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犹太人大屠杀1941年6月22日,德国偷袭苏联的战争开始以后,盖世太保跟随德军进入苏联境内,对住在乡村地区的犹太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盖世太保最初的杀人方法是用手枪射杀,然后将尸体埋葬在万人坑里面。但是柏林想出了更“人道”的杀人方法以降低秘密警察的压力——用毒气杀人。为了实现雅理安人的纯种化,纳粹德国在国内和占领区实行严格的人口审查制度,日耳曼人,犹太人的身份登记是有区别的,实行的人口管理也不同,所以很轻易的就可以将德国境内的犹太人抓光;后期德军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犹太人分散,逃难,但是党卫军对每一个犹太人的排查很严谨,每到一地都严格制定人口分散管理制度,建立犹太人隔离区,犹太人单独关押,并且宣布窝藏犹太人将一起受到惩罚,加上欧洲许多国家有反犹倾向,德军占领区的人很多配合党卫军抓犹太人.日耳曼民族与犹太人的民族矛盾英国北爱尔兰问题北爱尔兰问题是1921年南部爱尔兰从英国独立出来,南北爱尔兰分离之后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它混合着历史、政治、民族和宗教矛盾,极其错综复杂。北爱问题主要是民族宗教冲突,是长期以来两大宗教的对立。由北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主要是天主教徒的政治立场)和联合主义者(主要是新教徒的政治立场)之间不断重复发生的激烈暴力冲突。英国人则用“TheTroubles”一词特指以首府贝尔法斯特为中心的北爱乱局。冲突根源北爱冲突缘于北爱尔兰在联合王国内的地位争议,以及民族认同不一、文化传统相异、宗教信仰有别所导致。具体表述如北爱尔兰政府长期由新教徒所控制,对于天主教徒在政治参与、教育以及就业等问题上百般歧视,因而强化了原本彼此在国家定位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歧异。对于北爱尔兰,有三种政治选择:第一是继续作为英国的一部分,第二是加入爱尔兰共和国,第三是独立。爱尔兰共和军与北爱尔兰警察冲突阿以冲突一、整个冲突的起源,一言以蔽之,犹太人承认阿拉伯人的生存权利,阿拉伯人和伊斯兰世界不承认犹太人的生存权利。这是基本的基本!二、以色列之地(又称巴勒斯坦地区)二战后独立建国的权利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长期奋斗的成果,该地区的阿拉伯人无尺寸之功,跟着分走半壁江山还不满足,要一家独吞。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是67年以后因为阿拉伯各国被以色列打得不敢窥阴山,阿以之间出现权力真空地带而发展起来的。47年以前抗拒英国,47年以后抗拒阿拉伯诸国,不仅以色列的建国是犹太人打出来的,巴勒斯坦有机会建国其实也是犹太人打出来的。三、联大做分治决议时,阿以问题的解决是在国际协商的框架之内进行的,是阿拉伯人发动第一次中东战争,试图灭绝以色列,才使得阿以争端最终转化为阿以冲突,并使得暴力原则从此成为游戏规则。四、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逃离阿拉伯世界的犹太难民和逃离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难民人数基本相当,都在六十万到八十万之间。以色列默默无闻地吸收了自己的难民,花费巨大的努力将他们融入了本来是以西方犹太人为主体的以色列社会,没伸手向国际社会要一分钱,也没把自己难民问题的解决当作实现和平的先决条件。反观阿拉伯各国,除约旦以外,大多把巴勒斯坦难民关在难民营里,严厉禁止他们与当地社会融合,有意制造和扩大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并让国际社会负担难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所谓的巴勒斯坦难民回归权的问题则一直成为以巴实现和平的主要障碍。五、从二十年代犹太人在以色列之地与阿拉伯人发生摩擦起,到90年代以巴和平进程开始,几乎所有的和平共处建议都是犹太人提出被阿拉伯人拒绝的,其间大概只有萨达特例外。六、耶路撒冷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已经成为犹太教圣地,成为伊斯兰教圣地的时间至早是公元后7世纪(最初的伊斯兰教徒是面向耶路撒冷而不是麦加祈祷的)。十字军东征之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长期冷落,直到犹太人回归,才重新热起来。七、从1948年阿以停火到1967年六日战争爆发,近20年时间里阿拉伯人占领着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比今天国际社会给巴勒斯坦人建国的土地还要大的巴勒斯坦地盘,却从未建国。以色列在此期间对该地区毫无影响力。因此巴勒斯坦人没建国与以色列无关!八、犹太人在这块土地上至少三次立国(古以色列王国、马卡比王国、现代以色列),建立了有效的统治,“巴勒斯坦人”一次也没有。九、今天,在狭小的以色列国土上生活着100多万阿拉伯公民,享受着自由民主制度赋予他们的所有权利,包括在战争时游行抗议,声援敌对国家的权利。在辽阔的阿拉伯国土上只生活着区区几千犹太人,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北非(突尼斯、摩洛哥等相对温和的国家),即使是在民主化最成功的突尼斯,宪法草案也规定任何与以色列或以色列人的关系都是犯罪行为。