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课标同步训练与评价》(高中历史必修Ⅲ.人教版)单元标准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①②③④1.(原创)中国打破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的标志性事件是A.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1966年,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D.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原创)为推进我国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的下列措施的先后顺序是①制定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③制定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④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3.(原创)宣告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课氢弹爆炸成功B.第一课原子弹爆炸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神州五号”飞船发射成功4.(原创)下列科技成就中,使我国高能物理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是5.(原创)中国政府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是在A.1975年B.1992年C.1999年D.2001年6.中共中央制定把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核科学等列为重点项目的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是在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7.(原创)被国际上当作中国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科研成果是A.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B.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成功C.氢弹爆炸成功D.秦山核电站《新课标同步训练与评价》(高中历史必修Ⅲ.人教版)A.袁隆平的杂交稻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培育出转基因羊、牛D.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8.(2005济南模拟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岭南地区出现三季稻B.水稻杂交技术及其在世界得到推广C.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D.我国棉花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9.(2004天津文综)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1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籼型杂交水稻育成○3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1○2B.○1○3C.○1○4D.○3○410.(2002年天津)从嫦娥奔月的古代神话,到明代万虎尝试以火箭为动力飞行,翱翔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2002年3月,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朝着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1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航天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2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质的飞跃,这里不开科技发展量的积累○3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对文明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4科学家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是其个人价值的成功再现A.○1○2○3B.○1○3○4C.○1○2○4D.○2○3○411.(原创)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A.新中国成立大会上B.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时C.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D.1958年大跃进开始时12.(原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13.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对此过程认识、评价不正确的是A.正确的科技文化政策可以推动其发展B.要想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必须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C.学术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当作政治问题来对待D.社会安定、政治经济繁荣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史学园地14.(2001全国文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2001年全国文综)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A.新式学堂成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形式B.废除了科举制度C.科学和经学并重《新课标同步训练与评价》(高中历史必修Ⅲ.人教版)D.开辟了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16.(2001全国文综)20世纪初期,中国出现“负笈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B.促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D.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17.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1993年,我国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对这一计划的准确理解是A.面向21世纪,全国各省各办好一批重点大学B.面向21世纪,全国各省的重点大学各办好一批重点学科C.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D.在21世纪,在全国各地争取办好100所以上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18.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奋起直追的源动力,下列属于我国重视教育的举措有○1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2与经济大跃进同步,实施教育大跃进战略○3提出“科教兴国”战略○4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A.○1○3○4B.○1○2○3C.○2○3○4D.○1○2○419.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我们通过张艺谋的影片《活着》中的片断“儿子想拿父亲的铁皮箱子交给街道干部去炼铁”,可以想到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大概是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C.二十世纪五十年代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20.(2003年上海)“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开始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21.(2003年上海)“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22.“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的科学和经济建设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2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制成功○3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成功○4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A.○1○3B.○3○4C.○1○2D.○1○423.为新时期教育改革指明方向的是A.《义务教育法》的颁布B.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C.新时期的教育方针D.《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24.(2001年全国文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1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2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3完善了教育立法○4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1○2B.○2○3C.○3○4D.○1○4《新课标同步训练与评价》(高中历史必修Ⅲ.人教版)25.9.(原创)下列历史活动属于周恩来的活动有○1参加重庆谈判○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3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4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A.○3○4B.○1○2C.○1○3D.○2○4单元测试题26.(1995全国)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4分)(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6分)(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6分)(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4分)27.(原创)材料一:下列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我国的教育状况知识青年在北大荒材料二: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又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材料三: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攻读《新课标同步训练与评价》(高中历史必修Ⅲ.人教版)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请回答:(1)材料一中知识青年在北大荒的图片拍摄于我国的哪一历史时期?此时期我国教育状况如何?(4分)答:拍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此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恢复高考是在哪一时期?党重新重视教育、重视知识分子对我国科技事业产生了那些影响?(4分)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新的春天。(3)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是怎样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的?(2分)答: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与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4)根据材料三,概括江泽民的观点。(2分)答: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5)材料二三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答:把发展教育看成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三、问答题:2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24分)参考答案:(原因成就各答对6点即可得满分)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2)政府重视科技工作,如成立中国科学院,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提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等。(3)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事业的奉献精神。(4)海外一些科学家回国效力。(5)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为科技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6)教育科研机构的成立,组织和壮大科研队伍。(7)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等。成就:(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1966年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4).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6)1974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育成。(7)1983年银河一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8)1988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成功。(9)1993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启动运转。(10)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安全返回。(11)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安全返回。29.毛泽东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文中指出“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思考毛泽东的这段话后回答:毛泽东鼓励不同学术观点进行争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6分)毛泽东的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6分)“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由有何不同?(5分)《新课标同步训练与评价》(高中历史必修Ⅲ.人教版)答:前提条件:“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依据: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落后的
本文标题:单元标准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5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