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在四群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1—在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全省、全市“四群”教育动员大会、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引导我县广大党员干部接地气、鼓士气、通民气,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县委决定召这次会议,对全县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作动员部署。下面,我讲4点意见。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四群”教育的重大意义(一)开展“四群”教育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定性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提出共产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告诫全党:“密切联系群众是—2—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始终坚持群众立场,时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二)开展“四群”教育是坚持执政为民理念,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举措。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方法。组织开展“四群”教育,就是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搭建一个平台,创造一个条件,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服务热情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动力,切实转变作风,深入体察民情,把群众的期盼落实好,把群众的利益谋划好,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三)开展“四群”教育是推动富民强县跨越发展,加快建设“五个XX”的重要保证。今年6月,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宜居畅通生态诚信和谐新XX的奋斗目标。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不断改善民生和解决群众利益诉求,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充分调动全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凝聚党心民心,形成强大合力,为顺利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建设“五个XX”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四)开展“四群”教育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XX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县社会形势总体和谐稳定,但随着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的提速,各个重点建设项目的深入推进,我们面临的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将日益突出,对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展“四群”教育,就是要让广大干部直接与最基层的群众接触,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期盼,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化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五)开展“四群”教育是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干部作风是党风政风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实际工作中,许多干部长期蹲机关,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脱离基层群众的倾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作风散漫,纪律要求不严;有的不思进取,能力素质不高;有的浮在表面,服务意识淡化等,严重阻碍了XX的发展,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开展“四群”教育,是我们锻炼干部、培养干部、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教育引导广大—4—党员干部按照“三深入”的要求,与农村广大党员群众结对子、交朋友,真正使干部下基层的过程成为加强党性锻炼、提升能力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二、明确任务,确保“四群”教育扎实开展(一)要深刻领会“四群”教育的基本内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必须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的理念。群众观点是理论问题的教育。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当前,我们有少数干部群众观念有所淡薄、群众感情有所疏远、群众路线有所偏离。开展群众观点教育,就是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教育。作为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群众路线是实践问题的教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实际工作中,我们一些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官僚主义、形—5—式主义作风,存在不愿、不想、不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开展工作的问题。对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干部带着深厚感情、带着政治责任、带着敬畏之心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群众意愿,更加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群众利益是现实问题的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最优秀的政治品格。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群众利益关系,有的对强农惠农政策不落实、执行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等。对此,我们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重要责任,把改善民生视为最大政绩,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在群众最盼的地方下功夫,在群众最急的地方见真情,在群众最怨的地方改作风,实实在在地办一些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惠的实事、好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群众工作是方法问题的教育。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不能忘。现实工作中,少数干部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或强迫、包办等方式做群众工作,方法保守、方式呆板,面对矛盾和问题—6—畏难发愁,遇到群体性事件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甚至因为处置失当而激化矛盾。当前,我县“五个XX”建设的任务繁重艰巨,我们必须适应新任务新要求,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坚持“民意为重、群众为先、以人为本、法律为上、公正透明”的原则,用熟悉群众的干部去做工作,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去做工作,用群众能接受的方法去做工作,用法律法规去做群众工作。特别是涉及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工作,要带着感情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群众讲清楚,把政策要求和具体内容向群众讲清楚,把对群众利益的安排向群众讲清楚,把有关法律规定向群众讲清楚,积极引导群众正确理解政策,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赢得群众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二)要不断完善“四群”教育的基本机制,推动“四群”教育深入开展。开展“四群”教育重在制度保障,用制度推动干部经常性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深入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各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7—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县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3个月,不少于2篇调研文稿;县直部门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4个月,不少于2篇调研文稿;乡镇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5个月,不少于2篇调研文稿。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部门职责,抓住一些重点工作、难点问题,在调查研究中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要深入基层,加强基层工作力量。严格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从明年起,用5年时间,每年从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1∕5的干部组成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集中力量重点派驻贫困村、重点村、难点村,驻村入户开展工作,一年一轮换,做到5年覆盖所有县级机关干部,工作队覆盖所有乡村。工作队要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大任务开展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帮助基层谋划发展思路,协调解决相关困难问题。要深入群众,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要通过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等方式全面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根据省委、市委的部署,县委决定,县处级领导干部每年住村(社区、企业)时间不少于15天,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5户;县直部门领导干部—8—每年住村(社区、企业)时间不少于20天,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6户;乡镇领导干部每年驻村(社区)时间不少于30天,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8户。县直部门和各乡镇实行“挂村包组联户”,其他各行业根据部门职能,既联系工作服务对象和所属单位基层群众,又挂村联系群众。县直单位中层干部每年住村(社区、企业)时间不少于5天,结对联系群众不少于3户;其他干部每年住村(社区、企业)时间不少于2天,结对联系群众不少于2户;乡镇干部每年住村时间不少于60天,结对联系群众不少于5户。各级干部要建立《民情联系卡》、《民情登记卡》,方便直接联系群众、掌握情况、组织考核和群众监督。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记录民情日记,建立民情台账,开展民情分析,以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三、注重结合,确保“四群”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一)要坚持把“四群”教育活动与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相结合。昨天上午,省委召开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委书记秦光荣作了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我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新问题,并对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指导性的意见,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9—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振了精神。这里,我重点强调做好群众工作的几个问题。工作手段上要坚持做到“三个三”。一是坚持“三访”听民声。首先是走访问民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走访群众,真正了解和掌握老百姓“最盼”、“最需”的是什么?“最怨”、“最急”的有哪些?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其次是下访解民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开展大接访大下访活动的要求,落实信访包案等制度,深入工作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地方,开展下访接访,面对面听取群众呼声,现场解答群众疑虑,及时解决群众困苦。再次是接访暖民心。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来信要认真批阅,及时交办,跟踪问效;对群众上访要热情接待,耐心倾听,释疑解惑,使群众感受到我们的党员干部可亲可信可为。二是坚持“三从”定重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在过去办实事、近期调研的基础上,从全县工作大局出发、从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从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出发,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破解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三方面重点,进一步明确一批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确保群众呼声有回应,群众需求有落实,群众难题能—10—解决。三是开展“三同”增情谊。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落实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有关要求,深入联系点、联系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群众生活的艰苦、劳动的艰辛,加深对农村的了解、密切同群众的感情。工作方法上要坚持做到“四宜四不宜”。一是解决问题宜早不宜迟。要把平时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结合起来,将排查摸底与调处化解紧密结合起来,对排查出来的一些苗头性、预警性、初发性矛盾纠纷早重视、早受理、早调处、早解决,及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遇到困难宜进不宜退。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困难,不能绕道而行、避而躲之,必须直面现实,拿出气魄,迎难而上,依法依纪,合情合理解决。三是民意诉求宜疏不宜堵。从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领导干部大下访、大接访”、“支部生活一线过”等活动,实行机关与乡村互联、干部与群众互动,最大限度让群众“苦”有诉处、“怨”有处出,让民情可以顺利上达、民愿可以充分反映、民智可以顺畅集中。四是矛盾调处宜解不宜结。对群众提出的诉求,能当场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向群众讲清楚政策、法律及程序,明确牵头部门,限期予以解决;依法依规不能解决的,讲清道理,认真做好教育疏导工作,了
本文标题:在四群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