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学专业2000年研究生考研考试真题
年南开大学国际经济学研究生考研考试真题模拟题及答案考试科目:国际经济学专业:国际贸易学一、简答题(60分)1.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试判断国际贸易能否导致两国工资水平趋于一致?为什么?(10分)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照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最低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分工原则。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少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因此这里的比较利益主要是通过商品的生产成本体现的,这种成本主要体现在劳动差异上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蕴涵着如下假设:1)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2)每个劳动完全相同,彼此没有差别;3)各国劳动力总量固定不变;4)生产要素在国内不同产业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国家之间不能流动;5)相对劳动量是决定产品相对价值的唯一因素;6)给定两国不同的外生技术水平,这是两国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唯一原因;7)要素投入的规模报酬不变;8)完全就业;9)国际和国内市场完全竞争,没有交易成本和运输费用。由于上述假设的存在,国际贸易将会导致两国工资水平趋于一致。这是因为由于两国进行国际贸易:一国专门生产对自己来说最有优势的产品,进口对自己来说处于劣势的产品;同时该国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而一国工人的工资水平是跟他的劳动效率相联系的,如果在单位时间内,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大,则工资水平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如果一国出口某种商品,在这种商品中,单位劳动的价值在本国是很低的,这样如果想让该国的出口该产品,则在国际贸易中,单位劳动所实现的价值必须大于不进行国际贸易从而专卖于国内所实现的价值。这就导致了该国大量生产该种商品用于出口,这样就加速了社会中其他部门的劳动力涌向这个部门,那么相对于不进行国际贸易的情况这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就会高很多,同理其他国家也是这样的。在国际贸易中交易的双方将是采用等价交换的,这里的含义是两国用于交换的商品中所蕴涵的劳动的单位时间价值应该是相同的。每个国家内部的劳动时间价值必然要趋向于这个价值,最终每个国家的劳动力的价格都趋向一致。2.在凯恩斯主义非充分就业假设下,设边际进口倾向为0.2,边际储蓄倾向为0.1,那么政府增加10亿美元支出对该国进口影响的净效应是多少?(不考虑外国影响)(10分)解:在凯恩斯主义非充分就业的条件:MXGICY)(mYMXGIY其中为边际消费倾向,m为边际进口倾向,G为政府购买。因此有:MXGIYM)1(mMXGIY1可得:mdGdY11又由于MXNX可得:)(mYMXNXmdYdNXmmdGdNX1可得:dGmmdNX)1(320102.01.02.0(亿美元)3.在开放条件下,小国的经济增长对本国福利的影响效果如何?对他国的福利会产生什么影响?(10分)答:(1)贸易条件不变由于是小国,在一定的情况下小国面对的相对价格是不变的,也就是看是什么类型的增长了。经济增长可能由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引起产量提高或产品质量提高,导致国民产值的增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而小国面临产品的国际相对价格是一定的,故贸易条件不变。而且小国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也是不变的,这样一国的福利完全可以由其产品产量决定。无论是超顺贸易、顺贸易、中性增长还是逆贸易或超逆贸易对其福利都是增加的。产量越多,其福利也就越大。本国的经济增长对其他国家而言,没有产生任何的影响。(2)贸易条件向着不利于小国的方向改变如果放松贸易条件不变的假设,可以直接分为对出口产品的增长和对进口产品的增长。如果是这样的化,对出口产品的增长,贸易条件恶化,一般来讲小国福利降低,其他国家有利。当然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贸易条件恶化所导致的福利的下降超过了产量增加所带来福利的上升。由于别的国家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这样就导致了别国由于小国经济增长而使自身福利得到了提高。在实际中,经常出现双赢的局面,即由于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不是很大,导致小国与外国的福利都增加。(3)贸易条件向着有利于小国的方向改变如果经济增长是相对于进口产品来说的,由于本国大量生产进口品,这样本国就会进口较少的别国的商品,这样导致别国相对于进口国而言的贸易条件发生了恶化,会降低外国的福利,相反小国的贸易条件则得到了改善,福利必然增加。4.在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方法中,通过货币贬值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时须配合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什么?(15分)答:(1)吸收论以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中,国民收入恒等式为:Y=C+I+G+X-M。由此恒等式可导出:X-M=Y-(C+I+G)。另一方面,吸收论把一国国际收支抽象为对外贸易收支,并认为一国国际收支是该国总收入与总支出(亚历山大把总支出称为总吸收,用A表示,吸收论由此得名)之差。用B表示国际收支,于是有:B=X-M=Y-(C+I+G)=Y-A,进一步简化,有:B=Y-A。这就是吸收论的基本公式。根据公式B=Y-A,吸收论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总收入与总吸收之间的失衡。国际收支逆差(YA)是国民总收入小于国内吸收的结果,而国际收支顺差(YA)是国内吸收相对国民收入不足的表现。由此,吸收论认为,要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要么相对于吸收增加总收入,即采取所谓的支出转换政策;要么相对于收入减少总支出,即采取所谓的支出减少政策。任何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都可以从收入或吸收调整的角度来评价。对货币贬值效应的分析是吸收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也是通过对收入和吸收起作用。首先,货币贬值对收入有直接效应(△YD);其次,货币贬值对吸收也有直接效应,(△AD)以及通过收入变化而导致的间接效应(а·ΔYD),其中а表示边际吸收倾向。故有:ΔB=ΔYD-ΔAD-а·ΔYD整理后,有:ΔB=(1-а)ΔYD-ΔAD。因此,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实际效果取决于三个因素:①贬值对实际收入所引起的变化;②边际吸收倾向大小;③贬值对吸收的直接效应。货币贬值究竟主要对吸收产生作用还是对收入产生作用,取决于宏观经济状况、资源配置状况和吸收倾向。当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资源配置尚未优化、吸收倾向小于1时,货币贬值主要产生收入效应,并通过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体现。