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四下综合实践教案(教科版)
-1-教学设计课题主题一:外出活动保安全第一课时揭示主题,制订活动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外出活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增强安全意识。2.初步学会多渠道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能够主动交流、分享信息。3.了解外出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知道如何预防意外伤害,能根据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培养自我防范、自我救护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大家外出活动,我们的家长和学校、老师都非常担心,为什么呢?教师:外出活动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多媒体演示学生外出活动时发生的安全事故:交通事故、摔伤)提问: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二)汇报交流1.小组交流(1)教师提出要求:课前,每位同学都搜集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事故的资料,下面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2)学生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从以下几方面来汇报:同学们是通过哪些途径搜集资料的,搜集到了哪些资料。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相同的内容不再重复,可以进行补充。(2)各小组汇报。根据汇报,师生相互补充,共同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交通安全问题;游泳的安全问题;旅游的安全问题;乘车的安全问题;游玩的安全问题;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等等。(三)选择研究内容1.总结引申造成这些意外伤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避免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呢?今天就让我们围绕外出活动安全展开研究,了解外出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掌握更多的安全防范措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刚才归纳的几个方面中选择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2.确定研究内容:各组通过讨论确定研究内容,交流,要求说明为什么确定这个内容,准备怎么研究。(四)制订活动方案1.教师提供相应的表格做参考,对相关问题进行提示。学生分组讨论具体的活动任务、活动步骤、研究方法、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利用表格呈现方案内容。2.分组交流活动方案,听取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并分组修改完善活动方案。(五)搜集信息-2-教学设计课题第二课时交流分享,模拟体验教学目标1.了解外出活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增强安全意识。2.初步学会多渠道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能够主动交流、分享信息。3.了解外出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知道如何预防意外伤害,能根据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培养自我防范、自我救护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整理信息:学生分组整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制作成知识卡片。(二)交流分享分组汇报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质疑、补充,提出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对应该注意的问题适时点拨,对学生忽略的问题进行提示,启发学生思考。(三)模拟救护教师:尽管我们一再强调预防,但在活动中,还可能会有一些意外发生。比如:有的同学不小心跌入水中,有的同学不小心磕伤了,有的同学被虫蚁叮咬……如果遇到这些情况,该如何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救和互救呢?(自由发言)引导:下周我们要进行一次野外考察,同学们设想一下可能会遇到什么安全问题。下面就请各组自主选择一种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进行一次模拟表演,尝试进行现场救护。1.设计:你们选择的安全问题是什么?自救方法有哪些?根据自救方法你们是如何分工的?下面大家分组进行设计,看一看哪个组的救护方法最科学、最合理。2.演练:怎样才能把这些方法再现出来与大家分享?演示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发言)教师:我们在这个活动中要进行一场竞赛,大家的提议就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模拟演练时如果感情投入,表演真实,就将获得表演奖;救护方法科学、有效,将获得救护奖。为了使我们的演练更真实,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道具:这是应急小药箱,里面有创可贴、纱布、紫药水、消毒棉签等一些常用物品;还有小队旗、小喇叭、哨子、毛巾、矿泉水等,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己设计的情景进行演练。教师:同学们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哪个组的演练最成功。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小牌子,用于评价各组演练得怎么样,自救方法是否科学有效。请你们组公正地举起你们的牌子,一会儿咱们要看看哪个组听得最认真。学生模拟演练。第一组:模拟溺水急救。(1)呼救请人帮忙;(2)找木板等漂浮物;(3)脱下大家的外衣系成绳索;(4)打急救电话。教师引导评价:他们表演的怎么样?给各小组十秒时间,做出你们公正的评价。第二组:模拟轻微磕伤救护。(1)先用清水清洗伤口;(2)用酒精消毒;(3)涂抹紫药水;(4)纱布包扎。-3-学生评价并陈述理由。授予该组救护奖。教师:通过旁白解说,我们知道了一些轻伤的处理方法。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上网查找、请教家长)噢,看来你们真是很用心,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有效的自救方法,同时在你们的表演中,老师也看到了同学间的那种相互关心照顾的感人画面。这种爱的力量往往会创造生命的奇迹。为自己鼓掌加油!第三组:模拟同伴走失。(1)呼喊;(2)沿原路寻找;(3)求助带队老师;(4)找工作人员帮忙;(5)广播寻找。学生评价并陈述理由。授予该组救护奖。教师:看到你们的表演,我也想加入你们。这位同学扮演的是一位走失的同学,大家表演的只是在寻找,而这位走失的同学却没有想办法学会自救。我想和这位同学做一个即兴表演,你同意吗?好,你继续扮演走失者,我是一位路过的游客。师生共同表演。教师:如果这个同学真的和我走了,你们想一想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会被骗走)对,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和对方交流,确认无疑再和他一起走也不尺。你们说是吗?不过这位同学能和我一起进行表演,非常勇敢,老师想单独给他颁发一个“表演奖”,你们看怎么样?(四)活动总结教师:同学们的表演就是一种体验,通过这样的体验帮助我们掌握有关安全常识,如果真的发生了类似的情况,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安全是第一位的,在活动中,我们不但要学会保护自己,还要学会保护别人。课下请同学们多搜集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让知识守护我们的生命,让安全伴我们同行。-4-教学设计课题主题二:来之不易的粮食教学目标1.采用多种方式观察、了解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等。2.用不同的方式来感受、体验农村生活,表达出对粮食来之不易感受。