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国民经济统计分析作业题及答案
1国民经济统计学作业题一、阐述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二、什么是三次产业分类?分析我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的必要性。三、试析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四、如何认识我国的隐性失业?五、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如何正确理解其含义?六、简述绿色GDP的核算思路。七、如何计算并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八、如何计算GDP减缩指数?九、怎样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原因和效应?十、如何进行需求拉动通胀形成的统计分析?十一、谈谈对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的认识。十二、谈谈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均衡分析。十三、何谓领先指标,联系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相关的先行指数,谈谈它在周期指标中的作用如何?十四、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对我国的国际收支进行综合统计描述分析。十五、你认为我国国际收支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应当如何解决?一、阐述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答: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国民经济数量方面的统计方法论。它有三个特点:1、属于方法论学科,非实质性学科。即提供具体方法,不描述国民经济现象数量方面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表现。2、不同于统计原理的方法,但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3、属于宏观经济统计方法论。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全部国民经济活动,它包括了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分配统计、使用统计、劳动力资源统计、国民财富统计和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统计等。二、什么是三次产业分类?分析我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的必要性。答: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1935年著《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提出对产业的划分方法。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在费歇尔的基础上,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划分以产业发生的时序及劳动对象的特点为标志。我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的必要性:1、既可以从产业发展的时序上,反映社会经济结构,也可以从内容和作用上来揭示社会经济结构状况。2、揭示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国民经济状况。3、反映和评价国家第三产业政策及执行情况。4、与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比较。三、试析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答:影响就业结构变动的因素有多方面,但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1、基本经济状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状况,是决定该国家(地区)就业结构及其变动的最基本的因素,而劳动生产率则是其具体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了该国家(或地区)要使用多少劳动者从事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社会生产;同时,也决定了从事第三产业相应的劳动者数量。这样就决定了就业结构的最基本方面。2、人口与劳动力资源: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是形成就业结构的直接因素。人口需要消费,其消费的状况则会影响到各种消费品部门的生产,从而影响就业结构。3、经济类型: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类型,对象时的就业结构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类型,就显得极为重要。其原因在于,这些不同的经济类型,会导致社会劳动力分布的不同,从而对现实的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4、经济发展目标:它们对就业结构的短期变动和就恶意结构的转化速度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来说,2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和经济计划的安排,就决定了国民收入的积累额及其投资方向,从而也就决定了不同部门新增就业人员的数量,与此有关的经济政策也可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其结果也会影响劳动力这一要素。四、如何认识我国的隐性失业?答:隐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的数量超过了由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要量而出现的部分劳动力闲置的现象。即劳动者的就业不充分,从劳动时间的角度来看劳动者没有能够在全部应劳动的时间内参与工作而只是部分地参与。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九十年代,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入深层次的改革,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主体,产生了许多的下岗工人,从而形成了长期的持续的隐性失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党和中央领导高度重视重拳出击十项措施拉动内需政策、政策出台到位。使中国成功地避免了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的就业危机。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政策措施,动员企业少减员或不减员,在宏观上保持失业率在基本稳定的状态。目前中国经济危机尚未见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由于政府当局政策利益重新分配,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雇佣的劳动力数量超过其实际需求量从而形成隐性失业人员。九十年代的隐性失业与此次的隐性失业不同:一是经济环境不同。前者的隐性失业正处于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无较大的关联性,而后者的隐性失业,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的配置,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具有较大的关联性。二是企业的去向不同。前者鼓励企业结构变革中实施“关、停、并、转、破”,后者政府对企业实施“保企业、保增长、保就业”的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三是职工的去向不同。前者失业人员与企业相分离,实施再就业工程,后者是鼓励失业人员滞留在企业内部,稳定就业岗位。对这两种隐性失业的治理,一种是“激进式”的治理,一种是“渐进式”的治理;正好完善了我国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一是扩大就业政策,另一是稳定就业政策。在经济周期处于下滑时期失业人员增加,必定要求政府对这两种政策做出适当的调整。应该说,在此次金融危机的稳定就业政策是有效的,但下步必定引起重视的是,金融危机后的中国,是隐性失业,显然不会像1998年再就业工程的集中释放,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明显加快,这种失业压力会缓慢的释放。因此,稳定就业政策的结局,还是需要国家拉动内需,启动经济增长以扩大就业,一种办法是让企业能够自救,提高职工的收益,第二种办法是将企业内部的隐性失业人员释放出来,通过社会的途径解决就业,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五、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如何正确理解其含义?答:GDP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总量,是宏观经济学所有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由于GDP覆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具有国际上通用的核算原则与方法,是衡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活动总量的国际通用语言。因此GDP是全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根本体现,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参数,尤其是在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监控以及宏观经济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GDP的局限性:1、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表现在GDP总量上,更反映在劳动生产率、产出能耗,资源产出率及可持续利用等方面。2、GDP不能准确地反映国民财富的积累和变化。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将会导致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存量与经济增长率不能保持同步增长。3、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但它没有反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也不能反映人类的自觉行动对自然3环境的改善。4、GDP是一个生产指标,从而难以完整地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5、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社会保障和福利改善情况;其次,GDP没有充分地反映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作用,从而不能全面地反映这些公共服务的改善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六、简述绿色GDP的核算思路。答: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了“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用以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绿色GDP”将“生态成本”从GDP中剔除。但迄今为止,全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绿色GDP结果。其原因主要在于,绿色GDP核算在目前还有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因为计算GDP的基础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只有在交易的时候才能产生,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的价值量很难计算。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其中,“负面效应”又集中体现在两点上:一是人类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因此,“绿色GDP”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如下形式:(1)绿色GDP=现行GDP-由“负面效应”导致的成本费用(2)由“负面效应”导致的成本费用=环境资源成本+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它占GDP的比重越高,代表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七、如何计算并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其影响因素?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又叫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它是我国价格指数体系中最重要的价格指数之一。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CPI的主要编制过程:1.选择代表规格品。现行的国家方法制度对调查的内容规定到262个基本分类。2.抽选价格调查点。先对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销售额由高到低排队,然后再进行等距抽样。3.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权数。根据居民家庭用于各种商品或服务开支占总支出比重计算的;4.价格调查及计算平均价格。5.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计算公式:(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1、拉动价格上涨的因素(1)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2)投资推动价格上涨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虽在不断调整,但投资反弹的动力有增无减。投资的增加必将继续加大生产资料的消费需求,也会对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和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带来上涨的趋势。(3)资源性商品价格的上涨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化,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水、石油、天然气、土地等资源价格的上升,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价格总水平的上涨。(4)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特别是石油价格变化的不确定因素等对价格总4水平走势将产生影响。从目前国际市场的主要产品价格变化来看,石油、化工原料、铁矿石、有色金属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仍然持高不下,特别是石油价格受国际政治、军事等局势的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石油的价格影响到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我国的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原材料均需大量进口,但在价格上缺少定价的主动权,处于被动接受别人定价的不利地位,这些资源、原材料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将会对国内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国内价格上涨构成较大压力。(5)服务价格服务价格的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拉动作用将继续扩大。居住类和服务项目价格涨幅的提高对CPI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医疗、教育等服务价格也存在着上涨的压力。因此,服务价格上涨压力是促进CPI上升的主要动力。(6)工资水平的升高拉动了CPI的上升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逐年提高。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行公务员工资改革,提高各地的最低工资收入和社会低保收入等等,这些措施提高了工资水平,对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产生了较大
本文标题:国民经济统计分析作业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6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