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四年级(上)语文3-4单元教案
潼川三小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9满山的灯笼火把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满山的灯笼火把”是个什么景象?2、从课题我们一定想知道发生过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2、学生互动学习,老师利用生字卡或投影检验自学效果。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写了一件什么事?2、思考好了在小组里说一说。四、细读课文,理解感知。思考探究:1、回忆的这个故事是分哪两部分写的?仔细阅读,想想哪些情景使你感动2布置作业:⑴抄写本课生字词。⑵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⑶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1、交流:哪些情景最使你感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读后进行议论。2、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3、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4、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证人的语言:普通话标准、感情充沛、有感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5把令你感动的内容读给大家听。二、指导朗读。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要大段大段的齐读,要引导学生边阅读理解,边把自己理解的、体会到的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可以读一句、几句、一个自然段……根据情况而定。有的内容适合个人读,比如“天上下着大雨……又往下陷了一点儿。”这几句还有第3、5自然段;而第6自然段的场面描写为了烘托那感人的气氛,激发感情,可以采用齐读的方式。补充资料:雨幕:形容雨很大,天地间好像挂着幕布一样。盲目:眼睛看不清东西,比喻对事物认识不清楚。渴望:迫切地希望。喧哗:声音大而杂乱。《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一件小事》、《荒岛四十天》。这两篇课文分别从关爱之情和自我救护两个角度强化了课文《满山的灯笼火把》的内涵。这两篇课文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都着重启发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潼川三小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能力目标2、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情感目标3、朗读课文,必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宣布课题,导入新课。课文以“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一问句为题,都有哪些意义呢?请大家在阅读课文中去体会它的含义,和给予我们的启示。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在小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把课文度读熟。2、默读思考:(1)课文讲了林巧稚中小学暑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件事?(2)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什么影响?1、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2、A、学生默读全文(默读时要结合“泡泡框”中的提示来思考。)3、B、然后议论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C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5、D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讨论、探究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2、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得到了?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些?2、学习了不起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二、理解感悟第2---10自然段是重点部分其中2—8段简明易懂,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可引导学生理解。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读后进行议论。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一、评价朗读。(学生读并互相评价)二、巩固练习。(课后练习3)三、朗读练习四、2、背诵课文指定的段落。五、指导写字。学习重点字,并试着自己说出。“辈”字上小下大。“亦”字第六画是“竖钩”不要写成“竖”。3、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补充资料: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人云亦云:云,说;亦,也。指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没有主见。实践:人工智能改选自然和发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诺言:应允别人的话。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潼川三小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11成长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学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复习前面课文内容,引出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3自由读课文,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想让老师、同学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大意,提出问题,培养归纳、质疑能力。】(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1)用“开火车”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听写生字。(3)区分形近字: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伙伴吗?再分别组个词(4)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学生传授经验的方式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四)集体交流,把握课文大意,质疑1《成长》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3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边说,教师边分类归纳板书)4梳理学生所提问题,提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学生的质疑中来,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以便于第二课时有目的地学习。】(五)作业:1生字、字词,熟读课文。2向家长询问或与家长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第二课时(一)从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引入1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上节课就《成长》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问题吗?(电脑出示这些问题)2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成长”提出的。(出示“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此环节的安排是从学生前一节课的质疑引入,使得两节课衔接自然、紧凑,再抓住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用课文的重点句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课始就进入课文的重点,体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3体会第7-13自然段(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三)总结全文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潼川三小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12球王贝利本课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并懂得“爱好出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2引导学生自学生字。教学重点从球王贝利的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教学难点从球王贝利的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教具准备课件(一)看录像导入(播放一段贝利在进行足球比赛的资料片)小球迷们仔细看,谁是有“球王”称号的贝利?看他那娴熟的技艺,精湛的脚法,真令人拍手叫绝,你们知道贝利是怎样成为“一代球王”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名字叫《球王贝利》,看看贝利的成长经历使你受到什么启发?(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轮流读一个自然段,检查读音是否正确。(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课文写了贝利的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内容的梳理(送足球→参加训练→捧回金杯)(四)默读课文,思考1教练为什么送给小贝利一个足球?后来又为什么让小贝利到他的训练场去?2在文章中划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理由。(五)结合思考题进行集体交流1教练送给小贝利一个足球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结合课文的内容说):(1)教练看出贝利对足球有浓厚的兴趣;(2)教练发现他有踢球的天赋;(3)教练爱护这样的人才。2教练为什么让贝利到他的训练场上来?(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结合课文内容回答)(1)因为教练满足了自己对足球的热爱,,贝利送给教练特殊礼物的感恩行为打动了教练。(2)教练认为他是好苗子,喜欢他的为人,教练被这种真诚感动了。【此环节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因果句式回答问题。】(六)总结全文你从“一代球王”贝利的成长故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语文3-4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0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