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生猪发展趋势及美国借鉴
1我国生猪发展趋势及美国借鉴来源:顶点财经编辑:高悦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地理集中度不高,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较低,大部分生猪是以农户散养为主。我国生猪散养户以及大量中小规模养殖户受规模的影响和资金和人员的限制,生产和管理还属于粗犷式经营,科学饲养的意识淡泊,精细化管理严重滞后。由于技术和管理的不科学,加上地理的分散,我国生猪养殖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疫情风险和市场风险。以散养方式为主,缺乏规模生产,使大量生猪养殖者无法预计市场的变化,而只能根据经验管理来指导或决定现在的经济行为,这是造成我国生猪生产3~4年周期性波动的根源。除了1999~2003年较为稳定外,其余年份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在这一周期波动中,缺乏规模优势的养殖场将越来越难生存,被市场淘汰。目前生猪养殖行业的区域性特点使得生猪屠宰加工行业亦呈现高度分散格局。2006年生猪出栏量达到6.8亿头,3家龙头企业的屠宰量占比不足5%。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技术的出现和生猪养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刺激了美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养殖的出现。随着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的下降,大量的小生产者被市场淘汰,剩下的生产者进一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结果当时出现了生猪养殖场数量下降,而规模变大,地理分布趋向于集中的格局。生猪屠宰加工业,其规模扩大的趋势也很明显。养殖企业与加工企业签订长期合同的方式很快就取代了原来的公开市场交易,到1999年,美国已有近60%的生猪是通过多年长期合同和纵向整合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市场合同和生产合同成为了美国生猪生产企业和猪肉加工企业的主要交易方式。Smithfield食品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猪肉加工和生产企业,1987年,Smithfield公司开始实施纵向整合战略,进入生猪养殖领域,直到1999年,公司的整合战略开始显现成效,猪肉加工和生猪养殖产业的结合保障了公司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也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盈利和现金流。从2005年以来,生猪养殖业已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贡献了公司经营利润的一半以上从1999年后Smithfield公司并购和新建的项目可看。出,规模化经营和纵向整合仍然是公司发展的方向。对生猪生产的纵向整合,使得公司一半左右的生猪供应得到了保障,这也确保了加工部门经营的持续、稳定和原材料的高质量。公司利润受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大大减小,从整体来看,公司经营更加稳定。1966年,CME(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开始交易生猪期货,现在瘦肉猪合约在CME买卖最活跃的农产品合约中名列第2。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生猪养殖业和加工业开始扩大规模,采取纵向整合战略后,美国的生猪产量才趋进平稳,波动幅度进一步减小,而且使2生猪期货能更及时、准确地反映未来猪肉现货市场的变化。我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和纵向整合将对生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生深远影响,在种猪选择、饲养技术、饲料、疫病防治、环保等方面都将得到积极发展和推进。我们看好生猪养殖和猪肉加工业进行整合的机遇,看好生猪养殖、猪肉加工和饲料业中具备整合实力的龙头企业。中国生猪养殖、加工业的现状分析地理集中度不高,以散养为主中国的生猪养殖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北和湖南,三省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5%,其中四川数量一直位居第1位,比重在10%左右,前10位的省份合计占全国的比重在66%左右。除了前3位的省份比较集中外,从整体来看,生猪养殖的集中度并不高,除了3个直辖市和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外,其他省份都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其中2005年就有19个省份的产量超过了100万吨。另外,散养模式长期占主导地位,规模化养殖水平较低,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我国出栏数在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出栏生猪2.34亿头,仅占全国出栏生猪总数的37.9%。