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41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第一课时认识平行教学内容:教材第39到41页。教学要求:⒈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观察,让学生认只到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⒈认识平行线。⒉学会画平行线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第39页上的两幅图片。提问:照片上的场,场你在哪里见过?提问;看着照片上的红线和蓝红,说说哪些是相交的,哪些是不相交的?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以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今天我们就研究不相交的直线的关系,这就是平行。二、教学新课⒈认识平行线。⑴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老师把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延长,成为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请学生们打开练习本看一看,练习本上的两条直线会相交吗?追问:长方形两条对边,练习本的两条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⑵提问:长方形对边延长的直线,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书上的两组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追问:再来看一看,长方形对边延长成的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吗?⑶小结: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⑷辨析:特别注意第2题。⒉做出平行线⑴老师演示摆出小棒,请学生照样子摆一摆。提问:这两根小棒平行吗?⑵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折一折,摆摆,想办法做出一组平行线。⑶请学生分组汇报,演示。⑷教师演示:将两根小棒摆成异面不相交的直线。提问;现在这两根小棒不在同一平面内,这两条直线相交吗?可以说这两根直线平行吗?为什么?⑸追问:两根直线平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⒊教学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⑴画平行线。看书40页图示,教师演示并说明画法。学生按照老师的样子再画一次。⑵学生完成试一试。42⑶检验平行线。如果有两条直线或线段,怎样检验它们是不是相互平行呢?教师示范说明。三、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行间指导,并交流。四、全课小结:五、布置作业: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认识垂直教学内容:教材第42~45页教学要求:⒈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⒉让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⒈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说出各是什么角?⒉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指出直角的两条边。二、教学新课⒈认识垂线。⑴请学生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两条直线。指出: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追问: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条相交直线交点在哪里?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成哪几个角?标出角1角2角3角度,说说它们各是什么角?⑵出示例题3幅照片。说明:这里的直线是相交的,有什么共同点?请学生用三角尺去比一比。提问:这里的两条直线相交成对个角,当其中有个角是直角时,其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指出:两条直线样交成直角时,我们就是两条直线相互垂直。⑶再观察几个图形,看两条相交的直线成不成直角。提问:哪几个图形里的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图3的两条直线为什么不互相垂直?指出图中谁是谁的垂线。43⑷根据所学知识,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情景。⒉认识垂线的性质出示课本第44页中的图说明:从A点出向已知直线画了一条垂直的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请大家量一量,看哪一条最短?学生总结性质⒊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学生独立完成,互相交流。⒋教学画垂线。出示三角尺,这把三角尺的直角两边是不是互相垂直的?指出:我们可以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垂线。教师演示说明。学生跟着画。三、完成想想做做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合集体交流。四、全课小结:五、布置作业:六、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练习六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教学要求: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对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更加清楚的认识。⒉通过练习以及教材中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有兴趣的练习。在练习中产生一些新的体会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和垂线教学难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⒈口算480÷484÷246÷3900÷3180÷20270÷90280÷4069÷375÷5210÷30420÷70720÷80⒉完成练习六第1题。⑴出示三幅图,提问:说说每组中两条直线的关系。⑵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时,如图(3),我们又可以如何说?如何判断?指出垂足。⑶提问:图二中两条直线有没有相交?它们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是不是所有不相交的直线都是相互平行的?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⑷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垂线,一组平行线。⒊完成练习六第3题。44我们不仅可以画出垂线和平行线,也可以动手折一折。⑴按图中所示,学生们照样子分别折一折,打开后看一看,哪些折痕互相平行,哪些折痕互相垂直。⑵自己动手再找一找,折一折。⑶两条直线相垂直有什么特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有什么特点?⒋完成练习六第3题,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练习。二、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对垂直与平行有了哪些进一步认识?三、布置作业:四、教学反思第五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找规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第49页“想想做做”。教学要求:⒈让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⒉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生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⒈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密切联系。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以前,我拉曾经学过哪此找规律的问题?指名回答,指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讨有关找规律的问题。二、教学新课⒈引导观察、了解图意。出示课本第48页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指名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⒉提出问题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再观察图中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问题。⒊全班交流,发现规律指名汇报结果。师将问题排列:小兔子晒了9块手帕,用了10个夹子。有7个蘑菇,有8只小兔子。有12块篱笆,13根木桩。提出:你了现了什么规律,先让学生能过比较,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45交流想法。组织全班交流。⒋教学试一试:引导学生完成书本试一试。先让学生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操作,并思考问题中提问题的问题。组织全班交流。⒌想一想,你还能找出哪些有这样规律的事情。三、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发现,小组交流,最后组织全班交流。四、布置作业五、全课小结: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找规律(二)教学内容:书第50页例题,试一试,第51页“想想做做”第1、2题。教学要求: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初步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执情,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提高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指名口答后,教师指出,这节课我拉将学习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二、探索新知⒈教学例题⑴出示例题,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一条林阴道从一端到另一端共栽了7棵树,相邻的两根树相隔3米,林阴道前有5只兔子排队做操,相邻的两只兔子相隔2米。林阴道一共多少长?兔子的队伍共多长?⑵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联系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运用有关规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⑶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兔子做操的队伍可以看作多少2米?木阴道可以看作多少个3米?交流时鼓励学生发现相关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和学习数学的价值。46⒉教学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交流讨论。三、想想做做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讨论。第1题重点讨论:两端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第2题重点提示:长80米的跑道一边,边长20米的正方形草坪的四周。四、布置作业:五、全课小结:六、教学反思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书第52~53页。教学要求:⒈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⒉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复习⒈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⒉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二、教学新课⒈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⑴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⑵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47你想怎么摆?⑶指名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⑸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⒉教学试一试:先还原成以上形状。⑴现在这里的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状?组织讨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可以摆在哪儿?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操作。指名汇报,交流想法并摆一摆。提问:此时再分别从正面、侧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⑵还原之后,让学生从侧面看一年,记住你所看到的。提问思考: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再添一个可以摆在哪儿?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指名交流汇报并摆一摆提问:相怀想,如果此时你从其它几个方面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为什么?⑶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视图,但也可能不同。三、组织练习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⑴出示图并说明要求⑵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有困难可让学生先摆一摆⑶集体订正。⒉“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⑴按要求请同学们先照着样子摆一摆。⑵请学生们依次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⑶再请同学们同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让学生们比一比在同一个方位看到的形状是不是一样的。⑷小结:同样的物品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在同一位置看到的相同的形状,但它们摆法却不一定一样。⒊“想想做做”第3题。⑴独立完成⑵分组汇报。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四、布置作业五、全课小结:六、教学反思48第二课时观察物体(2)教学内容:教材第54~55页。教学要求:⒈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⒉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像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⒈请同学们依从这组立体图形的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⒉如果将这组立体图形分开面两组图形,我们又将如何来观察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的内容。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⒈让同学们照样子摆一摆。⑴请同学们分组,每人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⑵比较观察的结果。提问:从正面观察,为什么看到的形状却不同?⒉教学试一试⑴提出要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如何摆?小组讨论,并动手摆一摆。全班交流摆的方法。⑵提
本文标题: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2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