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国中数学低成就学生补救教学成效之研究
1國中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陳梅芳劉安倫廖雪華楊美雪林聯賓林彥伶新竹縣立博愛國民中學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數學低成就學生在課後補救教學課程中帶給學生們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教師群透補救教學課程檢討反思自己的教學。在學生學習成效方面,以期能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動機及興趣,讓學生能了解數學的價值,並且協助學生增進其數學之學習成就。在教師教學方式方面,以期能提昇教師的教學成效,並透過多元的教學方式,以利其相關自然與科技領域能力指標之達成,且藉由教師自編教材的教學,以利教師們在專業知能方面的提昇。關鍵詞:補救教學、低成就、學習成效。壹、緒論一、研究背景與動機對一些國中生而言,學習數學是一個夢魘,數學學習偏向團體的教學成果,因為目前的數學教學中一般採用著相同的教材和評量,往往忽略了個別差異的因素,致使學習低成就的學生更容易失去學習數學的價值及動機,和本身的學習態度。再者,由於升學主義制度之下,教師的教學內容大部份著重於班上中間程度以上的學生,又限於教學時間的因素和顧及全班學生受教的權利,無法實施個別輔導,所以透過第八節課進行補救教學,以期能在教材上編寫適合他們的教材內容,除了提升數學興趣、成效之外,也能有帶著走的知識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包括下列四項:(一)分析影響學生學習成效之相關因素。(二)探討透過補救教學之實施,對低成就學生學習態度各方面的反應。(三)綜合研究成果提出建議,作為改進數學教學之參考。(四)藉由研究中,參與團隊學習的過程中,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三、研究對象其中國一數學加強班學生計有二十一人、國二數學加強班學生計有十九人,參與學生人數共計有四十人。四、名詞釋義(一)低成就(lowachievement)本研究所指低成就的學生乃智力發展正常、基礎不佳但有意願學習者、學2業實際表現明顯的與其智力發展不相符合或著低於其能力水準。(二)補救教學(remedialinstruction)當學生遭遇學習困難而無法由任課教師改善時,需進一步進行補救教學。補救教學必須以診斷為依據,所以有所謂「診斷處方教學」或「臨床教學」的名稱,因此補救教學是一種「診斷—處方-教學-評鑑—修正診斷」的連續循環歷程。(三)學習成效(learningeffectiveness)本研究的學習成效為學生參與補救教學後的反應情形,有學習方法、學習計畫、教師教學、人際關係、課程安排及設計、學習習慣及學習欲望之表現情形。貳、文獻探討針對數學學習低成就學生進行教學上的補救時,應針對其定義、學習特徵及常用於學習困難學生的數學補救教學法加以了解,才能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一、低成就之理論(一)低成就的意義及成因研究群根據教學經驗和本研究的目的,低成就學生歸納具有三個顯著特徵:1.智力發展正常。2.雖然基礎不佳但有意願學習者。3.學業實際表現明顯的與其智力發展不相符合或著低於其能力水準。(二)低成就學生的類型本研究將採取長期低成就或特殊性低成就或教育性低成就的觀點來進行篩選此次補救教學低成就學生,希望能藉由補救教學的方式使此類學生們的學習成就與自己心智能力達成平衡。(三)低成就學生學習特徵Thomson(1998)指出低成就學生,通常表現注意力不集中、對學業漠不關心、缺席、懶惰、緩慢、不負責任和意志消沉等現象。李咏吟(1990)亦指出低成就學生的普遍特徵是學業成績低落,因成績不佳也導致缺乏學習動機、自我概念低、甚至形成學習的無助感。二、補救教學設計與實施針對補救教學的理念與重要性及補救教學的特徵進行探究,茲分述如下:(一)補救教學的意義補救教學基本上是一種治療教學的模式,也稱臨床教學模式,教師在事先診斷學生的學習因難,選擇接受補救教學的對象之後,再進行一連串的積極性教學活動,而補救教學具有事後幫助的功能,大多是在對未達成教學目標者或學習有困難者幫助他再學習(陳長春,l992),並且必須依照學習診斷所分析出來的原因,而提供適切合宜的一種有效之教學策略(康木村、吳吉昌,2000)。3(二)補救教學的原則當學生遭遇學習困難而無法由任課教師改善時.即需進一步進行補救教學。