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历史唯物主义主观题节选A3
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唯物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1.1社会发展的规律11.2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1、(2013·四川卷)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会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须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经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1)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发展趋势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知识。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是本题的规定性要求,即答题范围。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材料,把握关键信息,从中归纳T市是如何做的。“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要求加快社会管理创新,这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撤销市区街道办,充分发挥社区功能,这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体现;社区管理依靠人民、社区各单位都全方位为民服务,这都体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2013惠州一模)36.(3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近70次“改革”,代表委员竞相提出有关“改革”的议案提案。走过“而立之年”的改革,再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原理,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革的原因。(9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政治体制等各方面必须改革,而成功的社会改革又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4分)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2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分)3、(2013肇庆一模)37、(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3)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分析为什么“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7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世情、国情、党情要求我们具有这一精神。(2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或回答:“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要求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3分)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一精神能够指导我们正确地改造世界。(2分)4、[2013·安徽卷]“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第一组聚焦“民富”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1)结合第一组观点,回答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如何实现: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确定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②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激发人们创造热情;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理论依据: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倍增目标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解析]注意本题有两小问。第一小问主要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角度说明。第二小问可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角度分析说明。25、[2013·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同志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答案]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②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再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巩固了群众基础。6、(2013佛山二模)36.(2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2013年初广东省政府审议并通过了《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整个规划一方面体现出广东将继续坚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双轮驱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展现了广东省政府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诚意、形成多方合力的魄力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决心。(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生活与哲学》中与人民群众相关的知识,为广东省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广东省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3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广东省政府应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践中的主体作用;(3分)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广东省政府应广开言路,汇民意、集民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建言献策作用。(3分)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省政府应该通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探索新型城乡一体化道路,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3分)7、(2013深圳一模)36.(2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⑶结合材料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分析“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因。(13分)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党要密切联系群众。(6分)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所以,党要密切联系群众。(4分)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保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所以,党要密切联系群众。(3分)8、(2012安徽高考39,8分)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网友议题直面道德困惑引领价值选择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鲜明的回答。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8分)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考生若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正确价值选择”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9、(2012深圳一模37,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面对这一窘境,深圳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011年1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深圳不缺好心人”。(2)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由“不扶”到“扶”的道德风尚的变化。(6分)①“扶”与“不扶”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3分)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由“不扶”到“扶”,使“扶得起”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3分)(3)结合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树立正确道德观念重要性的理解。(10分)①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利于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判、形成良好道德风尚,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4分)②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利于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扶”与“不扶”、“助”与“不助”的冲突时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责任。(4分)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地维护人民的利益。(2分)(考生若回答出“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给2分,但本
本文标题:历史唯物主义主观题节选A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