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农业发展与布局刘玉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主要内容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农业国际竞争力“三农”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逐步下降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成为部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及变化中国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及变化情况0%10%20%30%40%50%60%70%80%90%100%1978年2003年2008年2014年渔牧林农2003年后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可比价,之前为1990年不变价。农业产业化进展农业产业化涉及范围和种类几乎涵盖大农业各个领域,经济林果、种养植、果蔬花茶药、农产品加工等等,都在不同程度的进行着产业化的推进。问题1.商品率低2.履约率低产品收购时,收购价高于市场价,农户交售给企业以追求较高利润,企业便借机压级压价,打白条;收购价低于市场价时,农户就拒绝交售给企业,而自己在市场上销售,以获得较多的利润。2000年以来,我国订单农业的合同兑现率徘徊在20%左右。农业产业化3.难以形成规模人均土地面积小,发展规模产业化生产组织难度较大。4.风险相对较大企业给予了原料、种子,回收不到成品、原料。农户购买了原料、种子,付出了劳动,不但赚不到利润,还贴了本钱。5.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缺乏科技意识和合同意识农业产业化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历了孕育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农业产业化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特点:1.农业生产力空前提高;2.农工商一体化高度发展;3.农业在全面实现机械的基础上向自动化方向发展;4.在完善栽培技术和饲养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新技术,不仅使动植物的单产和产品品质提高,而且使农畜产品加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5.农业商品化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1.农村人口过快增长,已超出了自然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2.农业经济低速运行,农民收入缓慢增长,农村经济缺乏活力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不协调。高效性、资源节约型工厂化设施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难以启动。3.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滥用依然存在。4.持续发展要求技术进步及科技贡献显著提高,而客观实际中农业科技含量偏低。农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般通过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营销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程度等来体现,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我国谷物、肉类、棉花、花生、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生产总量居世界首位,但农业效益仍较低。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每个农民年创造的农业增加值,美国是17791美元,而中国是113美元。美国农业效益是中国的150多倍。农业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充足、劳动成本低;土地肥沃、水利灌溉面积高;物种丰富;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单位产量高;农民有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等。据日本有关单位测算,中国猪肉、羊肉、苹果、梨、花卉以及一些农产品加工品的价格比国际价格便宜4-8成。美国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粮、棉、油)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但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每年销售量达5亿美元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农业发展的劣势:1.农业生产规模小,单位产品成本高。主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生产成本每年以10%左右速度递增。2.农产品加工增值度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蔬菜、水果发展迅速,但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不到农产品的一倍,而发达国家是3-5倍。我国农产品价格较高,1994年以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我国粮食的国内价格大约比国际高2-7成。美国农产品战略布局进沈阳,中国最大粮仓传警讯2010年9月17日,美国农业部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设立的农业贸易处揭牌,这是继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之后,该部门在华设立的第五家办公室。至此,美国对华农产品战略布局已经进入到中国最核心的粮仓。沈阳农业贸易处旨在帮助美国的农业、渔业和林业产品在东北地区推广销售。东北是我国大豆、玉米和粳稻的主产区,是中国最大的粮仓之一。美国农业部在此设立办公室毫无疑问代表了美国将进一步加强占领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企图。美国凭借在转基因食品领域的绝对技术优势,已经开始在世界粮种市场日益赢得支配地位。而一旦美国的转基因粮种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其他国家本土培育的粮种很可能会被迅速排挤出市场,这就是为美国从源头上控制世界粮食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北地区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就是大豆,美国农产品特别是大豆的进口可能对东北的农业造成巨大冲击,给当地农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此前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对美国的开放,美国的转基因农产品如大豆、玉米,如潮水般涌入,短短几年便控制了我国市场。2014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了7140万吨,创历史新高。(苦涩的大豆:拯救大豆:))立足粮食基本自给,保证生产量能够达到需要量的95%以上,实现基本自给。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动荡对我们的影响主要是在价格传导上,所以现在粮价有些上升,粮价上升既有成本的推动,同时也有国际市场上价格的传导。2013年,我国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的自给率达到98.1%。“十二五”农业“十二五”期间,通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进展。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涉及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甘蔗、畜产和水产等农产品。