由於補救教學必須以診斷為依據,因此有所謂「診斷處方教學」或「臨床教學」的名稱。補救教學是一種「診斷—處方-教學-評鑑—修正診斷」的連續循環歷程(Lerner,1989),如圖1所示,最終目的是期望實施補救教學後學生的學習進度可以跟的上原班級的教學進度。圖2-1補救教學循環歷程圖(資料來源:修改自Lerner,1989p.102)(三)補救教學的方法目前常用的補救教學的方法有下列幾種,茲說明如下:1.直接教學法直接教學法是資源班中常用的補救教學法,主要適用於教導學生記憶事實,學習動作技能,以及簡單的讀、寫、算技能(Lerner,l997;Mercer,1992;Rosenshine,1986)。2.精熟教學法布魯姆(Bloom,1984)提出的精熟學習,基本理念是教師將教材分為許多連續教學單元,每一單元依序教學,然後實施測驗,再依據評量測驗中的錯誤,實施補救教學,學生重新學習,然後再實施第二次補救單元評量,直到百分之八十或九十的熟練水準,才進入下一單元。3.個別化或能力分組教學法柳賢(1998)指出個別化教學是指考慮到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所有因素,在不改變現有班級制度下,靈活運用,加以設計,發揮個別化的功能,使教學能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作最有效的學習。4.合作學習教學法學生於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互相討論、幫忙、分享,同心協力完成特定的學習目標,教師通常需要依學生的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一異質小組中,經由學生彼此的協助、互相支持,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效果,達成學習目標(孟瑛如、陳麗如1998;張景媛,1994)。診斷學習狀況修訂學習診斷設計教學活動實施教學計畫評鑑學生表現4參、研究方法一、研究架構二、研究工具調查問卷主要分為二部分(一)基本資料;(二)學習方法、學習計畫、教師教學、人際關係、課程安排及設計、學習習慣及學習欲望層面問卷;本節茲將研究工具編製過程,問卷之效度與信度,最後正式問卷及訪談綱要之產生。(一)蒐集相關補救教學文獻為瞭解學生對參加補救教學課程,在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習慣的改變情況,廣泛的蒐集文獻資料並加以探討有關的理論歸納後,作為問卷、訪談綱要、回饋問卷發展之基礎,再據以研擬。(二)補救教學成效問卷1.擬定問卷初稿在編製問卷內容時,本研究進行多次教育專業會議討論,發展整理出「國中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成效」調查問卷初稿。◎低成就學生學習方法改變。◎低成就學生學習動機提升。◎低成就學生學習態度與習慣改變。◎低成就學生學習意願與自信心增強。◎學校層面◎學習者層面課程設計與安排人際關係時數安排學習計畫學習環境方法與習慣學習欲望◎教師層面◎教學過程層面教師親和力小組討論關懷與鼓勵個別化教學合作學習教學精熟教學數學低成就學生個人背景補救教學課程52.編製預試問卷內容經修訂稿編製「國中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預試問卷,共二十五題。題項內容包括:學習方法、學習計畫、教師教學、人際關係、課程安排及設計、學習過程、學習習慣及學習欲望層面等。3.問卷預試的實施預試之實施,其目的是為求預試問卷的信度,進一步瞭解填答者對問卷內容可能產生的問題與反應,以做為修訂問卷之依據。4.效度請相關學者專家根據問卷內容資料的需要性、適切性做為問卷之取捨,再發展出「國中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正式問卷。5.信度郭生玉(1987)認為,問卷的信度在0.7至0.8即可接受。本研究為確立預試問卷之信度。各資料經由SPSSforwindows統計軟體進行信度分析,本問卷預試之總量表信度為α=.84,代表本調查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三)國中低成就補救教學訪談大綱訪談之實施在於瞭解學生學習過程的感受和意見,因而採用半結構性的訪問方式,期待能獲致完整的資料,並隨機抽取11位同學進行訪談。(四)國中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回饋問卷參考李素慧(1999)所編製之問卷,改編為「國中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回饋問卷」,其中主要題幹內容包括:參加數學補救教學的原因?