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观察、语言表达、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略)第二阶段:成果展示。一.教师引入二.展示、交流信息,分六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农民生活”图片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田园四季的风光及农家生活劳作等方面的图片,在了解一些农业常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评价中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第二环节:“田园”诗朗诵。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在感受诗的意境美的同时,增进对田园风情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第三环节:“农家”故事多。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农家生活中的故事,感受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具有的传统性,从而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第四环节:“农家方言──普通话”对对碰。设计意图:这个游戏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区分方言和普通话的同时,增强使用普通话意识,并进一步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第五环节:我是“科技兴农”小专家。设计意图:通过“杂交水稻”、“彩棉”等农业科技专家角色的扮演,使学生受到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新农村的思想感情。第六环节:畅想未来的“新农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做贡献的美好情感。三、教师总结,生谈感受,活动结束-5-教学设计课题主题三:多种多样的粮食制品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粮食与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它。同时,了解一些有关粮食的种类、种植过程及产量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2.通过活动,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调查、访问和考察获取研究资料和信息,继续培养学习收集资处理资料的能力,学习体验多种学习方式。3.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农民劳作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培养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的情感态度。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各种粮食作物的图片:小麦、高粱、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2)启发谈话:你们认识它们吗?你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吗?(3)生自由发言(4)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要研究,那我们今天就一同来了解一些与粮食有关的知识。(出示课题:粮食知多少)二、认识粮食1.认一认(1)师:同学们,我们桌上都已经摆放了各种粮食,现在让我们和他们亲密接触一下,大家可以用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说说它们是什么粮食。(学生收集到的粮食拿出来和组内成员相互认一认)(2)学生汇报,师问谁能给这些粮食分类?(豆类、谷类、薯类)(3)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加工后的粮食图(面粉、大米、小米等)师:我们来玩个游戏,给粮食宝宝找妈妈。2.说一说:我们日常吃的主食有哪些?他们都是什么粮食做成的?三、种植过程1.过渡: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认识了各种粮食,这些粮食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课前,个小组的同学针对粮食的种植过程进行了调查,快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告诉大家吧!2.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表格,展示)3.师播放水稻成米的过程《米的一生》4.总结:老师收集到一个资料显示:稻子从播种到成为米饭要经过47道工序。听到这个数字,你想到了什么?5.过渡: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浪费粮食的现象。四、爱惜粮食:播放一视频短片《惜食》,学生交流各自看法。五、拓展延伸:设计并制作粮食标本或贴画。六、作业:制作一张珍惜粮食的漫画;深入调查解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状。七、结束:齐背古诗《悯农》-6-教学设计课题主题四:清明节教学目标1.扩展学生阅读视野,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2.通过对清明诗的学习,训练诗歌鉴赏的方法。3.了解民族节日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过程(一)默写有关清明的诗歌:(二)你在清明节参加过哪些活动?(祭祖、扫墓、踏青、春游)通过阅读你了解到清明节还有哪些活动呢?(荡秋千、蹴鞠、植树插柳、放风筝)(三)简介清明节的来历:(四)有关清明的诗文你读过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1.寒食寄京师诸弟(唐)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2.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3.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五)自读诗歌: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迁移训练]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几个节日中任选两个,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表达要富有意蕴。[示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树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四青年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节:-7-教学设计课题主题五:搜索生活中的小窍门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现象、探询生活奥秘的兴趣,从而让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服务于生活、服务于自己的发展。2.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形成科学的实践方法,从而善于积累知识,总结经验,发挥自主学习和成长的主动性。3.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们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小窍门,明确窍门获得的途径,并将服务生活的好方法真正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教师提出自己被“修正液”困扰的生活小事,并引发学生对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小窍门的兴趣,带领他们亲自参与发现窍门的实践活动中去。具体步骤:1.请学生分别将修正液涂于手上(面积同样大小)2.教师进行分工,请四名学生分别利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实验;3.教师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报。二.实践
本文标题:四下综合实践教案(教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7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