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教学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教学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1: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导入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导入3:“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超过75%,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是国家建设不可忽视的基本问题,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力的增强具有重大意义,农村的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今天,让我们翻开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篇章,了解中国古代农业走过的历程,关注农业发展的现状,一起构想中国农业健康美好的未来。导入新课。导入4:播放《天仙配》,歌词中“你耕田来我织布”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古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生产形态。当然,一句歌词不能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全貌。要想仔细了解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的详情,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课。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演变1)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产生):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最早培植水稻、粟;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工具:石刀、石斧)2)早期农业生产的进步: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耜耕”或“石器锄耕”商周:少量青铜农具,掌握开沟排水、制肥、灭虫技术。西周: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春秋时期铁犁牛耕(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3、结论: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犁耕的改进)铁犁牛耕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逐渐推广——铁农具和牛耕2)两汉时期——改进和进一步推广:耦犁(西汉赵过,两牛三人)、犁壁东汉时耦犁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隋唐时期——耕犁相当完善——江东地区曲辕犁、犁评2、耕作技术: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西汉时期——代田法(赵过);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的水田耕耙技术。3)耕作制度:两汉——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制。3、农业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水力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探究: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其原因是什么?经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①原始农业的产生——“火耕”或“刀耕火种”②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耜耕”或“石器锄耕”③商周——少量青铜农具,掌握开沟排水、制肥、灭虫技术④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逐渐推广——铁农具和牛耕⑤两汉时期——改进和进一步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⑥隋唐时期——耕犁相当完善——江东地区曲辕犁、犁评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具体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结论: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1、小农经济的形成1)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曲辕犁根据05年版人教版概述: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生产目的: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3)特点:(结合教材P7“学思之窗”关于《天仙配》的材料引导分析)①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②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⑤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具有落后性。4)评价:①积极方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②消极方面: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阻碍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严重阻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探究:影响我国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1、有利因素:①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②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④政府的重农政策。2、不利因素:①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②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③封建剥削、阶级矛盾、社会动荡。四、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无地或少地;2、从地位来看:自然经济始终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3、从基本模式看:小农经济4、从经营管理方式看:精耕细作(注意了解教材对应关于“精耕细作”技术演变史)5、从命运看:艰难中成长(个体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发展总趋势的稳定性)6、从与政治关系看:在封建社会始终受到重视,关系到国计民生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本文标题: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