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卫生微生物历年题总结
历年题:1.生态学(Ecology)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2.微生态学(Microecology):研究人类、动物及植物与其正常微生物群相互关系的学科。3.生态位/龛(niche):也称为生态位,不但包含了生物生存的空间概念,同时还蕴涵着功能作用以及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中的位置,因此具有功能与作用的涵义。4.三大微生物及环境作用定律:将谢氏耐受定律与利比西的限制因子定律结合起来的产物。含义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取决于综合环境(非生物和生物因素)5.演替: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群落相继更替的过程称为演替(succession)。生态失调(ecologicaldisturbance)和建立新的平衡是演替的本质。6.菌群失调症:在原生态环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种类、总菌数和各种群落成员的活菌数的异常变化。7.MPN:最大或然数(mostprobablenumber,MPN)计数又称稀释培养计数,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虽不占优势,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类群。8.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的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9.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10.医院消毒(disinfectioninhospital):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空气或物体表面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病房消毒,器材消毒与灭菌,空气消毒等等,目的是为了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11.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disinfectant):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并使处理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12.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disinfectant):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并使处理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13.低效消毒剂(low-efficacydisinfectant):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使处理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14.生物战剂(biologicalagent):战争中用于损害人、畜及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制剂。15.生物武器:以细菌、病毒、毒素等使人、动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质材料制成的武器。16.生物战:生物战是指使用生物武器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一种作战,旧称细菌战。在作战中,通过各种方式施放生物战剂,造成对方军队和后方地区传染病流行,大面积农作物坏死,从而达到削弱对方战斗力,破坏其战争潜力的目的。17.水分活性(Aw):食品在密封容器内的水蒸气与相同温度下的纯水蒸气压的比值。18.变败:食品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的成分被分解、破坏、失去或降低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19.腐败/Spoilage:食品的蛋白质成分在厌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以恶臭为主的变化。20.酸败:食品的脂肪成分被微生物分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的变化。21.发酵:食品的碳水化合物成分被微生物分解成酸、醇和气体的变化。22.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23.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食入被病原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引起的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中毒症状的疾病。24.特定菌:化妆品不得检出的特定微生物。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25.微生物气溶胶:由微生物吸附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如尘埃、飞沫、飞沫核等分散悬浮于空气介质所形成的分散体系。具有一般气溶胶的特性,同时又有较强的感染性,传播距离较远。26.Commensalism/偏利互生:是指量两种种群共同存在于一个生境中,其中一个获益,另一个不受影响。即一种微生物能产生某种物质或改变环境促使另一种微生物生长而对前者无影响。27.土壤污染:若因各种原因造成土壤中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病原微生物增多成为土壤生物性污染。28.需氧处理法:微生物在有氧参与下,将污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变为小分子无机物的方法。29.杀灭率(killingrate,KR):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百分率表示微生物数量减少的量。30.商业灭菌:将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败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有微生物或芽孢,不过,在常温无冷藏状况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31.控制菌:非规定灭菌药物中不得检出的菌类。简答题1.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生态规律限制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综合作用定律2.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应用P323.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举例说明互生:偏利互生、互利互生、互惠呼声。寄生、拮抗、捕食、竞争、共生P144.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定量计数方法:倾注平板计数法,表面涂布计数法,MPN法和其他方法分型鉴定方法: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细菌素分型、耐药谱分型、质粒图谱分型、毒素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5.卫生微生物检验的样品采集原则遵循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根据检验目的,注意采样的代表性或针对性和及时性;避免采样时的污染和杀菌因素,并做好相应的标记。6.WHO微生物危险性分级•危害等级I(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III(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传播的病原体。