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四年级上学期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黄泥坳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我校将广泛宣传、全面发动、严格执行初小新课程计划和方案,以全新的教学观,帮助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方式,通过探索性、自研性、开创性的学习和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生活的能力,并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时代新人。二、学情分析:小学中年级段的学生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他们爱表现,好活动,对外部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另外,他们学习的劲头足,互助精神强。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三、教学目标: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它更强调学生亲身的实践和体验,而不仅是通过课本和老师获取间接的知识;在知识技能的运用中,在亲身实践中,使同学们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得到升华。具体说,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亲身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义。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验出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不易,才能感受到书本上每一项知识的来之不易,才能体会克服困难,顽强进取的酸甜基苦辣,才能品尝获得成功的无比喜悦。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提不出问题,就无从谈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无从知道围绕什么主题收集分析资料信息,更无从着手总结提练研究的成果。研究性学习要求同学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3、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是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活动主线。4、分享与合作。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素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研究性学习为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在开展研究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要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5、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是研究性学习追求的高尚人文精神。真理的追求,需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在通向成功的崎岖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才能到达终点。研究性学习虽不能与先辈们的上下求索和科学家们的创造历程相比,但同样需要同学们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追求进取的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6、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才干是我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与时代前进方向一致才能创造出价值的成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通过社会实践,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四、教材分析:研究性学习致力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着力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据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分为两类,即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类是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为主要目的。项目(活动)设计类是以研究操作问题,提出实际解决办法为目的。本学期的研究内容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五、实施措施:1、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2、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3、适时评讲,强调学生们通过交流实现对研究经历、感受、成果的分享。4、加强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指导。六、课时安排:1、剪纸1课时2、脸谱1课时3、中国结1课时4、树对风速和气温的影响1课时5、破坏森林的后果1课时6、广告知多少1课时7、小小广告设计师1课时8、工具的创造与发明1课时9、设计一件工具1课时10、垃圾的产生1课时11、垃圾的处理1课时12、声音的产生1课时13、会变的声音1课时黄泥坳小学马月洋2013年9月1、剪纸活动目的: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学会简单的剪纸技巧,并在此基础上互相协作、研究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3、初步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感悟内涵、发现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课前准备:剪刀、刻刀、样稿、笔、纸张、尺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剪纸图案,引导欣赏。2、上面这些图案好看吗?这就是我们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手工艺品——剪纸。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剪纸。二、学习新课(一)、讲清“什么是剪纸”,以及“剪纸的用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引导探究剪纸的基本过程。1、出示背景图,联系生活体会、观察,从中央感悟出剪纸工艺的一些特点。2、教师适当介绍剪纸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这种传统工艺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热爱。3、回忆已接触过的一些简单的剪纸,引导从中发现规律,举一反三。(三)、自主设计剪纸图案1、引导思考:打算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使用剪纸。2、设计创造。(四)、“做一做”、“议一议”练习(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六)、我的收获我学会了()种剪纸的方法。剪纸虽然各式各样,但也是有规律的。2、脸谱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关心我国民族艺术,培养学生对脸谱的兴趣,陶冶美的情操。2、培养学生鉴赏、绘画及创新能力。3、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脸谱,它有什么作用。认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脸谱。教学重、难点:了解特点、动手操作。课前准备:各种质地的纸、水彩、油画棒、脸谱样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录像播放京剧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一)、什么是脸谱1、简单介绍脸谱的历史、发展、分类。2、脸谱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二)、想一想:把你收集的脸谱介绍给大家。