当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吸收倾向大于1时,货币贬值主要产生吸收效应,主要通过现金余额效应、货币幻觉效应和收入再分配效应来实现。(2)吸收论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效果。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逆差时,在采用货币贬值的同时,也应采取相应的宏观政策其搭配使用。若国内存在闲置资源(衰退和非充分就业时),应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增加收入(扩大生产和出口);若国内各项资源已达充分就业、经济处于膨胀时,应采用紧缩型财政政策来减少吸收(需求),从而使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同时达到平衡。5.如何运用产品周期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答:(1)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说,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如下的特点:①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②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的产品,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③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也有标准技术。④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2)产品周期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又称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并由威尔士等人加以发展。它是关于产品生命不同阶段决定生产与出口该产品的国家转移理论。弗农在论述技术差距说的基础上,将一种国内市场营销经历五个时期:①产品创新时期;②产品成熟时期;③产品标准化时期;④产品开始衰退时期;⑤产品灭亡时期。(3)产品周期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用产品周期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需要使用上面已经陈述的理论背景。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说,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而任何产品都不能脱离产品生命周期理论。①产业内贸易应该发生在第二个、第三个与第四个阶段,这是因为在第一个阶段是产品创新时期,少数在技术上领先创新国家的创新企业首先开发新产品,新产品开发出来后便在国内投入生产,这是因为国内拥有开发新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吸呐新产品的国内市场。该创新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享有垄断权。新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出口到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在这时期,创新企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企业竞争的关键也不是生产成本,同时国外还没有生产该产品,当地对新产品需求完全靠该创新国家企业的出口来满足。此时这种产品是属于知识密集型产品,只有创新国才能够生产,产业内贸易也就根本不可能了。②其次在第五个阶段也是不可能的。模仿国的产品开始向发明国低价销售,发明国的产量大幅下降甚至完全停止,该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此时对于同一类产品而言,由于决定产品销售的仅仅是成本而非其他因素,而模仿国的同类产品的成本大大低于原来的发明国,这样也只能出现单向商品流动。③在第二阶段的产品成熟期的时候,产业内贸易将会发生在发明国与发达的模仿国家之间。在此阶段大量生产成为主要目标,所需资源是机器设备和熟练的劳动技能。产品从知识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转变。资本和熟练工人充裕的国家开始拥有该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并逐渐取代发明国而成为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相同发展的程度的国家具有相似的需求结构,而且都开始生产同类型的产品,这就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在这个阶段原来的发明国仍然是净出口国。④在第三个产品标准化阶段,此时的发明国,既和模仿国中的发达国家又与模仿国中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但贸易的主体仍然是与其他的发达模仿国。此时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产品的生产中去了。由于在这一时期技术和产品都已实现标准化,参与此类产品生产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成本与价格在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对各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价格进行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活动。此时往往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创新国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国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对于创新企业若想继续保持优势,选择只有一个,即进行新的发明创新。在这里产生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仍然是这些产品之间存在异质性的原因。⑤在第四个阶段,此时的发明国将既与模仿国中的发达国家又与模仿国中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内的贸易,但此时贸易的主体将是发展中国家。此阶段因产品已标准化而不需要熟练劳动力,使得发展中国家能以本国廉价的非熟练劳动力生产出价格低于发明国的同样商品,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与发明国竞争。价格竞争使得发明国家的产量开始下降,技术差距逐渐消失。二、论述题(40分)1.WTO/GATT在其规则中明确规定禁止采用数量限制措施(即透明度原则),但又允许一国在国际收支出现严重恶化时可暂时采取数量限制措施(如配额),试从理论角度解释这些规则的依据。(20分)答:(1)在WTO/GATT所规定的原则中明确表示应取消或禁止采用进出口数量限制。例如总协议的第11条规定:“任何缔约国除征收税捐或其他费用外,不得设立或维持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他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或向其他
本文标题:南开大学国际经济学专业2000年研究生考研考试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8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