从省份看,仅河南和湖南在规模化养殖方面有一定规模,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道路,发展肉类加工业,而养殖第一大省四川仍以散养方式为主,规模化和产业化都尚未形成。规模不经济引起技术、管理落后我国生猪散养户以及大量中小规模养殖户受规模的影响和资金和人员的限制,生产和管理还属于粗犷式经营,科学饲养的意识淡泊,精细化管理严重滞后,具体生产问题主要体现在:1.品种退化严重、品种混杂,使得生产效率低下。2.消毒意识淡薄,多数养猪场大门没有消毒设施,或虽有设施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3.饲料配比使用不科学,忽视了颗粒饲料报酬率高的优势,频繁更换饲料,对自配料的猪场,原料批量采购的能力差,质量控制不重视。4.不作生产记录或记录不完整、不科学。5.批量生产、批量出栏的能力弱,不知如何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6.防疫技术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致使疾病频发,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7.粪污的无害化处理落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严重。8.缺乏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对订单养猪业认识不足,存在盲目生产。3面临疫情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技术和管理的不科学,加上地理的分散,我国生猪养殖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疫情风险和市场风险。2005年猪链球病和2006年猪蓝耳病直接导致许多原本薄利经营的养殖场/户严重亏损。对小生产者来说,由于技术落后、防疫条件简陋加上管理不善,生猪感染疫情的概率较大,一旦出现疫情,病毒传播快,防控难度很大,生猪因病死亡给带来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年的劳动血本无归。“养猪不如打零工”的这一局面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生产的积极性。小生产者缺乏计划性和前瞻性,对市场供求的反应往往滞后,常常遭遇“产量增加而价格下滑”的尴尬局面。传统散养方式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使得饲养成本由于饲料价格的上涨而居高不下,此外,小生产者占据产业主导角色,造成产品规格不一,质量控制难度大,加上品种杂乱、饲养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的猪肉产品质量没有竞争优势,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以致同质低端市场的竞争激烈。因此,从2004年到2006年,伴随着猪肉产量的增加和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猪肉价格却不涨反跌,猪粮价格比很长时间低于5.5的盈亏平衡点,养猪对散户来说已几乎无利可图。此外,生猪市场的价格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小生产者盲目生产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就是经济学中的“蛛网现象”,它的表现就是:市场上的某种商品,一个时期内价格很高,交易量却很小,而在下一个时期,交易量剧增而价格暴跌,如此反复,周期性的波动。蛛网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某种商品从生产到上市都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而且生产规模一旦确定,中途不能改变,因此本期的产量取决于上一期的价格,本期的价格决定下一期的产量,所以导致周期性的变化。可见,以散养方式为主,缺乏规模生产,大量生猪养殖者无法预计市场的变化,而只能根据经验管理来指导或决定现在的经济行为,这是造成我国生猪生产3~4年周期性波动的根源。近10年中,除了1999~2003年较为稳定外,其余年份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近10多年来,我国生猪市场的发展已经历了3个完整的波动周期,目前正处在第4个周期的高价阶段:第1次:1996年下半年开始到1999年上半年。这一个时期生猪市场的恢复性发展得益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需求旺盛、消费品价格上涨,猪价随之上涨,养猪盈利水平提高。但从1998年5月开始,因为养殖生猪盈利水平居高,存栏水平超过正常水平,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同时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生猪价格开始下降,直到谷底。第2次:1998年5月到2003年上半年。由于生猪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均较为平稳,基本维持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小幅震荡。养殖户除了1999年左右出现了一定的深度亏损外,长期处于“微利——微亏”的平稳态势,存栏维持在较合理水平。受2003年上半年“非典”疫情的影响,改变了生猪运销格局,省际间交通受阻,导致猪价深跌。