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1、小组进行讨论。2、总结颜色在脸谱中的作用。我发现在脸谱中,红色代表()的性格。黑色代表()的性格。白色代表()的性格。金色、银色代表()。(三)、试一试:你想亲手画一个脸谱吗?1、介绍画脸谱具备的工具及其作用,再按步骤向学生讲解画脸谱的过程。2、构思或观赏例样,说说打算画一张什么样的脸谱。(四)、说一说:你画的脸谱表现的人物是什么样的性格?(五)、“我的收获”:我知道了脸谱能够表现人物的()、()。我自己设计制作了()个脸谱。三、活动延伸。1、画一画。2、想一想:脸谱与面具有什么区别?3、中国结活动目的:1、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3、使学生了解中国结及其类型。教学重点、难点:欣赏品位、激发兴趣。课前准备:图片、样本、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出示图片)你见过这些美丽的结吗?它们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中国结。2、介绍小知识。(1)、什么是中国结?(2)、中国结的发展历史。(3)、中国结的特点。二、说一说:1、播放音乐,欣赏图片。2、谈欣赏后的感受。这些中国结有什么含义?你能根据它们的造型说一说吗?三、做一做:1、四人为一小组,相互帮助,协作完成。(以基本结为主)2、展示作品。3、联系生活实际创新。引导思考:在什么地方使用中国结饰品?为与环境相一致,应如何设计?四、我的收获我对自己的作品(),因为()。五、活动延伸“试一试”:我的得意之作。4、树对风速和气温的影响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树木对风速和气温的影响,以及树木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爱护树木的意识,提高植树造林的自觉性。2、通过户外测试和整理有关数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及集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直接测试和讨论,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课前准备:风速器、纸风车、温度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设疑激趣1、观察两幅背景资料图,说说图中的树木起到了什么作用。2、设疑:树木对风和气温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二、想一想:测试需要哪些工具?1、出示风速器、纸风车、温度计。2、知道这些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吗?你还知道别的工具吗?想得越多越好。3、动手制作“小风车”等工具。三、测一测1、师:让我们测量一下有树木和没有树木的地方,在同一时间的气温和风速有没有不同。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2、树对风速有影响吗?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表格。三、说一说:1、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吧!2、我的收获:今天的活动使我了解了……活动中我对自己最满意的是……四、活动延伸:1、做一做:调查自己家或学校附近的树木变化情况及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有什么发现吗?2、试一试:把你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树木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写成一份调查报告。5、破坏森林的后果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森林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整理、分析、使用资料的全过程。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课前准备:表格、图片、笔、资料、录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观看录像:沙尘肆虐,气候异常,洪水泛滥,珍惜动物失去栖息地……2、思考: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二、读一读1、读背景资料中的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2、简介有关古巴比伦王国的一些情况。3、这座世界文明古国最后却变成沙漠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三、做一做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破坏森林的后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2、推选“新闻发言人”,在班级内“发布”本组收集到的信息。3、比一比,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4、环保知识竞赛。四、写一写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填入表格中。五、议一议1、四人小组,大胆设想没有森林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景象。2、汇报结果3、小结:森林消失后人类的生存环境哪些方面会受到严重影响。4、环保小论坛:自由发表见解。六、想一想1、人类的哪些行为回使森林受到破坏?2、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森林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景象?3、我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呢?4、我的收获: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有()点收获。让我把每一点收获用一棵树表示,画在下面的荒山上吧。七、活动延伸1、做一做:让我们一起办一期保护森林的绿色小报吧!2、评一评:你们的小报制作好了吗?快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案例3生活中的广告6、广告知多少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广告的形式和广告词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欣赏、评价广告的能力。2、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广告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的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广告研究的兴趣。3、通过广告词,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创作欲望,加深对广告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前准备:收集广告材料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你想到名胜古迹游览吗?你想知道新上映的动画片吗?你想阅读优秀的少儿读物吗?请你注意广告。广告会通过多样的形式和各种精彩的广告词和信息传递给你。二、交流1、看图:说说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式的广告,你见过这些广告吗?学生回忆2、仔细观察每种形式的广告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广告形式,说给同学听。3、小组讨论。4、代表汇报讨论结果5、小结三、查一查1、交流收集的广告材料,把学生生活中了解到的广告及生活物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多留意周围的广告,培养对广告研究的兴趣。四、汇报交流1、分组合作讨论,把知道的广告形式填写在表格中:广告形式名称特点适合宣传的内容举例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广告词,互相说说。3、写下自己喜欢的广告词,加深多广告的认识。4、师生小结。五、总结延伸(1)做一做:选择一、两种日常用品,研究一下哪种形式的广告宣传效果最好。(2)征集广告词:为你们班的绿色小报设计一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学期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0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