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未来维护领土的办法及展望目录1.马新白礁岛2.俄罗斯3.土希爱琴海4.挪威北极问题5.泰柬柏威夏寺马新白礁岛1白礁岛位于新加坡海峡与南中国海交汇的地点,离马来西亚柔佛州有13公里,距新加坡东部海岸有60多公里,面积仅为8560平方米。中岩礁和南礁临近白礁岛附近,前者位于白礁岛以南,后者位于白礁岛西南部。正是这三块面积不大的岛礁,导致新马两国长期政治关系紧张,争端不断。白礁岛原为柔佛王国的领土,1824年英国通过柔佛王国的割让获得新加坡岛及其附近海域、岛礁的主权。英国在1851年在岛上建造霍斯堡灯塔并交由新加坡管理,此后长达130年的时间里柔佛王国并未对新加坡行使主权及负责管理霍斯堡灯塔提出抗议。争端概述争端概述1979马来西亚在所出版的新地图中首次把白礁划入它的领土范围1980争端开始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索要白礁岛主权的行径发出抗议书。1989新加坡在岛上兴建雷达系统1991新加坡在岛上建造停机坪和派驻巡逻军舰,并禁止马来西亚渔民在岛屿附近捕鱼.1998两国达成协议同意将争端提交给国际法院2005国际法院开庭审理两国白礁岛主权争端一案2003两国在马来西亚普特拉贾亚签署了特别协定,白礁岛争端被正式提交给国际法院进行裁决。2006国际法院针对此案件展开听证会2008年国际法院下达判决书裁定:新加坡拥有白礁岛的主权,中岩礁主权归属马来西亚,而对南礁岛主权归属则未作出规定由两国协商解决,至此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关于白礁岛主权的争端告一段落。国际法院认定马来西亚对白礁岛不拥有主权的相关证据相关证据认定132评价1、国际法院的存在使得国家间运用司法救济成为可能,丰富了国家间领土争端的解决方法,在国家间谈判协商无法解决争端时,诉诸国际法院成为一种选择,同时也加速了国际社会的法制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国际法的发展。2、国际法院成功解决诉诸国际法院的东盟国家领土争端,为东盟国家间领土争端的解决树立了一个标杆,有利于避免东盟国家间武装,维护区域稳定和安全,从而提升东盟国家的整体竞争力。1、国际法院案件的管辖,不管是自愿管辖、协议管辖还是任择强制管辖,都是建立在争端当事国同意的的基础之上。这种以国家同意的管辖权使得争端当事国往往回避争端的主要矛盾或者只将争端的部分交予国际法院裁判,这严重影响了国际法院审理案件的范围。2、国际法院执行力的局限性。目前而言国际法院并不存在超出于国家之上的权力,并不是主权国家之上的“超国家机关”,而只是国家间的司法组织,没有任何能力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当事国执行判决。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的作用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的局限性12目录1.马新白礁岛2.俄罗斯3.土希爱琴海4.挪威北极问题5.泰柬柏威夏寺2俄罗斯俄日北方领土争端俄挪巴伦支海的海洋划界争端俄日北方领土争端北方领土是指齿舞岛、色丹岛、国后岛和择捉岛,它们是位于日本北部的四个岛屿,日本称之为“北方领土”。俄罗斯认为,它在地理上属于千岛群岛,称之为“南千岛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出兵占领了上述四个岛屿,并实际控制了包括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和萨哈林岛南部。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开始实行遏制政策。美国主导了旧金山对日和约的谈判,把苏联排除在旧金山《对日和约》之外。美国与日本结成了军事同盟,支持日本就北方四岛地理归属问题的主张,由此制造了所谓“北方领土”问题。由于受到美苏东西方冷战的影响,苏日领土问题日益复杂化。在苏联时期,苏日两国为解决领土问题和签署战后和平条约进行了多次谈判和交涉,由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和政治原因,苏联和日本没有解决两国间的领土问题。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日领土争端作为历史遗产成为俄日关系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俄日北方领土争端是俄日关系发展中的严重障碍。俄日北方领土问题是苏联时期遗留的历史问题。在二战后期,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宣布对日作战,并占领了北方四岛。二战已经结束70年了,俄日仍然没有解决北方领土争端问题,两国也没有签署战后和平条约。俄日领土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在两国谈判过程中受到国际形势、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两国对涉及领土问题的法律文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并且在是否存在争议领土、争议领土范围、解决方案方面存在分歧。