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授课进度第2周,第2次课(2学时)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个体心理(认知过程)教学目标1、掌握感觉的概念、分类;2、掌握常见的感觉现象;3、掌握知觉的概念、分类、特性;4、掌握记忆的概念、分类、过程。教学重点1、感觉的概念、感觉现象2、知觉的概念、特性3、记忆的概念、过程,遗忘的规律教学难点知觉的特性教学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论、思考题、作业1、知觉和感觉的区别。2、感觉的特征。3、知觉的基本特性。参考文献[1]姚树桥.《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2]马存根.《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3]崔丽娟.《心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教学过程及内容第二章个体心理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其本质一、心理现象(psychologicalphenomena)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分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类。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2、个性特征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和自我意识系统。二、心理的本质第二节认知过程1、感觉(1)感觉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分类外部感觉: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由有机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3)感觉的特征①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即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能力。感觉阈限是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者呈反比关系。感觉种类绝对感觉阈限视觉看到晴朗夜空下30英尺外的一支烛光听觉安静环境下听到20英尺以外表的滴答声味觉可尝出两加仑水中加入1茶匙糖的甜味嗅觉闻到散布于6居室一滴香水的气味触觉感觉从1厘米高处落到脸颊上蜜蜂的翅膀教学过程及内容韦伯-费希纳定律:是以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创始人G.T.费希纳名字命名的用于揭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定律。它说明心理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即当刺激弱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的强度以算术级数增加。费希纳定律曾经受到用差别阈限法制作的等距量表的支持。把这个等距量表的数据在半对数坐标上作图,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形的心理测量函数。也正是因为这个定律,心理物理学才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建立起来。韦伯-费希纳定律是营销学中研究购买者价格差异感受的一条定律。下面是两个不同假设条件的实验:实验A:假设你所光顾的文具店计算器的价格是20元,而有人告诉你其他商店的价格是15元。实验B:假设你所光顾的文具店计算器的价格是120元,而有人告诉你其他商店的价格是115元。那么,在哪种情况下你会改变到其他商店去购买?实验的结果是,在A实验中大约68%的人会换一家商店去购买,B实验中大约29%人会愿意换一家商店去购买。这就是营销学中著名的韦伯-费希纳定律定律:购买者对价格的感受与基础价格的水平有关,购买者对价格的感受更多地取决于相对价值,而非绝对价值。②适应: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举例:眼睛的暗适应。③对比: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受性在性质和强度上发生变化的现象。举例:先吃糖,后吃苹果。④相互作用:当同一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举例:冷色和暖色。⑤补偿与发展:补偿是指在当某种感受器受到损伤之后,在社会生活与实际活动的影响下,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大大提高的现象。发展是人的感受性在生活和劳动实践的长期锻炼中,是可以大大提高和发展的。举例:盲人的听觉强于其他人。⑥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举例:欢快和悲伤的音乐。2、知觉(1)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举例:苹果或熊猫。感觉与知觉的相同点:均为感性认识过程;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两者皆为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特征的反映。感觉与知觉的不同点:教学过程及内容感觉知觉内在认识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对事物个别属性间的关系、联系整体反映产生过程在刺激下,个别分析器官活动的结果是多个分析器官协调活动的结果反映性质直接依赖刺激物本身的性质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态度,包含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解释过程两者密不可分,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常同时出现。(2)知觉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分别举例说明)(3)知觉的基本特性(难点突破:举例)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选择性: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将外来刺激物中的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以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理解性: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人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从而可以获得对知觉的对象的最佳解释。恒常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附:错觉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视错觉表现得最为明显。生理错视主要来自视觉适应,人的感觉器官在经过一段刺激后会钝化,然后形成补色及残像的生理错视。因为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色光所组成的,所以任何两种色光加在一起可成为白光者,这两色就互为补色。而视网膜上的细胞受某种色光刺激后,会对该色产生疲劳,所以在视线离开该色后,该部分的细胞暂无法作用,而未受刺激的另一部分细胞开始活动,因而产生另一种视感,也就是补色的残像。3、记忆(1)记忆的定义记忆: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2)记忆的分类①记忆内容: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逻辑记忆②时间: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教学过程及内容③意识的参与程度:外显记忆、内隐记忆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过程①识记——信息的编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识别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是记忆的开端,保持的前提。②保持——信息的存储。指识记过的材料(经验)和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得到储存盒巩固的过程,是实现再认和再现的重要保证。③再认和再现——信息的提取。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里过程。再现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主题面前,由其他刺激作用而在大脑里重新出现的过程。(4)遗忘①遗忘: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回复与提取,或产生错误的再认与回忆。②遗忘的规律(时间):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4、思维思维是人脑间接地概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分类根据思维方式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举例:算术题4-1。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向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举例:发霉的花生。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举例:牛顿与万有引力。(2)思维过程①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一切思维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形成到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头脑的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举例:医生通过病人主诉,结合症状体征,初步给出入院诊断,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初步治疗方案和辅助检查方案,等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完善后再集中综合,给出最终诊断。②比较和分类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③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教学过程及内容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抽象与概括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不能抽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无法对这类事物进行概括。而如果没有概括性的思维,就抽不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抽象与概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抽象是高级的分析,概括是高级的综合。抽象、概括都是建立在比较基础上的。任何概念、原理和理论都是抽象与概括的结果。5、想象:是对电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执行和集中。
本文标题:医心教案-个体心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5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