在“非典”疫情期间,生猪4存栏下降,尤其是母猪存栏比重下降幅度较大,期间又受“禽流感”疫情刺激,导致生猪供应严重不足,孕育了“非典”疫情过后生猪价格的加速反弹。第3次:2003年7月到2006年上半年。从2003年7月开始,全国生猪价格一度高涨,生猪、仔猪、猪肉大幅涨价,不仅吸引了大量社会闲余资本投资养殖业,而且大大激发了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导致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存栏量急剧增加,高盈利期创纪录地维持了2年半左右,生猪供应充足甚至过剩,于2004年10月开始回落,一直持续到2006年上半年生猪价格陷入谷底。受出售商品仔猪不能保本和养殖育肥猪普遍亏损的严重打击,一些养猪户采取不配种或遗弃仔猪;有的部分养殖户出肥后不补栏,空栏率非常高;还有一些养殖户忍痛大量宰杀公母猪,生猪产销进入新一轮全面滑坡期。第4次: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全国生猪价格逐渐有所回升,稳定一段时间后,在2007年4~5月份突然加速上升到近几年最高水平,目前正处于高价阶段,尚未结束。始于2007年5月的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其根源就是前2年生猪价格的大幅下滑和疫病。受此影响,众多散户退出养猪行业,原种场和扩繁场母猪饲养量大幅下降,生猪的供给从源头上出现了短缺,从而成为此次因供求矛盾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却难以近期扭转的根本原因。可见,生猪以散养为主的生产方式,由于抵抗市场价格风险和养殖中疫情风险的能力弱,加上小生产者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低,造成生猪生产容易出现大起大落,而猪肉价格也随之大落大起,今年6月份,全国仔猪、活猪、猪肉平均价格分别是17.17元/公斤、11.37元/公斤,17.74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51%、87%、67.7%,均创历史新高。而在这一周期波动中,缺乏规模优势的养殖场将越来越难生存,被市场淘汰。生猪屠宰加工业现状目前生猪养殖行业的区域性特点使得生猪屠宰加工行业亦呈现高度分散格局。我国猪肉屠宰加工企业主要有3类。一是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特指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都是机械化、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厂,据中国肉类协会的数据,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有2686家。二是由县以上各级政府批准的畜禽定点屠宰企业,据商务部统计约30000多家,其中工厂化屠宰率仅占上市成交量的25%左右,目前主要还是半机械化屠宰和手工屠宰。三是农民自宰自食和非法屠宰加工,这类屠宰加工数量上超过肉类总产量的40%。我国屠宰及肉制品行业集中度低,有较大的整合空间。我国猪肉加工4强双汇发展、大众食品(金锣)、雨润食品和得利斯的加工能力占规模以上企业加工能力不足10%,而美国猪肉4强加工能力占全国的50%以上,荷兰猪肉3强加工能力占全国74%,丹麦最大企业占全国80%。2005年,双汇、金锣、雨润等3家行业龙头企业屠宰生猪占我国生猪屠宰总量的4%不到,而美国前3家肉类加工企业总体市场份额已超过65%。2006年生猪出栏量达到6.8亿头,3家龙头的屠宰量占比不足5%。5就生猪屠宰加工业而言,双汇、金锣、雨润具备了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的实力。美国生猪养殖、加工行业规模整合的历史规模化养殖,纵向整合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生猪养殖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从繁殖到饲养到最后的销售都是由一个养殖场完成,养殖场的规模不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技术的出现和生猪养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刺激了规模养殖的出现。技术进步体现在:遗传学、营养学、兽医学、饲养设备以及管理等方面。这些进步提高了生猪的健康、卫生水平,减少了饲养过程中的风险,并通过发展大规模养殖使得分摊到每头猪的固定成本显著下降。生猪生产走上了专业化与规模化的道路。根据生猪生长的周期,把生猪的饲养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在不同的专业化饲养场完成:第1阶段是繁殖,用来交配繁殖小猪;第2阶段是哺育,有专门的哺育设施,提供专业化的饲料和照顾,经过8~10周的时间,猪仔的体重达到40-60磅;最后,将猪仔转移到第3个地点饲养,直到达到市场要求后出售,这样提高了养殖的生产效率。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大的生猪企业充当了行业的整合者,主要以整合或与小生产者签订长期生产合同的方式。生产的整合者向小生产者提供管理服务、猪仔、药及其他投入品,散户主要投入劳动和饲养设备,最后散户将生猪以固定价格出售给企业。通过这种组织形式,整合企业利用资本杠杆更快的扩大规模。企业投资主要在专业化设备方面,如饲养乳猪的设备,而饲养者主要在喂
本文标题:我国生猪发展趋势及美国借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