两国领土问题难于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对领土安全的关注,在亚太地区蓬勃发展,俄罗斯积极开发远东地区的背景下,北方四岛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对北方四岛的主权,尽管日本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北方领土外交,但越来越失去同俄罗斯谈判的优势。目前,俄罗斯希望搁置争议,与日本共同开发北方四岛,促进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双边关系发展。俄罗斯与挪威巴伦支海的海洋划界争端2010年9月,俄罗斯与挪威正式签署《俄罗斯联邦与挪威王国关于在巴伦支海和北冰洋的海域划界与合作条约》,标志历时年之久的巴伦支海划界争端正式结束,解决了巴伦支海域的海洋划界争端、渔业和跨界油气开发等问题。挪威与俄罗斯的争议区域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从瓦朗厄尔峡湾出口和俄罗斯与挪威所在的200海里大陆架;二是距离大陆己经超过200海里的巴伦支海中部海域的外大陆架;第三部分是在巴伦支海北部地区。俄罗斯与挪威的巴伦支海海洋划界争端谈判是在冷战期间,但是最初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年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由于当时没有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因此,各国对海洋领土的争夺的深度与广度远逊于对陆地边疆的争夺。随着斯瓦尔巴群岛资源的发现,挪威人和俄国人先是集中在渔业资源,后来渐渐转向开采矿产资源,如煤炭资源等,丰富资源也引起相关国家对斯瓦尔巴群岛主权的争夺,尤其是距离该岛最近的俄罗斯与挪威两国。挪威是小国,国力有限,而经历了一战的失败和十月革命的俄国,也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无暇顾及对斯瓦尔巴群岛主权的争夺。加上当时西方国家对俄国革命的恐慌,这些国家便开始趁这个机会解决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问题。在限制俄国的大背景下,由凡尔赛体系下的国际联盟主导,挪威、丹麦、瑞典、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签订了关于该岛的使用与主权问题的条约,即《斯瓦尔巴条约》,挪威成为最终的赢家。该条约确定挪威对斯瓦尔巴群岛“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斯瓦尔巴条约》引起了北极地区的海洋权益争端,不过随后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最终促使北极地区的海洋权益争端在冷战期间开始升温,俄挪巴伦支海划界争端便是发生在此期间。也是在此期间,国际海洋法发展迅速,海洋划界争端也日益泛起。对我国的经验借鉴1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可以带来收益挪威与俄罗斯经过双边外交谈判的经验与协议文本,对我国很有启发,我国一直坚持在国际法与历史性权利的基础上就双方面临的海洋权益争端进行外交谈判,俄挪巴伦支海划界案例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是中国可以参考的一大案例。2顺应国际海洋法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双向的互动,中国与部分国家面临的海洋权益争端得到解决离不幵对方的响应,亦即对方也要顺应国际法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相关权益争端。3将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纳入中国的海洋战略之中我国需要制定自己海洋战略,在综合的海洋战略中统筹兼顾。在坚持国际海洋法基础上,进行外交谈判,在多次博弈的基础上,合作解决争端,塑造双赢局面,最终实现国家利益。目录1.马新白礁岛2.存在的问题俄罗斯3.土希爱琴海4.挪威北极问题5.泰柬柏威夏寺3爱琴海位于地中海东北部,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经海域,被两个国家所环绕,东面是土耳其,西面是希腊,两国除在北部有少部分领土接壤外,其余大部分领土隔爱琴海相望。爱琴海面积约8万平方英里,海上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其中2400多个属于希腊,另有60余个属于土耳其希腊素有千岛之国之称,其大部分岛屿分布在爱琴海,直接关乎国家领土、主权问题。对土耳其而言,爱琴海是其从北部和西部出入地中海的通道,保证爱琴海航海和航空自由权,实现海上和空中出入畅通无阻,对土耳其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正是由于这种战略重要性,土耳其和希腊两国在爱琴海问题上尖锐对立,互不相让,产生了一系列争端,涉及岛屿归属、领海宽度、领空范围、大陆架划分等诸多方面,异常复杂而又极为敏感。