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效实践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效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报告执笔:崔学兰结题时间:2013年6月课题单位:沿河县和平镇实验小学[内容提要][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我国儿童大多患有“问题意识缺乏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历层次的增高,“问题”会越来越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来不提问题,二是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三是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和个性之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其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造地学”,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与“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要素。2.研究意义走进我们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启发、讲解——接受,学生学识方式基本都是听——思考练习——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由于大班额课堂上每个学生被提问的次数明显减少,再加上有的孩子懒惰心理强,竞争意识淡薄,对学习缺少兴趣,不爱发言,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养成了不爱思考、不爱提问的坏习惯,学习劲头不足,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保护好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改变仅仅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逐步提高学生问题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学校进行了“小学语文低年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二)这样做的理论依据1.创新教育理论。“问题”是教与学的中介,一个好问题,就是好的学习内容和好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现代认知结构理论。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2、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观念表现。课堂教学更应强调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主动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着个体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方面的差异。(三)研究内容1.问题意识,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研究。2.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3.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四)研究目标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语文上得到不同发展,使他们敢问、会问、善问,逐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1.学生目标:敢问:即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自身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归纳,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其深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并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创新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教师目标:A.善于学习,具备宽广的视野和创新学习能力,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B.善于启疑,提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学习背景,学习情境应与学生心理、生理相协调,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C.教师要有热忱的工作态度,改变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和助长学生“自信、独立、机敏”等人格特征,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危害性的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教师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我们课题组旨在通过《小学语文低年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与科研能力。3.育人目标:(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通过研究,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实现不同的学生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4.科研目标:(1)通过研究,建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新体系,逐步摸索出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一些实用的做法。(2)通过研究,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了典型课案、课例、课件、论文、反思等。(五)课题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六)研究成果展示形式学生问题档案库教师研究叙事集学生跟踪调查成绩对比教师发表的论文,学生习作二,研究过程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2年8月),作好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必要的前测、调查分析和理论准备,制定并论证研究方案,申请立项、开题,拟好实施计划。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5月),课题组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整理和分析资料。课题研究人员开展好相关活动,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撰写活动方案,典型案例等。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3年6月),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形成系统研究成果专辑,接受专家鉴定,推广成果。三、研究的过程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明确活动指向。开放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策略之一。每一学期,我都要给自己定的课题上一堂实验课,向校语文组开放。我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各个环节,力求使课题研究的宗旨在课堂上充得到分体现。我力求改进教学评价,围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一主旨,将教学态度、媒体使用、过程推进、方法点拨、教学素养、即时效果等列入评价内容,让听课教师填写相应的课堂教学评议表,在肯定成功做法的同时,提出相应建议。课题组集中整理大家的意见反馈给上课教师,让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施水平和教师的实践能力。我力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和强化师生共同的问题意识,形成学生质疑问难的品质与习惯,使师生都具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头脑,所以,我要求每节课、每次研讨活动,都要明确问题意识培养的目标,将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始终,成为自己的行为自觉。(二)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研究的现实土壤是实践,研究的阳光便是教师的理性反思。对于教师来说,理性反思就是自觉地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对象,全面、深入地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改进教学实践的目的。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达到改进自己的教,教中学、学中教,边教边学、边学边教。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因此,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觉进行反思,主动撰写课题研究叙事。三、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找到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根本点如前所述,普遍认为“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是出于:权威的慑服(书本和教师绝对正确,无可争辩)、教学的遏制(一味灌输)、课程的迷失(重理轻文)、应试的误区(重知轻能)、传统的阻挠(中庸、服从)。人的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从孩童到就学,是人生中疑惑最多的时期,孩子从刚呀呀学语,就问这问那,天空、泥土、花草、树木、飞鸟、虫鸣,乃至家里的一切物品,都是他们发问的对象。这段时间,儿童轻松愉快、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孩子进入小学不久,为什么会逐步变得沉默寡言,对接触到的更新鲜事物就视而不见,甚至麻木不仁,再也没有了发问的激情和冲动呢?是因为有了课程和教材?课程和教材不仅没有束缚儿童发问,还为他们的发问提供了新的领域和天地。那是孩子接受了文化教育,受到了传统的压制?如果是,那我国传统文化怎就孕育了光照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明”?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将“学”与“问”相结合的精典论述。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到后人的“学贵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再到宋代朱熹的“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直到陶行知所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传统文化中,对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是相当看重的。什么使孩子好问的天性渐渐丢失了呢?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见解:“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袁先生一语中的,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自身。考试主要检测学生明白了多少、知道的程度。应试的压力步步传递,升学的期望层层放大。教师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空灌输知识,强行历练、拔高难度、机械重复,听讲、记忆、练习,成了学习的全部,且从学校延续到家庭,不断压挤着孩子生活的空间,消耗着他们宝贵的生命,即使自上而下齐呼“减负”仍收效甚微,这成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如此背景和重压之下,不少孩子有时甚至连自我存在都难以觉察,哪来问题意识?2.寻得学生问题意识生成的基准线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课题组进一步理清了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小学生——6~12周岁之间,被强制在学校接受6年义务教育的特定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心智发展还很稚嫩,自我独立意识薄弱。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培养——广义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促使对象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特定活
本文标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效实践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2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