)血肥达反应阳性,提示可能为伤寒病。•(9)外斐反应阳性,提示可能为斑疹伤寒。•(10)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如培养出致病菌,将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血压正常值年龄收缩压(男)舒张压(男)收缩压(女)舒张压(女)16—20115731107021—25115731107126—30115751127331—35117761147436—40120801167741—45124811227846—50128821287951—55134841348056—60137841398261—651488614583血压测量•肱动脉在肘窝位置表浅,能清楚地摸到搏动•从解剖学来看:在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肘窝向上2厘米臂内侧,可以用拇指按再上面的位置感觉一下波动,一个胳膊没有可以换一个胳膊)。•血压长期调节:肾脏─体液─压力调节机制•通过调节血量所产生的血压调节作用•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醛固酮对肾功能的调节作用•快速调节机制:①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即减压反射;②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升压反射(通过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③化学感受器引起的反射(血中氧分压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脉体的化学感受器所引起的加压反射)临床呼吸指标•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2~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常为44次/分•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呼吸频率的检测•计算呼吸频率时要密切观察被检者的胸部,用带有秒针的钟若表记录被测者半分钟的呼吸次数,然后把测得的次数乘以2,得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即呼吸频率。•正常的呼吸频率: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大约16-20次,呼吸与脉搏的比是1:4,即每呼吸1次,脉搏搏动4次。新生儿呼吸约44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脉搏测量•直接测法: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请问桡动脉的具体位置?桡动脉角膜反射•角膜反射是指角膜受刺激,引起眨眼的一种反射,主要反映桥脑的功能状态。病人垂危时,角膜反射减弱,病变已侵犯桥脑,即将侵犯延髓,为生命临终的预兆。•对病人精神意识的观察很重要。如通过疼痛感知、语言表达、对话反应、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各感觉信息是否正常等来判断
本文标题:医学基础二生命体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4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