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活中的透镜》评课稿第一、教态自然、大方、富于美感,让学生倍感亲切;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流畅、有较强的亲和力,营造了一个师生和谐、民主的探究平台。第二、老师像一位忠实的听众,她在用心倾听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她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表现,营造了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她又像一位“谈话”节目“主持人”,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他更像学生的好伙伴,师生之间智慧的对话、感情的沟通,营造了师生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第三、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探究课。首先课堂设计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内容自然过渡,各个环节衔接紧密,整体感强。她利用2008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瞬间的照片和动听的主题曲开启本节课的大门,用一句简单的提问“这些精彩瞬间怎样留住”,引出照相机这一探究板块。教师精准动听的语言引导“谁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照相机?”又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设置游戏环节“自制照相机比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运用各种心理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展开科学探究,逐步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大家知道,本节课内容设置分三个板块: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分别探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的三个应用。许多教师往往在处理上出现一节大课三节小课的失误,三个板块独立探究,结果使课堂显得凌乱,学生也形不成系统的的知识体系。而这位老师在这节课的设置上将各个板块用问题情境,巧妙衔接,自然过渡。在学生探究总结照相机成像特点,了解成像原理后,出示一张小照片,(当然因为太小我们大家看不清),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将它放大”学生自然展开讨论,猜想,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投影仪,放大镜。这位老师利用学生的强烈表现欲,请同学走向讲台,自己演示,总结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通过“三种器材的成像原理”准确的比较、解释使三个板块融为一体。在本节课最后环节,大多数老师都会单独设置生活中其他透镜的应用和作业两个环节,而**老师将生活中透镜的其他应用(水滴放大镜、水杯盛水后具有放大镜功效)融于作业中,并且在作业设置中加入学生动手实验,更显设计上的巧妙。其次,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对细节的巧妙安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学生探究得到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后,加入“像成在哪里?”的提问和语速较慢的重点强调“底片相当于光屏,照相机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在学生探究得到投影仪的成像特点后,用同样的方式方法,甚至是重复的言语再次重点强调“屏幕相当于光屏,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在学生探究得到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后,教师请同学们补充实验“探究放大镜成像能否承接?”,这样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几个动作的细节有助于学生下一步理解虚像实像概念。在这一心理准备完成后,教师娴熟的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将三种成像原理以动画的形式呈现,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并为下一节课打下了基础。第三、对学生心理的把握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本节课**老师注意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使用一定的心理策略,使整节课学生探究意识明确,注意力始终归于课堂。尤其是在自制照相机这一环节问题提出、设疑的处理上,体现的尤为突出,成为本节课亮点中的亮点,我们一起回顾这一环节。一、“我只带来一个照相机”先给学生一个失望点,因为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决定了他们的新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想亲自体验,接触。但只有一个,怎么办??二、“怎么办,我们来自制一个照相机,如何?”重拾学生的希望,重新点燃学生的好奇心,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但同时又设置了第二个困惑点,“这么复杂的相机我们能自制?”我想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都会产生质疑,为下一步介绍相机制作规则、制作方法步骤打下了心理基础,或者说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了一个点上“怎么做?我要试试”。三.“开展一个自制照相机比赛”“,从心理学角度看,“比赛”是给了学生一个暗示“如果你不认真思考,学习,掌握规则,你就会输”,而一个“输”字更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规律。