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课标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唐太宗治国思想中有关君、国、民三者关系的论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仇既作,离叛亦兴。-----------《贞观政要.君道》突出反映了唐太宗作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对治国安邦的本质有着一般帝王鲜见的智慧和情怀,恰恰说明其治国理念的高瞻远瞩和作为封建帝王的难能可贵,也正因为如此,才为创立一朝治世打下极为坚实的基础。一、玄武门之变1李世民具有为帝实力①与父反隋②拥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谋士猛将。2兄弟争夺:3玄武门之变(626年):在玄武门秘密布置,乘李建成、李元吉入朝之际,李世民射杀太子,其将尉迟敬德射杀李元吉。太祖无奈诏立李世民为太子。一、玄武门之变六月六日清晨,李世民命属将伏兵于长安宫城北门口即玄武门。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时,发觉守门的士卒不是自己的属下,便想回头。但此时李世民骑马赶来,双方发生了激战,李元吉射了三箭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却一箭将李建成射死,尉迟敬德领骑兵将李元吉射死。然后,尉迟敬德向李渊报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要造反,已经被秦王杀死,李渊只好下诏平息了两派的激战。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兄弟并没有做得太过分,相反采取措施挽回一些不良影响,虽然李建成和李元吉生前和自己是死敌,但毕竟是兄弟,所以,李世民又主持礼葬二人,在当天,李世民在千秋殿西边宜秋门痛哭致哀,缓和了与原来李建成和李元吉手下人的矛盾。二、“贞观之治”的出现1、概况:①玄武门之变后不久,高祖退位,李世民即帝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②主要表现:统治过程中,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2、“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1)吸收隋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2)政治方面: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实行三省六部制,长孙无忌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贞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柴绍、李靖、秦叔宝等,连一些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榜上有名,如阎立本、欧阳询。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贞观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灿烂文化。秦叔宝杜如晦李靖程咬金魏征以___为镜,可以正衣冠;以___为镜,可以知兴替;以___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铜史人三省六部制度(3)经济方面: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4)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5)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进士科人才济济。(诗)(6)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回纥靺鞨吐蕃南诏突厥(6)民族关系方面: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①武力征服②设置管理机构: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在当地设羁縻府州唐攻下西突厥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③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天可汗”,他们的后嗣由唐册封。唐太宗一改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所以也赢得了各少数民族的爱戴,他们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可汗”是西北各少数民族部落对君主的称呼,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就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④和亲:吐蕃松赞干布请求与唐通婚,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亲。评价:①加强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边疆的管辖,②有利于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民族融合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3)经济方面: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4)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5)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进士科人才济济。(诗)(6)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7)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7)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A、设鸿胪寺B、佛教经典传入中国,景教、摩尼教、回教传入中国C、玄奘天竺取佛经;D、日本、朝鲜积极学习唐朝文化E、形成唐文化圈评价:①开放的对外政策,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三、晚年的反省1、晚年治国策略的失当表现:贞观后期,随着隋亡教训远去,唐太宗发生变化:少于纳谏、滥用刑罚、滥用民力、求仙炼丹等。2、晚年的反省撰写《帝范》,反省过失,对继承者总结为君之道。对自己的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唐太宗对自己一生“功大过小”的评价是贴切的。如何评价:功,从三个方面说1、政治、经济、思想上来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3、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发展4、贞观后期,少于纳谏、滥用刑罚、滥用民力专家点评: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唐帝国,其在位期间出现“贞观之治”,促进经济的复苏乃至繁荣,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反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更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626—649)
本文标题: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8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