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南昌二中高中物理竞赛原子物理教程第三讲有关量子的初步知识第四讲基本粒子
物理课件网()欢迎您!物理课件网()----全力打造物理课件、物理试题、物理教案、物理视频第一交流平台!第三讲有关量子的初步知识§3.1、初期量子理论20世纪之初,物理学家为解释一些经典物理所不能解释的实验规律,提出了量子理论。量子理论经过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量子力学,使量子力学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3.1.1、3.1.1、普朗克量子论一切物体都发射并吸收电磁波。物体发射电磁波又称热辐射,温度越高,辐射的能量越多,辐射中短波成份比例越大。完全吸收电磁辐射的物体发射电磁辐射的本领也最强,称这种理想的物体为黑体。研究黑体辐射电磁波长的能量与黑体温度以及电磁波波长的关系,从实验上得出了著名的黑体辐射定律。假设电磁辐射是组成黑体的谐振子所发出,按照经典理论,谐振子的能量可以连续地变化,电磁波的能量也是可以连续变化的,但是理论结果与实验定律相矛盾。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黑体中的振子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从而,他们发射或吸收的电磁波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如果发射或吸收的电磁辐射的频率为v,则发射或吸收的辐射能量只能是hv的整倍数,h为一普适常量,称为普朗克常量,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定律,这种能量不连续变化的概念,是对经典物理概念的革命,普朗克的理论预示着物理观念上革命的开端。3.1.2、爱因斯坦光子理论因为电磁波理论也不能解释光电效应,在普朗克量子论的基础上,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光子概念。他认为光的传播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称为一个光子,即光是由光子组成的,频率为v光的光子能量等于hv,h为普朗克常量。光子理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人们对光本性的认识前进了一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在经典物理中,波是连续的,粒子是分立的,二者不相容。所以,不能把光看作经典物理中的波,也不能把光看作经典物理中的粒子。故此,有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whmv221W为逸出功,γ为光子频率,m为光电子质量。3、1、3电子及其他粒子的波动性我们已经了解到,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于1913年提出了原子理论。按照玻尔理论,原子中存在着分立的能级,电子从某一能级向另一能级跃迁时,发射或吸收一个光子。这与经典物理的概念也迥然不同。这就启发人们:组成原子的粒图11—6电子衍射图样图11—7伦琴射线衍射图样高中物理竞赛原子物理学教程第三讲有关量子的初步知识物理课件网()----全力打造物理课件、物理试题、物理教案、物理视频第一交流平台!子,如电子,必然不是经典意义下的粒子,所遵从的规律也不同于经典物理的规律。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一个问题:“在光学中,比起波的研究方法来,如果说过于忽视粒子的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在粒子的理论上,是不是发生了相反的错误,把粒子的图象想得太过分,而过分忽视了波的图象呢?”接着,他在1924年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观粒子,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有波粒二象性。他指出:具有质量m和速度v的运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长等于普朗克恒量h与粒子mv动量的比,即λ=h/mv。这个关系式称做德布罗意公式。根据德布罗意公式,很容易算出运动粒子的波长。后来又用原子射线和分子射线做类似的实验,同样得到了衍射图样。质子和中子的衍射实验也做成功了。这就证明了一切运动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其波长与动量的关系都符合德布罗意公式。粒子的波动性又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我们不能把电子等微观粒子视为经典的粒子,也不能把物质波视为经典的波。试验和论理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电子等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声波或电磁波的特性并不完全相同,它们遵从的规律也不一样,这就导致了量子力学的诞生。§3、2量子力学初步3.2.1、物质的二象性①光的二象性:众所周知,光在许多情况下(干涉、偏振、衍射等)表现为波动性,但在有些情况下(如光电效应、黑体辐射等)又表现为粒子字。因而对光完整的认识应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个光子的能量:E=hvv是光的频率,h是普朗克常数光子质量:22chvcEm秒焦341063.6h光子动量:chvmcP②德布罗意波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他认为,波粒二象性是一切微观粒子共有的特性。第一个实物粒子在自由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为E、动量为p,这样的自由粒子必定对应一个振动频率为v、波长为λ的平面简谐波。这两组特征量之间的关系仍是hphvE自由的实物粒子所对应的平面简谐波常称为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它的客观真实性已为许多实验所证实。物质波的物理意义究竟是什么?波是振动状态在空间传播形成的,波在空间某处振高中物理竞赛原子物理学教程第三讲有关量子的初步知识物理课件网()----全力打造物理课件、物理试题、物理教案、物理视频第一交流平台!动状态的强弱可用该处振幅的平方米来表征。对于光波,若某处振幅平方较大,则该处的光较强,光子数较多,这也意味着光子在该处出现的可能性较大,物质波也是如此。物质波若在某处振幅的平方较大,则实物粒子在该处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可能性的大小可定量地用数学上的概率大来表述,物质波各处振幅的平方便与粒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联系起来,这就是物质波的物理意义。