土耳其担心希腊将爱琴海变成希腊湖,而希腊唯恐土耳其会占领半个爱琴海。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爱琴海海域发现石油,土、希对爱琴海的争夺进一步加剧,多次引发严重危机,甚至濒临战争边缘,两国关系和地区局势因此长期高度紧张。争端的焦点纵观2000年到2012年希腊与土耳其近年来的高层互访史,最大的亮点就是强调安全合作与推进积极且务实的对话,这一点在双方建立信任措施实践中尤为明显,两国共同推进CBMs的发展以提升双边政治关系。迄今希腊和土耳其已经达成了一系列建立信任措施条款,签署了数十项双边合作协定。其中包括两国国防大学的交流、推进两国智库互访、在拉里萨和埃斯基谢希尔空军指挥中心之间建立电话专线、开展两国救灾部队间的共同演习、在争议区域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建立两国外长间的热线电话等。虽然希土双方还远未建成覆盖所有安全议题的安全机制,但是,双方建立信任措施的共同努力已经为建立适度的、可行的安全机制铺平了道路,降低了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使得任何一方难以通过冲突升级和军备竞赛来维护自身利益,从而成功地缓解了两国长期进行的军备竞赛。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建立信任措施的目标是为了避免战争,双方之间是对等的互动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营建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希腊与土耳其建立信任措施之所以能够获得成效,首要条件是双方都存在改善安全环境的共同意愿,以此建立起沟通渠道和平台,并在交流中不断调整对话方式和互动领域,在建立信任措施的过程中不断对既有经验进行反思,并在具体实践中对议题设置及操作程序进行修正,从而在良性交流环境下进行建立信任措施的双环互动。争端解决措施领土争端是导致国家间爆发冲突的重要隐患,也是国家间建立互信的巨大障碍,特别是当领土主权问题的背后交织着经济利益的时候,领土纠纷的解决更是举步维艰。笔者选择希土爱琴海争端为例,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外交谈判大多会得到妥协的结果,领土争端可以通过利益置换的方式加以解决。最近,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就以交换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困扰两国政府多年的领土问题,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从希土双方建立信任措施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立信任的动力不仅来源于对战争的恐惧,更来自于普通民众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这对于任何一个政府来说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尽管在世界其他地区,领土纠纷常常仍是零和博弈,但在国际机制日益发挥巨大作用的今天,建立信任措施仍是国际危机管理的重要途径。所不同的是,这将更加考验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与魄力,也为外交学人打开了新的思索之窗。结语建立信任措施仍是国际危机管理的重要途径外交谈判大多会得到妥协的结果,领土争端可以通过利益置换的方式加以解决。目录1.马新白礁岛2.俄罗斯3.土希爱琴海4.挪威北极问题5.泰柬柏威夏寺4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介绍北极位于地球自转轴的最北端,是指北极圈(北讳66°34')以北的区域。气候终年寒冷,常年冰川,人口稀少。总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800万平方公里,包括环北极海域的少数国家和岛均,其他部分主要是北冰洋,70%的洋面常年冰冻,气候终年寒冷。附近主要海域有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等。据史料记载,古希腊人最早涉足北极,其后为寻找“海上丝缠之路”去往中国,葡萄牙、荷兰、英国、芬兰等国均派船队和人员到达北极,由此开辟了北极“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北极问题首先是领土争端问题,在目前没有哪个国家事实上占有北极的情况下,国际法是解决北极冲突问题比较现实可行的依据。图中的黑色部分表明该区域至少有一个油气田或天然气田存在,未幵釆的资源储量大概相当于5000万桶石油。颜色越深表明存在的可能性越大,白色部分为无资源存在。据悉,北极圈以北地区已经发现了400多个油田和气田。图中所示的两幅地图分别显示了环北极地区地质领域内石油和天然气田的分布状况。其中绿色部分为油田,红色部分为气田。颜色越深,表明资源存在
本文标题:南海问题未来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7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