力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1.08万亿斤,这比“十一五”的目标整整多了800亿斤。而棉花、畜产等其它主要农产品的品质也要不断优化,以实现有效供给。“十二五”农业“十二五”农业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推进专业化生产,这是世界各国的基本经验。让农产品生长在它最适合生长的地方,才能获得最好的效益获得最好的产品。“十二五”农业重点加强以下六个区域建设:一是粮食主产区建设。主要包括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800个粮食生产大县(农场),核心是13个主产省(自治区)、21个产粮过百亿斤的市、70个过20亿斤的县(市区旗)和270个在10亿斤至20亿斤之间的县(市区旗)。“十二五”时期,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主要包括棉花、油菜、甘蔗、天然橡胶、苹果、柑橘、马铃薯、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出口水产品等12种大宗农产品的44个优势区,以及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区。“十二五”时期,推动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加工转化率。“十二五”农业三是大城市郊区农业区建设。主要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郊区。“十二五”时期,加强“菜园子”和肉蛋奶、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增强“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四是东部沿海农业区建设。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十二五”时期,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十二五”农业五是农垦经济区建设。主要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等19个大型集团化垦区和其他大型国有农场。“十二五”时期,将其建设成为国家商品粮和棉花、天然橡胶供给重点保障区,主要农产品加工和良种繁育基地。六是草原生态经济区建设。主要包括北方和青藏高原草原地区,核心是264个牧区半牧区县(市旗)。“十二五”时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草畜平衡,发展生态畜牧业。“十二五”农业到201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到2020年,还要建设10亿亩左右的高标准农田,使全国一半以上耕地能旱涝保收。“十二五”期间准备建设两百个左右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来示范带动整个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三农”问题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000年《南方周末》头版“三农”问题农业问题农业是农村的产业支柱,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因此农业问题在“三农”问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业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分散,产业化程度低;农用物资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市场低迷、不稳定,农业效益整体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现在全国18亿亩耕地里,有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现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三农”问题农村问题农村,作为一种与城市相对应的社会经济地域类型,承载着多年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后果。因此,农村地区自然也就成了多种社会经济矛盾的集中地。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边远落后地区农村村落空间布局分散,经济与社会组织极为不便,生产与生活组织极为不便……“三农”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最终都要反映在农民身上,特别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新时期,农民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农村人口中真正从事第一产业的人越来越少,大量农民急需寻找新的发展出路;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生活等权益均得不到合法保障,处境十分尴尬;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保险覆盖面低,农民看病难;农村青年人口外出务工比例越来越高,导致农村老龄化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基础设施普遍短缺,农民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比较差,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率较低,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速度因此受到影响……“三农”问题关键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业现代化农村居民福利“三农”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就业面狭窄、就业报酬低、就业环境差解决途径:提高劳动技能(根源上:农村教育;现实上: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鼓励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鼓励自主创业)完善就业保障制度“三农”问题据有关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外来人员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餐饮业,三者共计总人数的66.26%,其次是建筑业9.66%和社会服务业8.27%。2014年,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26.2%、医疗保险17.6%、养老保险16.7%、失业保险10.5%、生育保险7.8%、住房公积金5.5%,比上年分别提高1.2、0.5、0.5、0.7、0.6和0.5个百分点。“三农”问题农业现代化具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的组织方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均较高的一种生产发达、农民富裕、环境优美的具有一定国际可比性的先进农业发展状态。问题:农业经营规模小、分散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农业市场化程度低解决途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乡村城市农民农民工城镇居民土地(耕地)城市建设用地农业资源乡村资金二、三产业原料二、三产业资金劳动力输出资本输出土地输出原料输出经济活动中心生产中心消费中心就业中心现代二、三产业经济要素输出基地城市二元分割状态下我国城乡空间互动机制区域经济空间形态:二元割裂--城乡交融原料、劳动力、产品支农服务产业链延伸就业转移要素渗透劳动力、产品乡村乡
本文标题:中国农业发展与布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8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