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南海维权百年回顾:从无可奈何到节节进展2015年10月28日21:05无界新闻483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1974年,在西沙自卫反击作战中荣立一等功的民兵班长吴先锋笔者曾到过海南岛最南端三亚,看到刻有“天涯”、“海角”大字的巨石,不禁慨叹万千。听当年解放军四野的老战士讲,1950年春天他们以木船渡过20多公里的琼州海峡后成功直冲到这里,曾兴奋地说“终于把胜利的红旗插到祖国的最南端了!”那时这些老战士还不知道,我国最南端应在1600公里外的南沙群岛的南缘,想控制那里需要有现代化的海军,而不能再靠木船。可惜中国海军长期弱小,过去想去远海是“有心无力”,结果在南海形成了大国插手、多方声索的错综复杂局面。从50年代末直至今天,我国在南海不断采取了收复和维护权益的行动,虽然当前还面临复杂难题,取得步步成果还是明眼人所公认的。1.公鸡+口袋,才是完整的中国疆域几千年来中国是一个农耕型的内向型国度,国人观念普遍重陆轻海,只是把陆地边缘看成是国境终端,对祖国还应有浩瀚的南海作为“海洋国土”缺乏认识。中国渔船最早到达并开发了南海岛屿,清朝政府最早在那里宣示了主权,却长期无兵、无人驻守,让外国人在那里侵犯中国权益有了可乘之机。若是仔细端详中国地图,可看到包括中国大陆以南17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海域,上面有着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共有岛、礁、沙、滩二百多个。根据民国年代地图留下的“U”形线即常说的“九段线”,这些岛礁应属中国领土,这片广大海域自然应算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中国的疆域除了陆地上的“大公鸡”形状,还应再加上南海一个“大口袋”。南海上的岛屿虽多,对显示中国海洋主权意义重大,不过对华夏大陆的人来说,却存在“小、远、水”三个难题。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渔民和南巡水师,在那里大都难以长期居住生活,因而主要将其作为往来航道上的临时落脚地。►说“小”主要是南海岛屿面积都很小。如西沙群岛最大的永兴岛只有1.8平方公里,南沙最大的太平岛不过0.45平方公里。这些小岛上又是一片平地,连个小山包都没有,不要说无险可守,简直是无阵地可守。►说“远”南海除东沙岛距离台湾地区、广东较近外(至今还由台湾地区派兵驻守),西沙距离海南岛有300多公里,中沙群岛除黄岩岛有几平方米“一床之地”露于海面之外都是暗礁,南沙群岛各岛礁距离海南岛都在1000公里以上。►说“水”南海绝大多数岛屿上没有淡水,有数的一些岛上能掘井取水也很有限。在无水、缺水的岛上留驻居民或长期派兵,千里运水都是大难题。20世纪30年代以前,当地没有长驻居民和驻军,也是出于这一原因。了解军事地理知识的人看待南海岛屿,概括那里是易攻难守、易进难驻。在近现代海空力量日益发展壮大的形势下,拥有能远航的海军且有空中和后勤支援,才能有效控制那里的岛礁。近代中国恰恰是缺少能远航的海军,长期对南海岛屿鞭长莫及。海上列强屡屡入侵那片海域,周边相距较近的国家也以“近水楼台”之便占岛侵权。中国地图上虽将南海那个“口袋”划入版图已过百年,对许多海域却长期没有控制。2.最早宣示南海主权,却长期无法维权中国有句俗语是“先入为主”,这在国际间领土归属的争执中也适用。进入20世纪时,如今的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还是西方的殖民地,南海周边国家中只有中国还算是主权国家,并对那里最早宣示了主权。不过遗憾的是,当年国人的“入”未能变成“守”,正如对旧中国形容的那样是“有边无防、有海无防”。20世纪初期,法国、日本便不断派人入据东沙、西沙群岛并掠夺资源。此时刚经过甲午惨败的清王朝对海权有了些认识,于1909年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军舰到西沙群岛考察,在永兴岛升起黄龙旗并鸣炮,并对西沙、东沙、南沙群岛进行了测量。1912年民国成立时,出版的《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绘出了南海疆界线,正式将此海域划入中国版图。可惜的是,当年中国政府因海军力量薄弱,对他国的入侵南海只能抗议而无力驱逐。