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藏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课题名称印度蔊菜质量标准化研究课题来源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课题起止时间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课题承担单位西藏大学医学院课题负责人周惠英课题指导人王聚乐试验人员袁瑞瑛卓玛东智谢红军阿呷尔布泽仁拉姆曹怡联系电话13618998306联系人周惠英电子邮箱原始资料保存处西藏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资料室西藏大学医学院二00七年七月印度蔊菜Yinduhancai盖菜Rorippaindica(L.)Hiern.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印度蔊菜Rorippaindica(L.)Hiern.的干燥全草。【性状】草本。茎有纵条纹,有时带紫色。叶片卵形或大头状羽裂,边缘有浅齿裂或近于全缘;种子小,极多,卵状,褐色。【鉴别】(1)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排列紧密的类方形细胞。皮层由数列类方形或长方形的薄壁细胞组成,内皮层不明显。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较窄,外侧覆于中柱鞘纤维束,纤维类多角形,壁较薄,胞腔较大;木质部已连成环状,外侧(次生木质部)主要为导管和木纤维,内侧(初生木质部)主要为导管和木薄壁细胞。髓部宽广,由类多角形的薄壁细胞组成。(2)取印度蔊菜药材粉末各约2g,粉加入80%甲醇20ml,浸泡12小时,连续超声提取三次,每次0.5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分别加入5ml乙酸乙酯溶解,制备得到供试品溶液。另取对照药材,同法制备得到对照药材溶液,按照药典规定的薄层色谱进行检测。取上述各样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样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甲酸(3.5:1:0.5: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香草醛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显示不同来源印度蔊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薄层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呈现相同颜色的斑点。【药性】味辛,性凉。【功能与主治】消肿。主治乳房肿胀,炭疽。【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灌洗。印度蔊菜标准起草说明【药材名称】印度蔊菜是《中华本草》(1999)所收载的药材之一,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印度蔊菜Rorippaindica(L.)Hiern.的干燥全草,故确定该药材的名称为“印度蔊菜”。其他称谓永嘎杰布《药物鉴别明镜》。【来源】本品经藏医学院鉴定为十字花科植物印度蔊菜Rorippaindica(L.)Hiern.的干燥全草。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50cm。全体有毛或无毛。茎直立,粗壮,不分枝或分支,有时带紫色。茎生叶和下部叶有柄,大头羽状分裂,长7-15cm,宽1-2.5cm,顶生裂片较大,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圆钝,边缘有齿,侧生裂片2-5对,向下渐缩小,全缘,两面无毛;上部叶无柄,长圆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小,黄色。长角果圆柱形,长1-2mm;种子多数,细小卵形。褐色。(《中华本草》藏药卷)。产地及分布生于路旁、荒地。分布于西藏各地,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等地也有分布。(《中华本草》藏药卷)。药用部位《中华本草》藏药卷中收载印度蔊菜来源十字花科植物印度蔊菜的干燥全草,因此,本品的药用部位确定为干燥全草。采收及加工8月采收全草,洗净,晒干。试验材料样品采自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经鉴定为印度蔊菜药材。【性状】根据实物描述。【鉴别】薄层色谱。金丝桃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点样量展开剂显色剂。显微特征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排列紧密的类方形细胞。皮层由数列类方形或长方形的薄壁细胞组成,内皮层不明显。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较窄,外侧覆于中柱鞘纤维束,纤维类多角形,壁较薄,胞腔较大;木质部已连成环状,外侧(次生木质部)主要为导管和木纤维,内侧(初生木质部)主要为导管和木薄壁细胞。髓部宽广,由类多角形的薄壁细胞组成。茎横切面显微特征对比表明,不同产地药材茎横切面的显微特征基本一致。参考文献[1]《中华本草》藏药卷(2002)。印度蔊菜原植物图印度蔊菜药材图印度蔊菜的药材图显微图片印度蔊菜茎横切面组织图1.表皮2.皮层3.中柱鞘纤维束4.韧皮部5.木质部6.髓部7.次生木质部8.初生木质部9.维管束123456123478659薄层色谱图印度蔊菜的薄层色谱图1:对照药材2:来自山南的商品药材3:来自拉萨的商品药材4:来自日喀则的商品药材
本文标题:印度蔊菜zc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0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