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第一单元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设计人:邓太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一、让健康文明驻我家二、与家人亲密相处三、我与左邻右舍四、共建美好家园重、难点一、使学生懂得不同的生活方式会给家庭带来不同的结果。二、懂得“家和万事兴”这一传统古训,理解“和”与“兴”的因果关系。单元目标1、让学生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让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感悟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培养学生与家人亲密相处的情感。3、让学生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4、让学生懂得爱护家庭周边环境的重要性。教学措施1、课前教师认真备课,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做到心中有数。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文本资源,广泛搜集资料,以备课上使用。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选择恰当的导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组织形式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与家人亲密相处,搞好邻里关系的情感。6、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励学生思考问题。7、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要注重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例来说话,让学生从切身的体会出发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课后要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自觉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还要能劝诫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家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课时安排1、让健康文明驻我家————2课时2、与家人亲密相处————2课时3、我与左邻右舍————2课时4、共建美好家园————2课时41、《让健康文明驻我家》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单位:中心小学设计人:邓太安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得生活习惯,使自己的家庭健康文明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2、教育学生让健康文明永驻家庭。教学难点1、不同的生活方式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同的结果。2、勇于承担起家庭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1、课前要求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收集反面材料。2、收集录音、图片、资料等3、制作与本课有关的课件。教学方法座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各个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谁能说一说自己的家庭情况?(学生举例谈谈)怎样的家庭才算是一个健康文明的家庭?二、新授内容:活动一:歌曲代表我的心1、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讨论:从歌曲中你听出了什么?你希望自己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课题,提问: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弄修改意见5清与课题相关的那些问题呢?打算用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活动二:议议家庭文明1、读图(p1~2)课文中共画了几幅画?每幅画画的是什么?你喜欢图中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环保之家:阳台花儿盛开;·体育之家:父与子晨练;·书香之家:爷爷教我练书法;·艺术之家:琴声代代传。即:身心健康需要良好的居家环境,需要坚持锻炼身体。2、小组讨论:你认为家庭中还有那些生活方式是文明健康的?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谈谈好处。(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懂得家庭文明生活的基本方式及给家人带来的好处。)3、我爱我家,请学生讲讲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与大家分享。大家评论看谁的家庭生活最丰富。4、小结:家庭成员在一起讲故事、听音乐、读书看报、体育锻炼、上网、参加集体或动……都是家庭文明的生活方式,对家人都是有好处的。(有益于家人心情舒畅、身心健康。)三:课堂小结:学习本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1、让健康文明驻我家文明家庭百花开环保之家:阳台花儿盛开;体育之家:父与子晨练;书香之家:爷爷教我练书法;艺术之家:琴声代代传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回忆自己的生活,有过不文明行为吗?今后如何改进?教学后记:61、《让健康文明驻我家》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单位:中心小学设计人:邓太安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得生活习惯,使自己的家庭健康文明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2、教育学生让健康文明永驻家庭。教学难点1、不同的生活方式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同的结果。2、勇于承担起家庭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1、课前要求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收集反面材料。2、收集录音、图片、资料等3、制作与本课有关的课件。教学方法座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庭中的一些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体了解到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会给家人带来很多好处。活动一体验文明乐趣教师问:同学们,家庭文明的生活方式,会给家人带来那些益处?(1)、小组讨论:给家人带来的好处及亲身体验。(2)、班级交流:说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给家人带来的益处。大家共同分享。(3)、小结: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睦的家庭氛围,亲密无间的亲情关系,是家庭幸福的基本保证,修改意见7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家庭的幸福之源。活动二做家庭文明传承者1、启发思考:为了促进家庭文明,你应该做些什么?(1)、读一读,议一议:读图(p4)有几幅图?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图中小朋友做了些什么?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做些什么?(合理饮食有利于健康;当好妈妈小助手能减轻妈妈的负担;书籍是进步的阶梯说明读书的益处。)(2)、忆一忆、演一演:你在家里你做了哪些有益家庭和睦幸福的事?(3)、小结:(师生齐读)家庭文明我幸福,家庭和睦我快乐,家庭美德从小学,共把家庭文明传!活动三:告别不良习气1、相互交流:你所知道的不文明或不良的生活方式或生活行为?2、读图:看图中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麻将声声,影响孩子学习;身为司机还要过量饮酒;室内抽烟,浓浓烟雾影响孩子学习。)2、小组讨论后交流,组长发言。3、畅谈建议:针对不良生活方式或行为,你认为应怎样改进。有那些好方法?4、你有过不良习惯吗?