1930年到1933年,法军占领了南沙群岛较大的岛屿南威岛、太平岛、中业岛、西月岛等岛屿,驱逐了岛上中国渔民,并宣布将其“合并”到了安南(越南旧称)巴地省,成为引发中国对法国抗议的“九小岛事件”。此时中国忙于招架日本,只采取了标定南海疆域详细地图来对抗法国。1935年4月,《中国南海岛屿图》出版,标定了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成为后来“九段线”的雏形。在地图上宣示主权,虽然在法理上重要,却毕竟代替不了实力控制。人称“弱国无外交”,当年法国就不理睬中华民国的抗议。1940年日本出兵控制法属印度支那,又占据了南海主要岛屿作为南下基地。1945年日本投降后,法国军队重返越南,又登陆侵占南沙的南威岛、西沙的珊瑚岛。1946年刚从美国统治下独立的菲律宾也入侵南沙群岛东部岛屿,还声称将其“合并于国防范围之内。”当时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不过其刚由接收美舰重建的海军已有规模且大多处于闲置(那时因解放军无海军而无海战可打),在南海方面还有些维权表现。1946年末,民国海军派“永兴”、“中建”两舰抵达西沙群岛的主岛永兴岛接收,12月间又以“太平”、“中业”两舰抵达南沙群岛的最大的岛屿,并以“太平”命名,还留下一个连驻军。不过对入侵南海的他国军民,国民党政府无力驱逐,南海岛屿就此被几国分别控制,形成了延续几十年至今未解决的复杂局面。3.菲、越狐假虎威,窃占南沙岛屿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宣布对南海岛屿拥有主权。1950年4月解放军解放了海南岛,国民党军将驻太平岛的一个连撤回台湾地区。此时解放军在南海方向还没有建立海军舰队,对远海诸岛一时处于失控状态。从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沿海面对着美国的威胁,国防建设重点是“两弹”和陆军,放在末位的海军只能以建造快艇、潜艇为主。解放军海军的北海、东海、南海这三个舰队中,防御京津的北海舰队又是重点,面对台湾的东海舰队为次,南海舰队在多年间装备最差,其小、旧的舰艇很难远航。当年世界上两大阵营“冷战”,美国为“遏制”新中国,不仅派海军进入南海,还鼓励一些国家侵犯中国的海洋权益。1951年9月,美国在排除中国参加的情况下主持召开旧金山和会,在片面和约中只宣布日本放弃南海岛屿、台湾,却不谈将其归还中国。和会上法国扶植的越南保大(即越南最后一代皇帝)伪政府总理便对南海岛屿提出了领土要求,并得到美国纵容。1954年日内瓦协定签订后,1955年法国军队撤走,越南以北纬17度线划界分成两个中央政府。美国支持的南越政府于1956年5月26日宣称对全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并继法国后又派兵入侵占领西沙永乐群岛的珊瑚、甘泉、金银岛。当时中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并宣布派海军舰艇到西沙巡逻。此后南越当局虽从甘泉、金银两岛撤出驻军(部分原因是缺少淡水),却仍在珊瑚岛上留兵盘踞,台湾当局则派出一个连重返南沙太平岛驻扎。虽然当年解放军海军力量很弱,仍然在南海采取了维权行动。1959年3月,解放军南海舰队派出一艘日本遗留的护卫舰和一艘猎潜艇赴西沙海域,并运载部队进驻了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从此同西面的南越驻军形成长期对峙。当年领土只有越南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从1956年起多次公开表示西沙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并在本国地图中明确标出。不过,1975年南越解放后,越南领导人马上称西沙、南沙应属本国,并辩称当年的说法只是争取中国援助的权宜之计。南海处于重要国际航道上,风云激荡的世界形势总是影响那里的岛屿争夺和控制。1961年美国在南越发起“特种战争”,其海军控制了南中国海大部。当年到过西沙永兴岛的老一代军人回忆,他们经常看到美国战机盘旋挑衅,飘着星条旗的航空母舰编队也常到旁边游弋示威。海空力量还很弱的解放军面对这种威胁,采取了不退缩、也不惹事的方针,坚守了西沙前沿岛屿,已算是很不容易。拥有世界最强海空力量的美军在南中国海横行,南越伪军靠其掩护又扩大了对南沙岛屿的控制,对美结盟的菲律宾则乘机占据了中业岛等南沙东部几岛。台湾当局也派出军事顾问团和飞机(包括著名的“黑蝙蝠中队”)到南越,帮助西贡伪政权作战(说蒋介石协助大陆保卫西沙纯属胡编)。可以说,越南战争又给了美国盟友狐假虎威侵占南海岛屿一次机会,加大了中国收复南海权益的难度。