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数学教研室2015/11/12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1目录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1二、课程建设与改革……………………………………………………3三、教学基本条件………………………………………………………8四、专业教学团队………………………………………………………10五、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11六、人才培养质量………………………………………………………16七、专业特色或创新……………………………………………………19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1第一部分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1.1、专业设置与定位初等教育(理)专业于2000年正式设置,当时以安庆师范学院桐城教学部名义招生和教学。自2010年5月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以来,累计招生733人,毕业324人,在校学生:409人。安庆师范学院仍是我校的法定协议指导单位。专业代码:660213。2013年被教育部列为教改示范专业。初等教育(理)专业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地方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为导向,走“校校合作”的办学之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小学数学教师、科学教师,特别是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培养“合格+特长”的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科学教师。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1.进一步深化“校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学历和职称层次,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奉献、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3.强化实践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特长技能;4.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5.努力在三年内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学校教师教育的示范专业、省内有影响力的重点专业,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1.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总体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扎实的基础教育数学学科知识,能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和教育管理,初步具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教师;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法律基础,具备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2、具有扎实的从事小学数学及科学方向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2对当今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前景有一定把握;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学科发展的新成就,获得学科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不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小学数学及小学科学教学和教育管理等实际工作,熟悉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及其编排规律,开发生活中数学资源。3、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使用技能和相应的信息获取、选择、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品质与一定的审美情趣,有健康的体魄,并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标准。1.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校校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争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支持、参与办学,在联合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人才、共建实训与实习基地、联合开展科研合作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加强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实习相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实行“2.5+0.5”的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半主要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穿插进行教育见习、社会调查等校内外实践活动;最后半年主要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3第二部分课程建设与改革2.1思路与目标2.1.1、课程建设思路初等教育(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的原则,落实我校的办学定位(师范性、地方性和应用型),并结合安庆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了初等教育(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教师教育课、学科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教学实践五大模块组成。1.重视基础素质教育,构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必修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开设了丰富的公共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2.强化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引导未来小学教师理解小学生成长的特点与差异,学会创设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理解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意义,学会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交往对小学生发展的价值和独特性,学会组织各种集体活动,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学校生活中快乐成长。教师教育课程是对未来小学教师进行教师职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设置了教育学与教育政策法规等必修课程。3.突出专业素养教育,形成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学生今后继续深造的基础,设置了相关的必修课程。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设置了桐城文化等选修课程。4.强化个性发展,形成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完善知识结构的课程。学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4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开设了桐城派与桐城文化、数学建模等十几门课程供学生选修。专业选修课每个学生选修不少于180学时。5.凸显以能力为根本,构建综合实践课程模块综合实践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阵地,为了达到培养规格中的要求,我们设置了包括入学教育、社会实践、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2.1.2、课程建设目标(1)重点课程--高等数学、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与指导、概率与统计等(2)精品课程--高等数学、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与指导2.2建设与改革2.2.1、课程体系构建适应小学数学教师、科学教师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10门,648课时,25.32%(门类)教师教育课程:9门,295课时,11.53%(模块)学科专业课程:13门,964课时,37.05%(门类)综合实践课程:2门,共468课时,18.29%(模块)1、课程配置类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说明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课考试形势与政策必修课考试大学英语必修课考查大学体育必修课考试大学语文必修课考查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课考查军事理论必修课考试就业指导必修课考查类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说明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5教师教育课程应用文写作必修课考查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必修课考查教师书写课程必修课考查简笔画必修课考查现代教育技术必修课考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必修课考查课程与教学论及有效教学必修课考试小学数学理论必修课考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选修课考试类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说明学科专业课程线性代数必修课考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修课考试教育学与教育政策法规必修课考试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考试初等数论必修课考试解析几何必修课考试离散数学必修课考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与指导必修课考试生命科学必修课考试物质科学必修课考试人文地理选修课考试普通化学必修课考试类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说明专业选修课论文指导选修课考查信息素养与文献检索选修课考查音乐欣赏选修课考查中华文明简史选修课考试桐城派与选修课考查桐城文化计算机程序设计选修课考查数学建模选修课考查初等数学研究(代数、几何)选修课考查校本课程选修课考查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62、课程结构比例2.2.2、课程建设1、高职高专数学系列课程(校级,6万元/3年)汪维刚(教授,硕士)、陈方杰(讲师,硕士)、李欢(助理讲师,硕士)等。2、小学数学理论(校级,6万元/3年)陈齐根(副教授,硕士)、张春晖(副教授,硕士)等。3、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与指导(校级,6万元/3年)陈齐根(副教授,硕士)、苏泽军(副教授)等。4、初等数论(校级,6万元/3年)陈方杰(讲师,硕士)、汪维刚(教授,硕士)等2.2.3、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1、数学教育专业资料、教师参编教材、学校电子资源、校图书馆开设的可供本专业教研及实习用的资料专柜。课程类别总学时理论课学时实践课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6484551930.2517学科专业课9648101540.3744教师教育课2951371580.1146专业选修课2001001000.0777教学实践4684680.1817合计257315021073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72、编写、出版适应本专业教育教学的技能课、实践课类校本教材。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8第三部分教学基本条件3.1、教学基础设施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多媒体教室8个,供本专业建设及教学研究专用的办公室5个。3.2、实践教学条件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微格教室1个。校内微格教室是教育类学生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环节,而实践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校内微格教室能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模拟的教室氛围,从而让学生直观、全方位了解自己教学的得失,真正加深学科教学的认识。通过实践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实战能力,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素质,这些都是他们将来在就业竞争中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扩大学生在毕业时的择业范围,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意义的。2.校外实践实训基础建设:已经在安庆市、池州市、桐城市协议建设30个可供数学教育专业使用的实践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有利于学生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需要,从而实现学生在基地的顶岗后就业,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校外实践实训基地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基于职业标准的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有利于学生在实训期间便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能真正地领悟到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顶岗实习环节是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是学生步入职业的开始,制定适合本地实际与顶岗实习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在专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以实际工作项目为主要实习任务。学生通过在学校真实环境中的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具备职业素质综合能力,达到“准职业人”的标准,从而完成从学校到学校的过渡。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93.3、经费投入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年度投入经费合计教学质量工程校级精品课程—高等数学0.2万元1万元教学质量工程高等数学教学团队0.5万元2万元教学质量工程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团队0.5万元1万元教学质量工程初等数论教学团队0.5万元1万元教学改革研究初等教育(理)教学改革研究2万元5万元合计年投入3.7万元,总投入10万元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年度投入经费合计精品课程小学数学教材教法0.5万元1万元重点课程高等数学1万元3万元青年人才基金安庆民办学校研究0.5万元1.5万元自然科学基金非线性方程研究1万元5万元教育科学规划桐城派故乡科技资源挖掘开发研究1万元2万元合计年投入4万,总投入12.5万元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10第四部分专业教学团队4.1、教学团队结构本专业共有专业任课教师11人职称结构:教授1人,9.1%;副教授3人,27.3%;高级讲师3人,27.3%;讲师1人,9.1%;助教3人,27.3%学位结构:博士0人,0%;硕士7人,63.6%;其他4人,36.4%年龄结构:50岁以上4人,36.4%;40-50岁3人,27.3%;30-40岁,4人,36.4%;20-30岁0人,0%4.2、教学团队素质与水平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部级、省级、厅级、校级课题28项,主持或参与省或校级质量工程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8部,专著1
本文标题:初等教育(理)专业剖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7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