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十二五课题系列八《湘西北高中民族体育课程的开发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省重点课题结题报告
1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课题课题结题报告课题批准号G-14课题名称湘西北高中民族体育课程的开发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课题主持人陈锋主持人所在单位湖南张家界市第一中学填表日期2015年10月20日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印制2014年3月2湘西北高中民族体育课程的开发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结题报告张家界市第一中学“十二五”课题组摘要:该项研究,从“以人为本、竞技育人、活动育人,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充分利用地区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开发了一系列反映本地区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不畏艰险、顽强生存的乐观主义精神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它们成功引入学校体育课程;开发了独具特色的高中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材,丰富了我市中小学民族体育文化教育教学课程内容;通过构建民族体育文化教育教学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常态化的民族体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找到了常态化传承发展地方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实现了地方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与现代体育教学的有机接合,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日常体育教育教学与师生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壮大,得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张家界市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形成了对民族体育文化的集体记忆;通过学校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张家界市一中文化艺术节”、“张家界市一中体育节”、“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张家界国际旅游节”、“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节”丰富多彩的张家界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活动,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优秀地方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张家界市建设“民族特色旅游文化强市”提供了新的平台,有力推动着湘西北地区丰富的优秀民族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关键词湘西北张家界少数民族民族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课题研究概述(一)问题的提出1、动因:一是,2007年,主持人陈锋老师带领张家界市第一中学学生参加在云南思茅举行的全国健美操联赛,在联赛结束后进行的联欢会上,各地的少数民族运动员都表演了本民族的特色节目,而张家界的学生却望尖莫及。回来以后一问,才知学生对本民族的各项文化知道甚少,学生在学校很少有机会学习本民3族的文化知识。二是,很多旅游者来到世界著名的风景胜地张家界,在感受到世界独一无二的奇山异水的同时,在城市中见到的却是千编一律的现代城市。市区没有与景区相对应的原生态的民族文化。2、背景:1999年6月13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并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我校是一所位居土家族聚居地的省级示范高级中学,土家族生活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选择了将少数民族族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程。6月14日,是我国“文化遗产日”,2014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张家界市“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在市区人民广场隆重举行。旨在通过宣传文化遗产知识,唤醒历史记忆,呼吁更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在当天的宣传活动中,举行了张家界市国家级、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土家摆手舞、大庸武术硬气功、桑植民歌、桑植白族仗鼓舞、张家界阳戏、高花灯等的展演,并利用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放映广场电影等形式宣传张家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家社科基金从1997年起开始体育课题立项,至2003年共立项155个,其中有关少数民族体育的立项课题为分析样本之一。1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研究论文的主题包括发展模式探讨、现状展望、学科建设、西部建设、产业化道路与旅游开发、少数民族体育在当今面临的冲突与出路、少数民族体育教学与课程建设、“全民健身”包括少数民族体育的健身功能、健身资源、健身模式等的研究。目前在高校对民族体育研究较多。如吉首大学、怀化学院、西北师大、成都体院;周边中学湘西州民中、花垣边城中学、吉首民中。张家界一中体育学科组从2006年开始研究民族体育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播,2005--2007年课题研究《土家族民族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构建和应用》4获湖南省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南省教育厅);2008—2011年课题研究《民族地区民族体育文化教育研究》获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评奖二等奖;2010年7月,课题《民族地区体育文化教育研究》,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在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先中,获国家一等奖。我们在以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湘西北高中民族体育课程的开发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二)理论依据1、全面和谐发展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提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体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体育理论中,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健康。采取各种措施去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其中包括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建立有益于健康的作息制度,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按要求进行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2、多元智能理论。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3、政策法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1999年6月13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5课程。”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明确规定:“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两个文件中有关课程方面的规定为校本课程研究提供了政策上的合法性。在教育理论和政策法规文件的指下,开发出具有张家界市土家民族风格的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充实教学内容。新课程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文明育人,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学校体育要适应新世纪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必须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三)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1)开发湘西北地区高中民族体育课程体系,实现高中生民族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常态化;(2)构建民族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民族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水平,为高校输送高水平的民族体育运动人才;(3)构建湘西北地区高中民族体育文化艺术大教育体系,实现高中民族体育文化艺术素养的传承与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生常态化。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对民族体育的学习兴趣和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思想;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较高民族文化素养的建设人才;(4)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校性民族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间体育文化的广阔空间,通过开展全校性民族体育活动,形成学校体育的鲜明特色;在民族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形成全校师生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5)积极组织开展张家界一中与外界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形成张家界市一中独特的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湘西北地区高中民族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当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水平;2、研究内容(1)湘西北高中民族体育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湘西北高中民族体育大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内容的构思设计研究;张家界地区高中民族体育课堂教学校本教6材收集整理编写研究;土家族、苗族、白族竞赛、健身和休闲等一系列民族体育优秀活动项目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开发研究;课间、课外、校外优秀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活动项目开发研究;(2)高中湘西北高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和方式研究;(3)学校开展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民族素养发展提高的作用研究;(4)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性目标评价体系研究;(5)“大课间活动”、“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等全校性民族体育文化活动项目开发设计研究;(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查阅“教育科研网”、“百度网”、“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会官方网站”、发布的学术论文和专业行业资料,以及查阅有关学校教育、体育法规、民族教育最新文献、研究成果,以把握方向、掌握规律、取长补短;同时了解湘西北地区相关课题的研究。2、调查访问研究法:开展书面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研究在校内外中小学生对本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了解和认识,访问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生活区的人民从事民族体活动情况。3、行动研究法: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中学一线体育教师,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特长,结合中学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研究中行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将所编写的体育课程校本教材,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编写出民族体育校本教材,在学校教学中实施。从而进行实证性的行动研究与实践检验,以总结经验、探讨规律,增强学校体育教育的实效性。在学校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活动,传承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参与行为也是不课题重要的一方面。(五)课题研究步骤(研究过程)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1年12月)1、确定课题,申请立项2010年1月,组织体育教师考察了湘西自治区和张家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体育活动,并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作为研究方向。2011年6月,申报了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7课题名称命名为《湘西北高中民族体育课程的开发研究》,2011年9月,被湖南省教育学会批准立项,为“十二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号为G--14号。2、积极筹划,成立课题组,准备开题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及时召开会议,做好开题论证的准备工作;把民族体育活动项目引进高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和组建民族体育运动队,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经验支撑。召开课题组会议,向学校汇报,做好开题论证的准备工作。2011年7月,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覃程校长担任课题领导小组组长,丁富贵副校长担任副组长,负责协调研究的各种联系,组员有王作鹏、熊玉林、陈锋、丁明、彭京斌;陈锋担任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和主持。采取“双向选择,自愿参加、任务驱动”模式选拔课题组成员。最后确定课题组成员有陈锋、陈鸥、陈孝文、秦文博、王宇、黄蓉、陈生明、田苗、石成、龚道河、李思军等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有七人,特级教师一人。设计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2011年10月10日,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教育科研课题的领导带领下,参加在长沙市举办湖南省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主持人培训班暨“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获奖成果表彰大会。3、准备充分,成功开题2011年12月17日,省教育学会和张家界市教育学会、永定区教育学会专家组来到张家界一中,以会议方式对该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论证会上本课题所做的准备工作得到了相关专家的高度肯定,开题成功。同时,专家也为课题今后的顺
本文标题:十二五课题系列八《湘西北高中民族体育课程的开发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省重点课题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8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