4.“虎”撤后打“狗”,抓住机遇控制西沙中国支持下的越南人民长期抗战,使陷泥潭的美国被迫从1969年开始逐步撤军。毛泽东敏锐看到了这一形势变化,于1970年指示要在适当的机会把盘踞西沙群岛的南越伪军赶走。1973年1月,美国在巴黎协定上签字,随即从南越撤军,并在国际舞台上采取“联中抗苏”,中国在南海行动有了一个难得的机遇。70年代初,中国方面在西沙永兴岛开始建设码头,准备增加南海舰队的力量。不过因“文革”干扰,多数舰艇因失修和故障不能出航,航空兵也缺乏战备。当时中方的预案,是以“群众斗争”的方式将西沙南越伪军挤赶出去。后来西沙海战前在第一线斗争的不是军人而是民兵,就是因他们作为老百姓属于“群众”。凑巧的是,已经风雨飘摇的南越伪政权于1974年1月派军舰到西沙扩大占领并寻衅。后来西贡政权的档案和流亡美国的南越海军将领在回忆录中道出了原因,他们此时到西沙挑衅的原因有二点:一是认为自己得到十几艘美军留下的千吨级战舰,比中国南海舰队还占有优势;二是想把美国拖下水,意思是“中国打我了,你不能不管”,想让美军重返越南。随后的事实证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在战略判断上是高超的,此时美国想拉中国对抗苏联是其主要利益,照顾南越盟友是次要利益,不会因小失大而干预西沙战事。南越当局打错了算盘,可以说正好撞到了中国的枪口上。1974年1月15日,南越海军编队抵达西沙永乐群岛,驱赶并开炮威吓中国渔轮。1月17日南越军队又从珊瑚岛出发侵占甘泉岛、金银岛,同上岛的中国民兵发生冲突。得知这一情况后,中国海军编队驶抵西沙甘泉附近海域,同南越舰只形成对峙。1月18日,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6人小组指挥作战,经毛泽东同意,由叶剑英、邓小平指挥。1月19日,想寻衅的南越海军先向中国海军开炮,中方坚决还击,击沉南越护航舰一艘,其余三舰带伤逃窜。第二天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民兵协同,一举收复珊瑚、甘泉、金银三岛,至此完全控制了西沙群岛。西沙群岛的军事冲突由南越当局引发,却带来与他们预料相反的结果。这一仗却有令人遗憾之处,那便是对付世界上三流的南越海军,解放军还要“小艇打大舰”,可见家底太差,是靠英勇精神取胜。战后有作家到海军基地写作,就感慨说“抗美援朝是武松打虎,这次可是武松打狗”。南越当局最愚蠢之处在于摆错了主奴关系,因为从来是主子让走狗为自己卖力,哪有主子为走狗服务之理?中国领导人选好美国想抛弃南越这只走狗并想拉拢中国之时,取得西沙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事后看来,若不抓住这一机会完全夺回西沙,第二年南越政权崩溃后南海就可能出现更复杂的局面。5.争夺南沙棋差一步,终于争到七个礁盘历史的机会,往往是稍纵即逝。西沙海战第二年南越政权迅速崩溃,1975年4月越南人民军南下占领西贡,同时又登陆占领了南越伪军原先占领的南沙六岛。在这一短暂过程中,中国方面没有及时做出反应,错过了一个重要机会。究其原因,一是南海舰队力量仍很弱,二是国内“文革”动乱影响了注意力。越南统一后马上宣称“黄沙群岛”、“长沙群岛”(即对中国西沙、南沙群岛的称呼)拥有主权,严重破坏了中越过去原本友好的关系。越方提出的所谓“历史依据”,一是法国曾占领当地,二是声称对南越政权有“法理继承”权。其实按照国际法,独立的殖民地国家根本无权继承原宗主国的侵略遗产。当年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声明中又一直称保大政权、南越各届政权都是“完全不能代表越南的傀儡政权”,对自己都否认其合法的“伪政权”的东西怎么能合法继承?看到南海局势复杂化,马来西亚也从1978年起陆续进占了弹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因曾母盆地探明的石油储量最丰富,马来西亚又成为在该海域开采石油、获取资源最多的国家。随后,文莱也非法控制本属中国的3000平方公里的传统海域,并声称对南沙群岛西南端的南通礁拥有主权。越南统一后扩大对南沙岛礁的占领,又是利用了中苏对立。越南向苏联提供了南海西侧的金兰湾作为基地,苏军太平洋舰队进入南海并协助越军,这就对海空军装备技术严重落后的中国形成技术
本文标题:南海维权百年回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7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