四、“制作比赛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规则及制作方法”大家都想赢得比赛,如果你不了解规则方法,你一定会输,再一次强化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老师用“这是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我们学过的什么(凸透镜),请同学们检查你桌子上有没有?”这样类似的介绍+提问+学生动手检查,将相机的构造、各个部件的作用、制作的方法、探究所需仪器的检查融为一体。“只介绍相机和器材的对应关系”并不将相机的制作步骤一一呈现,又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余地。用十分简单的几句话教给学生知识,同时也解决了老师枯燥的讲解“一言堂”的弊端。过程中既有老师讲说,又有学生探究动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用“告诉我,会忘记;让我看,会记住;自己做,会理解”这句话概括我觉得最为贴切。四、“比赛开始,计时”使本环节达到高潮,期间,老师关切的话语,关爱的眼神,耐心的指导,又充分体现了和谐的人文关怀。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探究课例,但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里我也想谈一下自己对这一节课一些改进建议:第一、教师整体设计和课堂实施上比较完善,但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可以看出**老师“我是老师,这是我的课堂”的心态。首先,体现在教师课堂语言的表达使用上。例如“给我看看”“给老师说说”“给我完成”等等语言的多次使用。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外界不经意的语言、行为都可能对他们产生巨大的触动感,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我认为教师不要以“我”为中心,用“给大家看看”“给同学们说说”“做一做,试一试”这样的语言会更好一些。其次,体现对学生出现非老师预设或者说错误回答的处理上。例如,有一位同学提出“照相机成放大的实像”的猜想,而**老师只是说,“你说的对吗?一会儿看是不是这样?”将这一问题一带而过,整节课下来老师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任何关注和解答。这样不但会给刚才的学生造成一种“我不被重视”的心理感受,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生成问题的途径。我个人认为: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有两个建议:第一,可以在学生观察照相机成像特点后,请刚才那位同学谈谈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用一句小小的封闭式提问:“你观察到放大的像了吗?”体现对她刚才猜想的关注,同时也加强其他学生的认识。第二,或者将这一问题放到照相机的探究完成后,用这一课堂自然生成的问题引入下一环节关于投影仪的探究,这里只需一个小小的问题“既然照相机不能成放大的像,那么大家有没有什么方法成放大的像呢?”自然过渡,使课堂显得更加紧凑,有整体感。当然,对于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上,我说的这些可能有些吹毛求疵,在这里借大赛的机会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第二、老师在课堂的处理上,过于拘泥于教材预设,没有根据课堂实际放开手脚,改变预设,使教材服从于课堂,服务于教学。首先,本节课进行过程中,当进行完成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和原理后,老师提出“如何得到放大的像”这一问题,教材预设中是要引入投影仪的探究,但大多数学生们首先想到的是利用放大镜,这里,我认为大可以利用这一生成情景,进行放大镜的探究。完成后再加一个问题情境“如果想让像更大些,让所有同学都看到,放大镜可以吗?如果不行,如何实现呢?”自然过渡到投影仪的探究学习中,是整节课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形式。不必迷信教材的安排,根据实际发生和学生思维设置的课堂才是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其次,老师虽然想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但在实质操作中,值得商榷。例如,在总结完成照相机成像特点和原理后,加入一个小实验,请同学们用自制照相机先观察远处的景物,不改变镜头和塑料薄膜的位置,再观察近处的景物,是否清楚。当同学们观察后发现不清楚时,教师提示应该将镜头向前还是向后移动,同学们回答后,就不了了之了,没有进一步发展。我认为在此这样的设置的作用不大,就像整体的一个外挂,显得多余。我觉得,可以在探究照相机前,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实际照相中的调焦的情景,设置问题,将这一外挂归于整体;试验完成后演示实际照像时的调焦过程,再加上多媒体动画演示,如何改变物体、镜头、底片的位置、距离,并简单介绍像的大小变化,拓展知识面,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打下基础。第三、在自制照相机比赛环节,老师告诉学生:“将凸透镜放在直筒前,用手拿好”。我认为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器材,如胶带、胶水等由学生自主决定如何去做,并且引导学生将凸透镜固定在直筒前,这样下一步观察成像特点的实验,做起来会更方便一些。对于一堂好的物理探究课之评价、讨论由来已久,但终未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说法,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堂课仿佛一面多棱镜,因听课者的不同、评价角度的不同,同一堂课也就呈现出千姿百态,这与“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同一道理。
本文标题:生活中的透镜评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30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