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恩施州咸丰县坪坝营镇杨洞中小学校冉红平教学内容:《乘法运算定律》教材的第33页——35页的例1、例2及练习六的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猜想,观察、比较、概括、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教学难点:验证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a+b=b+a(a+b)+c=a+(b+c)2、引入新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我们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么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呢?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1、验证乘法的交换律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来验证保护环境对人类非常重要,植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瞧,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植树呢(出示例5主题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并解答a、负责挖坑、种树的共有多少人?25×4=100(人)4×25=100(人)探究、发现问题: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b、负责抬水、浇树的共有多少人?25×2=50(人)2×25=50(人)仔细观察这两人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C、每组要浇多少桶水?5×2=10(桶)2×5=10(桶)仔细观察这两人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4)、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25×4=4×2525×2=2×255×2=2×5(5)、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发现的规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汇总)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这就验证了同学们的猜想,乘法确实有交换律。(6)、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乘法的交换律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7)、你最喜欢哪一种?(8)、其实乘法交换律在我们以前就用到过,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哪些地方用过(学生思考后回答),再次证明交换两人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2、验证乘法结合律刚才我们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了乘法交换律确实存在,那乘法结合律是不是也真的存在呢,接下来我们自己举例验证(1)、学生自己举例,小组交流,初步验证乘法结合律(2)、指名汇报.(8×4)×5=8×(4×5)(5×2)×3=5×(2×3)(25×4)×1=25×(4×1)(3)、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4)、刚才同学们通过举例来初步验证了乘法结合律的存在,老师也用了一道应用题来进行验证,再次验证乘法的结合律。a、出示例6b、学生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c、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学生独立列式(25×5)×225×(5×2)=25×10=125×2=250(桶)=250(桶)d、仔细观察这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25×5)×2=25×(5×2)(5)、通过刚才解决这道题,我们再一次验证了乘法结合律的存在,什么叫做乘法的结合律呢?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6)、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吗?3、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仔细观察,谈发现)三、巩固与练习。1、填空。12×32=32×()108×75=()×()60×()=8×()25×()=()×2530×6×7=30×(6×)125×(8×40)=(×)×()2、你能很快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积吗?3、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23×15×25×37×2492×5×225×166×48×5×125×40五、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布置。教材27页的第2、3题。
本文标题: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3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