例1、试估算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中子的质量kgmn271067.1)热中子是指在室温下(T=300K)与周围处于热平衡的中子,它的平均动能eVJkT038.01021.63001038.123232123它的方均根速率smmvn32721107.21067.11021.622,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nmvmhn15.027001067.11063.62734这一波长与X射线的波长同数量级,与晶体的晶面距离也有相同的数量级,所以也可以产生中子衍射。3.2.2、海森伯测不准原理设一束自由粒子朝z轴方向运动,每一个粒子的质量为m,速度为v,沿z轴方向的动量P=mv。这一束自由粒子对应一个平面简谐波,在与z轴垂直的波阵面上沿任何一个方向(记为x方向)的动量取0xp精确值。波阵面上各处振幅相同,每一个粒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相同,这意味着粒子的x位置坐标可取任意值,或者说粒子的x位置坐标不确定范围为x。为了在波阵面的某个x位置“抓”到一个粒子,设想用镊子去夹粒子。实验上可等效地这样去做:在波阵面的前方平行地放置一块挡板,板上开一条与x轴垂直的狭缝,狭缝相当于一个并合不够严实的镊子。如果狭缝的宽度为△x,那么对于通过狭缝的粒子可以判定它的x位置不确定范围为△x。△x越小,通过狭缝粒子以x位置就越是确定。然而问题在于物质波与光波一样。通过狭缝即会发生衍射,出射波会在缝的上、下两侧散开,或者说通过狭缝的粒子既有可能继续沿x轴方向运动,也有可能朝x轴正方向或负方向偏转地向前运动。偏向的粒子必对应地取得x方向的非零动量,即有0xp,这表明出射粒子在x方向的动量不再一致地为0xp,因此x方向动量有不确定性,不确定范围可记为xp。缝越窄,△x越小,粒子的x位置越接近准确,但衍射效应越强,xp越大,粒子的x方向动量值越不准确。反之,缝越宽,△x越大,粒子的x位置越不准确,但衍射效应越弱,xp越小,粒子的x方向动量值越准确。总之,由于波动性,使粒子的x位置和x方向动量xp不可能同时精确测量,这就是测不准原理。由近代量子理论可导出△x与xp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一关系经常可近似地表述为:高中物理竞赛原子物理学教程第三讲有关量子的初步知识物理课件网()----全力打造物理课件、物理试题、物理教案、物理视频第一交流平台!xpxh对y和z方向,相应地有:hpyx,hpzx有时作为估算,常将上述三式再近似取为:hpzhpyhpxzyx,,在经典力学中,运动粒子任意时刻的位置和动量或者说速度都可以精确测定,粒子的运动轨道也就可以确定。在量子理论中,运动粒子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动量或者说速度不能同时精确测定,粒子的运动轨道也就无法确定。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运动轨道既然不可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在经典力学中,可以说氢原子中的电子绕核作圆轨道或椭圆轨道运动。在量子力学中,只能说粒子在核周围运动,某时刻电子的位置可能在这里,也可能在那里。描述这种可能性的概率有一个确定的分布。即使在这一时刻于某一位置“捕捉”到了该电子,也不能预言下一时刻该电子会出现在什么位置,因为电子的运动没有可供预言的轨道。经典力学中一个粒子可静止在某一确定的位置,量子力学则否定了这种可能性。据测不准原理,如果一个粒子在x、y、z坐标完全确定,即△x=△y=△z=0,那么它的x、y、z方向动量均不可为零,否则0zyxppp,与上面给出的关系式显然会发生矛盾。例2、实验测定原子核线度的数量级为m1410。试应用测不准原理估算电子如被束缚在原子核中时的动能。从而判断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是否可能。取电子在原子核中位置的不确定量mr1410,由测不准原理得smkgrhp2014341063.6101063.62由于动量的数值不可能小于它的不确定量,故电子动量kgp201063.6考虑到电子在此动量下有极高的速度,由相对论的能量动量公式402222cmcpE故JcmcpE114202102电子在原子核中的动能MeVjcmEEK1251021120。理论证明,电子具有这么大的动能足以把原子核击碎,所以,把电子禁锢在原子核内是不可能的,这就否定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假设。3.2.3量子力学的基本规律——薛定谔方程波函数是描写微观粒子的基本物理量,波函数所遵从的规律,就是量子力学的基本规律,它将决定粒子函数的特征,从而决定粒子的运动状态。正像在经典力学学里,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描写粒子的运动状态,牛顿运动定律决定了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如何变化,因而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规律。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1887~1961)在1926年找到了遵从的规律,称为薛定谔方程。在应用数学形式描述电子的波粒二象性上,他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得到启发,认高中物理竞赛原子物理学教程第三讲有关量子的初步知识物理课件网()----全力打造物理课件、物理试题、物理教案、物理视频第一交流平台!为电子的德布罗意波也可以应用类似于光波的方式加以描述。这个方程既描述了电子的波动行为,又蕴涵着粒子性特征。写出并求解薛定谔方程,超出本书的范围。不过,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有关结论。波函数必须满足一些物理条件:作为描写粒子运动状态的应是时空坐标的单值函数,变化应是连续的,不能变为无限大,即应有界。这样,薛定谔方程的解,不但成功地解释了玻尔原子理论所能解释的现象,而且能够解释大量玻尔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玻尔的基本假设,在量子力学里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必然结果。原来,在薛定谔方程中,只有原子中电子具有某些不连续的能量值时,方程的解才满足上述物理条件。由薛定谔方程解中得出的氢原子中电子能量的可能值,正好就是玻尔原子理论给出的值。3.2.4概率密度与电子云我们将以原子的稳定态为例,讨论一下由波函数所决定的电子在原子中的概率密度,这波函数就是由薛定谔方程求解出来的。因为是稳定态,所以和时间无关,说明在任何时候,电子出现在任一处的概率密度都相同。例如,氢原子处在基态时,电子经常出现的概率最大的地方,是以原子核为中心的一个球壳,这个球壳的半径为101053.0米,这个数值与玻尔原子理论计算出来的基态轨道半径相同,可见,玻尔的原子轨道只不过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地方。电子核外的运动情况,通常用电子云来形象地描述。用小黑点的稠密与稀疏,来代表电子核外各处单位体积中出现的概率(即概率密
本文标题:南昌二中高中物理竞赛原子物理教程第三讲有关量子的初步知识第四讲基本粒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8589 .html