7.高、中、低度危险性物品8.物理消毒的种类和方法1.热力灭菌法利用高温杀灭微生物;既可消毒,也可灭菌;具体方法可分为干热和湿热干热和湿热的区别:处理过程中加热环境与微生物细胞的湿度水平不同。湿热:微生物细胞内部与加热环境都处于湿度饱和状态,此时微生物与纯水和饱和蒸汽保持平衡。干热:加热环境的湿度低于饱和状态,其湿度可以是0,也可以是小于饱和湿度的任意值。★干热灭菌法杀菌机制: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浓缩常用干热消毒灭菌方法(热空气加热、红外线照射、强光加热、烧灼、焚烧)★湿热灭菌法杀菌机制: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和凝固;使细菌核酸降解;使细菌胞浆膜损伤。常用湿热消毒灭菌方法(压力蒸汽法、流通蒸汽法、低温蒸汽法、煮沸法、巴氏消毒法)注:不耐热的物品选择巴氏消毒法或低温蒸汽法;一般物品采取煮沸或流通蒸汽法;能耐受高温高压的物品选择压力蒸汽法;压力蒸汽法可用于灭菌。杀灭时间用于生物指示物抗力鉴定时,指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后全部样本无菌生长的最短作用时间(min)存活时间用于生物指示物抗力鉴定时,指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后全部样本有菌生长的最长作用时间(min)2.辐射杀菌法紫外线为非电离辐射,波长200~280nm的紫外线具有其杀菌作用,其中以240~280nm最强。机理:①导致核酸突变②产生氧化自由基,用于空气消毒和物品表面消毒电离辐射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钴60或铯137产生的γ射线和高能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或X射线杀灭微生物特点与应用①不会使被处理物品升温,适合于忌热的物品②穿透力强,不受物品包装的影响,适合于密闭包装物品。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灭菌处理微波波长在0.001nm~1m,频率为(300~300000)MHz的电磁波,它属于非电离辐射。优点:作用温度低,与红外线加热方法相比;时间短;内外加热均匀等滤过除菌原理:是用特殊的器具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目的。滤菌器的微细小孔,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而大于孔径的细菌等颗粒不能通过。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以及空气的除菌。9.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影响因素:•处理剂量:消毒的处理剂量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为强度,二为时间。强度:在紫外线消毒中是指照射强度或剂量,在电离辐射消毒中指辐射剂量,在热力消毒中指温度,在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消毒时是指化学消毒药的浓度。时间:是指所使用的方法作用的时间。一般来讲,时间延长,微生物就愈易死亡。•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微生物污染越严重,消毒也就愈困难。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数值多,彼此重叠,增强了机械保护作用,再加上数量多时,耐力强的个体也相应增多。因此在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消毒时,时间必须延长,药物的剂量和浓度也必须增加。•穿透条件:消毒物品时,消毒因素必须接触到微生物本身才能起作用,因此穿透力亦是消毒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用热消毒完全取决于温度,使用其他方法来进行消毒,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效果越好。•酸、碱度:一般来讲,在酸性状态下消毒的效果较好,如热力消毒,PH5时,可降低微生物对热的耐受力,因此对酸性食品(酸菜水果等)消毒时较碱性食品为好。但季胺盐类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效果好,如在PH3时杀灭微生物所需的剂量较PH8时大10倍左右。又如2%碱性戊二醛在PH3.6时杀灭99.99%的细菌芽胞•10.消毒的种类以及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8+911.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概念种类及卫生学意义大肠菌群:是一群能在35-37度,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的无芽孢杆菌。总大肠菌群中包含的菌种可以在人和牲畜分辨中检出,方法简单,技术容易。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作常规检测的卫生指示菌。可表示样品被粪便污染的情况。大肠埃希菌: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的意义最大,其次是耐热大肠菌群。粪链球菌:人及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可用粪大肠菌群与粪链球菌的比值作为判断污染的来源。大于4.1,可认为主要来自于人,小于4.1,可认为主要来自于动物。产气荚膜梭菌: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常驻菌,若样品中产气荚膜梭菌被大量检出,而大肠菌群数量很少时,表示样品过去曾受粪便污染,即陈旧性污染。12.特异性预防免疫生物制剂的种类和概念13.暴露的种类,怎样检测14.水体自净的原因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无人为处理的条件下,借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使之得到净化的过程。物理作用:稀释、沉降、扩散等;化学作用:氧化、还原、分解、凝聚等;生物学作用:大部分有机物经过生物氧化分解作用而得到降解与去除的。15.饮用水指示菌卫生学意义细菌总数虽然不能直接说明水中是否有致病微生物存在,但细菌总数常与水的污染程度呈正相关。换言之,说明有机物及其分解产物含量越多,污染越严重,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越大。饮用水指示菌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16.食品污染的来源、意义当食品作为原料阶段,受到自然黄静的污染,称为原发性污染或一次性污染。在加工、运输、贮存过程中遭受污染称为继发性污染或二次污染。土壤、水、空气、人与动植物、生产环境与食品用具P180,p18217.食品的生境特征食品中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丰富营养物质,一旦少量的微生物污染了食物后,在短时间内可在食品中迅速生长繁殖成大量的微生物,某些细菌和真菌还可以产生大量的毒素,引起食品变质和食物中毒的发生。18.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怎样确定,用什么检测方法P197根据中毒机制不同,可将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感染型和毒素型。前者是由于细菌污染实务后大量繁殖,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被人体摄入后,引起消化道感染而造成的中毒。后者则是由于细菌污染食物后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人食入后引起的中毒症状。特点:潜伏期短,病情急剧与饮食有明确关系临床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发病者对健康人没有传染性有较明
本文标题:卫生微生物历年题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9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