希伯伦的巴勒斯坦店铺被以色列勒令关闭印巴冲突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冲突自1947年因克什米尔问题升级,矛盾根深蒂固;而今,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变化、大国争夺的影响,印巴关系再次扑朔迷离。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国关系一直不和,它们互相对立、剑拔弩张。1947年、1965年、1971年印、巴之间先后爆发过三次战争;1999年在卡吉尔地区发生武装冲突;2002年发生了印度穆斯林焚烧印度教徒所乘火车的火车袭击事件,使印、巴处于战争的边缘。其间,两国间多次发生的小规模冲突也都夹杂着纷繁复杂的民族、宗教因素。虽然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印、巴一次又一次地达成协议、发表联合声明、划定停火线,但由于印、巴民族、宗教矛盾的长期固化,特别是克什米尔问题的敏感性,致使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不断。俄罗斯与车臣民族矛盾俄罗斯与车臣民族的矛盾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沙皇对车臣的入侵,但矛盾的真正激化是苏联解体前后开始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外部势力的插手,车臣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恶性膨胀。1991年9月,苏联空军少将、车臣人杜达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10月,车臣举行共和国总统和议会选举,杜达耶夫当选总统。11月,即在苏联解体的前夕,杜达耶夫颁令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很快组织了车臣国民卫队。从此,车臣既不签署1992年的俄联邦条约,也不参加1993年的俄议会选举,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平息车臣日益猖獗的分裂主义势力,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1994年12月,俄罗斯当局出动6万军队,对车臣非法武装进行打击。由于种种原因,1996年8月31日,俄联邦政府和车臣非法武装在俄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的哈萨维尤尔特达成协议,规定将车臣地位问题搁置5年。历时20个月的车臣战争以一纸“哈萨维尤尔特协定”而告终,联邦部队于1997年1月全部撤出车臣。1997年1月,车臣举行总统选举,马斯哈多夫当选。同年5月,俄联邦与车臣签署和平与相互关系原则条约。但是,马斯哈多夫仍然坚持车臣是“独立国家”,不仅拒不执行和平协定,而且加紧分裂活动。尤其令俄罗斯当局不安的是,在马斯哈多夫领导下的车臣,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不仅在车臣境内加紧分裂活动,而且武装袭击与其毗邻的达吉斯坦,企图与该自治共和国一起建立“神权政治国家”。因此,1999年8月俄当局出兵10万,打响了第二次车臣战争。2000年1月俄政府宣布马斯哈多夫为车臣不合法的总统后,他躲藏到车臣南部山区,成为车臣非法武装的3大头目之一,组织和领导车臣非法武装与俄军对抗。俄政府军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非法武装被消灭。但是,车臣剩余的非法武装化整为零,在车臣内外采取游击战术,不断在俄罗斯各地制造恐怖事件。特别是近几年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活动猖獗,劫持人质、炸毁客机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002年10月23日,数十名车臣武装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将800多名正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演职人员劫为人质。3天后,俄特种部队向剧院内施放催眠气体后,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数人质,但仍有130名人质不幸丧生。俄军随即在车臣展开了大规模清剿行动。2004年9月1日,马斯哈多夫与车臣非法武装的另一个头目巴萨耶夫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俄当局随后悬赏约1000万美元缉拿他们。后记作为一名倾向社会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公民,我一直向往民主和自由。但是,假如有什么人,非要把“民主”和“分裂祖国”捆绑在一起强行塞给我们(就如同有些人非要把“专制”和“社会主义”捆绑在一起塞给我们一样),想把我的祖国弄得四分五裂、七零八落,我不但要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而且一定要与之战斗到最后一刻。我不敢自封是一名“爱国者”,但我永远不会做卖国贼。我们向往的是民主和自由,而不是民族分裂主义的肮脏私货;正如我们向往的是人人平等、彼此友爱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专制独裁的可耻赝品一样。
本文标题:历史上的民族冲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