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华师10秋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作业参考答案及练习测试题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1页共13页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测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C)A、评价作用;B、强制作用;C、维护统治阶级阶级统治的作用;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2.被恩格斯称为简单“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是(C)。A.《乌尔拉姆法典》;B.《汉穆拉比法典》;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拿破仑法典》;3.下列所举,不属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是(D)。A.澳大利亚;B.新加坡;C.印度;D.荷兰;4.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B)。A.法的阶级属性;B.法所调整社会关系的种类;C.法的制定程序;D.法的历史传统;5.下列所举,不属于我国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D)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B.法制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C.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6.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心环节是(B)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7.作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宪法是国家的(C)A.授权法B.程序法C.根本法D.特别法8.宪法的制定与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A)的特别程序A.普通法律B.一般法律C.特别法律D.基本法律9.宪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D)A.保障B.中心C.关键D.基础和核心10.最早产生的宪法是(A)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D.苏俄宪法1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D.苏俄宪法12.欧洲大陆最早制定成文宪法是(B)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D.苏俄宪法13.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B)A.中国宪法B.苏俄宪法C.朝鲜宪法D.罗马尼亚宪法1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B)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D.1982年宪法15.我国1982年宪法通过以来共进行过几次修改(C)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B)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D)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阶级基础是(A)A.工农联盟B.人民民主专政C.各个阶级的联盟D.爱国统一战线19.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B)A.邦联制B.单一制C.复合制D.联邦制20.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公有制经济D.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21.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____C___之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A.10日;B.3日;C.5日;D.6日;2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_A__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A.6B.8C.12D.92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以外对我国和我国公民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D)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照犯罪地法不受处罚的除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2页共13页A.5年B.2年C.10年D.3年24.我国对刑法溯及力所采取的原则是(D)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旧兼从重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25.我国刑法的首项具体任务是(A)A.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保卫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26.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对象,刑法上称其为(C)A.犯罪客体B.犯罪结果C.犯罪对象D.危害结果27.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是(B)A.重罚制B.双罚制C.只对单位判处罚金D.对直接责任人判处18、刑罚28.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是(B)A.18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0周岁29.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标志为是否(B)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较大损害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C.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较大损害30.紧急避险强调避险所造成的损害要(A)所要避免的损害,答:A.小于B.大于C.等于.D.小于或等于31.大学生在适应大学这一新的环境中最根本的因素是(D)。A.提高生活自理能力B.摸索大学学习方法C.掌握人际沟通技巧D.确定新的奋斗目标32.交往双方空间距离近,交往频率高,彼此就容易相互吸引。这种现象即人际吸引规律中的(A)。A.接近吸引B.相似吸引C.互补吸引D.外表吸引33.爱国义作为人们的一种主观精神和行为状态,表现为爱国情感、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等不同层次并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其中,爱国主义的理性升华是(B)。A.爱国情感B.爱国觉悟C.爱国行为D.爱国定义34.理想的核心内容是(C)。A.生活理想B.道德理想C.社会理想D.个人理想35.“谁有病,谁吃药。”这一通俗说法生动反映了价值所具有的(A)。A.个体性B.多维性C.时效性D.持久性36.“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为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成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成为节制的、勇敢的人。”这深刻地说明了(D)。A.处处留心皆学问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C.“慎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修养方法D.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持续地去做,才可能形成高尚的品德,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37.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A)。A.实实在在的实践B.随心所欲的想象C.坐而论道的空谈D.对美好未来的向往38.保持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的方法是(B)。A.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B.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C.成养健康的生活方式D.出现问题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39.心理保健的核心内容是(A)A.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B.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加强自我心理调节D.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40.理想以其主体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C)。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B.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D.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41.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D)。A.爱故土B.爱河山C.爱人民D.爱祖国4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关于人的本质经典论述的作者是(A)。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43.道德评价的标准是(A)。A.善与恶;B.我与你;C.情与法;D.知与行;44.一个人对于与自己信念相近或相同的观点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体现和反映了信念的(B)。A.执着性B.亲合性C.稳定性D.多样性45.下列所举,属于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C)。A.文明礼貌B.爱岗敬业C.男女平等D.服务群众46.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3页共13页(A)等传统伦理道思想的精华。A.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B.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C.道家;墨家、儒家和法家;D.法家;儒家、道家和儒家47.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B)。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人道主义48.“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的哪!”这句话主要说明(C)。A.竞争中有合作B.合作中有竞争C.人个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实践过程D.修养的好坏决定做事的好坏49.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内容是(C)。A.思想修养B.道德修养C.心理素质修养D.学习成才修养50.爱情的本质是(A)。A.责任和给予B.索取和占有C.自私和自利D.金钱和地位51.“谁有病,谁吃药。”这一通俗说法生动反映了价值所具有的(A)。A.个体性B.多维性C.时效性D.持久性5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是(D)。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了冲突,都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D.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发展53.“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为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成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成为节制的、勇敢的人。”这深刻地说明了(D)。A.处处留心皆学问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C.“慎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修养方法D.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持续地去做,才可能形成高尚的品德,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54.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民法规则55.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A)。A.实实在在的实践B.随心所欲的想象C.坐而论道的空谈D.对美好未来的向往56.在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感情,切不能以权压人、以势压人、我行我素、横行无忌。这体现了交往原则中的(A)。A.平等原则B.真诚原则C.信用原则D.相容原则57.退伍军人李某(男,32岁),在一次外出开会时,得知另一参加会议的代表吴某(男,31岁)也是转业军人,于是两人在整个会议期间,开会时坐在一起,吃饭时走在一起,乃至上街购物时也相约在一起。这主要反映了人际吸引规律中的(D)。A人格吸引B邻近吸引C仪表吸引D相似吸引58.“爱之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酸中醋。随便喝,要中毒。”这说明,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B。A.要以互爱为基础,不能强对方求B.要严肃认真、专一不二,不能朝三暮四、见异思迁C.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要遵重对方的感情和人格,平等地履行义务59.心理保健的核心内容是(A)。A.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B.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加强自我心理调节D.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60.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是(B)A.人生态度B.人生目的C.人生价值D.人生体验6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这指的就是(B)。A.理想B.信念C.道德D.友谊62.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人道主义63.下列所举,属于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C)。A.文明礼貌B.爱岗敬业C.男女平等D.服务群众64.就一般情况而论,人的信念形成的关键因素是(C)。《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4页共13页A.正确的认识B.错误的认识C.感到对的情感D.学历的高低65.理想以其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D)。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B.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D.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二、多项选择题1.法的规范的作用有()。A、指引作用;B、教育作用;C、预测作用;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2.下列所举,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ACD)。A.宪法;B。民法;C。刑法;D。规章;3.以规范内容的不同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AB)。A.义务性规范;B.确定性规范;C.禁止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4.下列所举,属于法律事件的是(ABC)。A.人的出生;B.人的死亡;C.故意杀人;D.订立合同;5.下列所举,属于有权解释的是(ABCD)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者解释;6.我国依法治国的宗旨是(ABCD)A.保障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B.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C.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D.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7.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有(ABC)A.选举的平等性原则B.选举的普遍性原则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D.公开投票的原则E.从物质上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原则8.特别行政区享有权力主要有(CD)A.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B.享有高度的自治权C.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D.享有
本文标题:华师10秋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作业参考答案及练习测试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4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