父母親對您的課業關心?老師的教學及參加數學補救教學的改變與看法等,因此對所有參加數學補救教學課程之學生,施予回饋問卷。(五)補救教學研究團隊角色以本研究而言,所組成的研究團隊擁有實際參與量化和質性研究的經驗者、資深且雄厚的課程教學者及一份對研究參與的熱誠,並經多次專家學者諮詢會議,從過程中相互討論,互相分工推動,經驗分享而彼此成長。(六)補救教學課程本研究以探討本校國一、二學生參加「補救教學」課程學習成效為主要範圍,而課程總授課時數以十八週每週三小時為原則,課程實施中皆透過教學研究小組不斷討論課程內容與教材之使用,期望課程的實施能適合此類學生的學習(蔡清田,2003)。三、資料分析本研究為質與量的分析,但以質的研究為主,量的研究為輔,對於資料的收集包括:與學生的晤談、上課講義、開放式及封閉式問卷、學生學習週記等,並進行編碼、整理歸納資料。(一)質的分析在資料分析的過程中,先將收集到的資料做初步的分析,並經由三角校正反覆的核對所收集到的資料,在達成初期任務時再將資料做進一步的歸納6分析。研究者將每次收集到的資料:教師教學週記、學生學習週記、晤談、回饋問卷、學習單等文件資料,做排列、整理、加以歸類、編碼,形成完整資料。進一步統計學生所使用語言的類型,然後將類似的語句或重覆回答的語意紀錄次數,以明白學生學習行為及補救教學對他們的影響,並記錄心得和研究團隊做充分討論溝通,確認其結論是否正確(潘淑滿,2003)。(二)量的分析本研究採用SPSSFor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做為資料分析的工具(邱皓政,2003;高旻邦譯,2003),統計分析方法說明如下:1.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用於呈現學生對學習概況之分佈情形(高永菲,2003)。2.次數分配、百分比:用以分析學生基本資料,描述題目被選填的分配情形。肆、研究結果與討論分析國一、國二參加數學補救教學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計畫、教師教學、人際關係、課程安排及設計、學習習慣及學習欲望之表現情形並做綜合分析。一、補救教學問卷分析主要探討參加數學補救教學學生在「國中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成效」研究問卷量表之情形及學習方法、學習計畫、教師教學、人際關係、課程安排及設計、學習習慣及學習欲望之表現情形,加以說明分析。(一)參加數學補救教學的學生性別分析本研究正式問卷施測學生計21人,其中男生有10人,占全體參加學生的47.6%;女生部分為11人,占全體參加學生的52.4%。(二)各題項學習情況平均數、標準差之分析學生在學習方法層面平均數為2.03,學習計畫層面平均數為1.75,教師教學層面的平均數為2.60,人際關係層面的平均數為2.37,課程安排及設計層面的平均數為2.44,學習習慣層面的平均數為1.87,學習欲望層面的平均數為2.05,而在各層面中以對教師教學層面的平均數(M=2.60)為最高,學習計畫層面的平均數(M=1.75)為最低。因此,學生的學習過程除了認同教師教學之外,亦需在學習計畫與習慣上要有所改變。(三)不同性別學生學習平均數分佈情況發現參加數學補救教學中男、女生在教師教學層面平均數為最高(M=2.57、M=2.64);另一方面,女生在學習計畫層面平均數最低為1.61;女生在教師教學、人際關係二項層面平均數高於男生平均數,其他項層面皆為男生高於女生。二、補救教學意見回饋與訪談分析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為描述三十九位學生參加數學補救教學的意見回饋,加以調查分析。第二部分為一、二年級各選取五位與六位學生,實施深度訪談,7訪談後予以進行逐字稿記錄。分析結果如下所示。(一)參加數學補救教學的原因訪談的過程中,學生參加補救教學的原因為個人的意願與父母的期望為主。(二)父母對孩子參加補教教學的關心程度受試者資料中發現,大多數的家長,仍是關心子女參加數學補教教學的情況,期望子女參加數學補救教學能有進步。(三)教師採用教材的適當性由訪談的資料中發現受訪者認為教師所採用的教材是適當的,教師會依照學生的能力,選用適合學生
本文标题:国中数学低成就学生补救教学成效之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4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