今后如何改进?活动四:课外延展升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让健康文明驻我家健康文明乐万家合理饮食有利于健康当好妈妈的小助手,减轻妈妈的负担书籍是进步的阶梯,读书好处多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一、不良生活习惯调查:1、影响身体健康:2、影响家庭和睦3、影响邻里关系4、影响学习成绩二、准备“我爱我家”演讲活动教学后记:82、《与家人亲密相处》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单位:中心小学设计人:邓太安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感悟“家和万事兴”的道理。2、培养学生与家人亲密相处的情感。教学重点1、家庭幸福与家人相处关系的必然联系。2、理解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和”与“兴”的因果关系。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布置学生调查了解父母、爷爷奶奶的生日、爱好、兴趣等情况。收集家人的快乐生活的照片。教学方法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生活温馨的港湾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会感到无比的快乐。播放课件《快乐一家子》。1、讨论这一家人快乐吗?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2、假如你是小华,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感受?二:夸我家,激发爱家的情感谈话:其实,我们的家庭也像小华家一样幸福。现在,请大家讲一讲自己家快乐幸福的故事,或展示你与家人一起快乐生活的照片,来分享你家的快乐吧!学生:追忆往事,交流展示。先分小组讲或展示,再推荐同学到班上讲。教师:此时此刻,你对你的家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把自己的心情向大家说一说。修改意见9三:学孝敬,与家人亲密相处引导学生阅读“亲密一家人”图片、思考(1)、每幅图片分别展示了什么内容?(2)、对你来说有什么收获?(3)、在你的家庭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3、`想一想、说一说:为了让家人感到幸福快乐,你做了那些有益的事情?引导学生回忆,在下列的情况中,你是怎么做的?在爸爸妈妈下班时——与家人一起吃饭时——爸爸妈妈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家人生病时——······4、做一做:1、忆家人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遇到困难又是怎样帮助你想办法克服的,讲一讲你记忆最深刻的事。2、每当想起这些难忘的事时,你心情如何?想对家人说些什么?3、你了解自己的家人吗?填一填:你爸爸、妈妈的生日、爱好、性格等。4、写一段感谢父母的话,读一读让同学们听。四:小结:是啊,你们是家人的“开心果”都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书设计2、与家人亲密相处一、亲密一家人子女孝敬长辈长辈关爱子女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就自己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状况,与父母进行一次交流。教学后记:102、《与家人亲密相处》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单位:中心小学设计人:邓太安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感悟“家和万事兴”的道理。2、培养学生与家人亲密相处的情感。教学重点1、家庭幸福与家人相处关系的必然联系。2、理解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和”与“兴”的因果关系。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布置学生调查了解父母、爷爷奶奶的生日、爱好、兴趣等情况。收集家人的快乐生活的照片。教学方法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家人之间心与心相连,情与情相通。当家人遇到困难时,支持与理解,是他们战胜困难的巨大力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二:听故事,悟“家和万事兴”的道理(1)、阅读(p9)图片思考:A、本页共有几幅图画?B、他们分别展示了什么内容?讨论:妈妈下岗,心情怎样?玲玲是怎样开到妈妈的?玲玲和爸爸帮妈妈想了什么办法?玲玲全家为什么又幸福的笑了?修改意见11C、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明白了什么道理。D、教师小结:真是“家和万事兴”啊!E、一起读课首语,升华“爱家”的情感。三、动脑筋,会与家人沟通教师谈话:在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沟通,是与家人的相处的重要方法。(1)、读(p10)三幅图讨论:如果遇到图中的情况,你认为应怎样做?如何与父母沟通?(2)、师生交流。(3)在家中有过与上面类似的情况吗?有的话,你是怎么与父母沟通的?(同学们如向父母提要求,要注意合理性,如正当的要求不能被家人理解时,要耐心跟家人讲道理,学会正确与他们沟通,不能吵闹或不讲道理。)(4)、一起唱一唱《家和万事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家的认识三、小结同学们,我们爱家,更家中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学会关心家人,体贴父母。学会与家人正确沟通,与家人亲密相处。祝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家庭生活天天快乐,永远快乐。板书设计2、与家人亲密相处相互出方案家和万事兴学会沟通相互谦让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一、就自己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状况,与父母进行一次交流。二、写一篇感恩父母的小文章(准备交流)三、学会讲一个孝敬父母的故事,并讲给父母听。教学后记:123、《我与左邻右舍》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单位:中心小学设计人:邓太安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2、引导学生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怎样才能和睦相处。教学重点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教学难点懂得怎样友善地处理好邻里间的关系。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收集邻里相处的格言警句,整理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调查了解自家与邻居相处的情况。我国古代“六尺巷”的故事。教学方法收集、介绍、讲述、展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邻居,是一个十分亲切的字眼。邻里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二、教学新课活动一:介绍自己的邻居导课:有的家庭几代人都是邻居,有的家庭搬家又结识了新邻居。你认为什么样的才称为邻居?介绍自己的邻居:我们每个同学都有邻居,你了解你的邻居吗?能不能把你的邻居介绍给同学们?(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家的邻居情况以及和邻居的关系)教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觉得你们的邻居真修改意见13好。怪不得有人说“远亲不如近邻”!活动二:感谢自己的邻居1、观看课本(p11~12内容),初步感知邻居的可亲可近。2、从课本内容中,你看到了哪些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的感人的事?3、情感体验:要是你是上面任一幅图中的小主人,受到邻居这么多帮助,你会有哪些感受呢?4、前面我们都介绍过自己的邻居,现在你能讲讲你家和邻居友好相处的故事吗?也可以表演出来。5、教师:邻里交得好,犹如得大宝。有困难的时候邻居主动相互帮助解难,亲如一家,真好!6、格言颂美德:邻居间互相帮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间流传着好多这样的格言警句,赞颂这一传统美德。
本文标题:四年级品社上册全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1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